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学习评价的改革实验研究①

2013-02-28 10:00潘红玲曾卫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实验组实验对照组

潘红玲 曾卫平

(1.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 410076; 2.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体育教学评价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学习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多年来,普通高校健美操课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缺乏科学性,评价主体不够突出,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过分强调统一性标准,一般都是采用教师一次性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设计有助于学生进步和发展的评价方法,用全新的观念要求,构建一套健美操课程评价体系,对于当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长沙理工大学4个健美操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人,在抽取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为实验班,其余2个班为对照班。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有关教育评价、学习评价的文献资料和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

(2)调查法。调查湖南省较有代表性的12所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及评价情况,就有关健美操技能评价的具体实施情况向从事教育评价和健美操教学方面的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

(3)实验法。运用对比实验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实验前后比较。

(4)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运用Excel统计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

(5)逻辑分析法。依据统计数据分析健美操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做出分析与判断。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专项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情况

表2 健美操课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成绩、技术考核成绩T检验分析结果表(n=120)

2 健美操课学习评价的实验设计

2.1 实验方法

选取长沙理工大学4个健美操班进行教学对照实验(2个实验班,2个对照班),每班30人,进行一个学期(共计15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由同一个教师上课,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实验班采用新构建的评价方案,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实验前曾测试,两组学生健美操基础与身体素质表现基本一致(见表1)。

2.2 授课方式设计

两组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上课教师均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案,实验组教学计划和安排分为理论课、健美操基本素材教学、成套动作的学习、小组创编操、创编操表演等几个方面。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由体育骨干担任组长,课堂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纠错、测评、创编操及表演等。健美操课的考试和评分也改变传统的一次性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采用师评、学生组内互评、学生组间互评、学生自评、师生共同评价等方法,及时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根据新构建的评价指标和权重,不定时的分阶段将测评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中,将进步幅度作为评分要素之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性。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体育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建立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的体现[1]。在体育多元化评价中,评价因素决定评价结果,因而确定评价因素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关键。结合健美操特点、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和外在表征确定评价指标的内容,选择从事教育评价和健美操教学方面的专家,发放评定指标体系的调查表,然后将结果作统计处理,得到权重系数,将健美操课学生学习评价指标进行归类、合并、筛选,同时再根据可操作化原则,用简单易测的指标代替复杂的或看似精确但难以操作的指标,得到最有代表意义的指标,设计综合评分指标表(表2)。

表5 学生自我评价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性情况和对教学评价内容满意程度统计(%)

表4 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行为能力分析结果表(n=120)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学习成绩情况

教学实验后,采用新评价体系,计算出实验组每位学生体育成绩综合得分,并与对照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育成绩和技术技能分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3),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的健美操学习产生了不同影响。教学中发现,实验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高于对照组。新构建的评价体系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与健美操课程目标相一致,注重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效果评价,充分体现了层次性、选择性、个体性和人文关怀,鼓励和支持了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2 身体素质、行为能力及运动习惯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新的评价法可以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班在身体素质、行为能力、课堂表现、自觉参与课余锻炼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班,此外把“参加校内外公开表演、比赛”作为附加分,激励了学生更加主动地努力学习与提高,从表4可知,实验期间实验组有14人参加过学校集体表演或比赛,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实验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建立起长期的健康体育意识,树立终生体育观。

3.3 心理素质及对新评价方法满意情况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而言,除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外,还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5]。从表5可知,实验组学生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上的自我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的学习评价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与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相违背。而实验组的学习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评价观,提高了自评、合作与鉴赏能力,在教师评价中培养了学生不怕挫折,精益求精,力争优秀的竞争精神与意识,为形成健康的心理,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从表5中可知,实验班级学生对健美操教学评价内容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班。说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健美操教学特点构建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受学生的欢迎。新评价体系在重视技术技能的同时,强化参与及效果;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情感态度评价,对学生实施个体化评价,以进步幅度评价学生体育成绩,从而激励学生,使学生健美操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健美操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注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创造性与实践能力,重视情感、态度、行为表现,实施个体化评价,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2]。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与综合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2)评价指标的选择具有代表性,标准设计符合普通高校学生健美操学习水平,评价内容符合教学评价目的和学生的身心要求,具有普遍意义,对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3)学习评价方法改革成功之处在于转变了评价观念,由重技术到重身心健康发展,评价内容转向多元化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相结合,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转为教师主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三者结合起来,较全方位地评价了学生的运动习惯、知识技能、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交往与合作能力等。

4.2 建议

(1)健美操课教学评价指标设计最基本的问题是指标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思路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还须逐步完善规范化指标体系和个性化指标体系评价,如何设计科学客观的、量化的、便于操作的健美操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发展和完善。

(2)对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等非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有效发挥其对教学系统的综合功能。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主体综合能力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为了淡化成绩评价中的甄别、选拔功能,建议本评价系统确定的最终体育成绩实行等级评价制,即:将成绩评价中的百分制转换为优(90~100分)、良(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4个等级。

[1]张晓莹,刘志宏,王立平,等.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88-1391.

[2]林萍,崔英敏.健美操课程学生体育成绩综合评价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2):48-50.

[3]庄斌.对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赖锦松,余卫平.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武术课学习评价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4):105-107.

[5]瞿林.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57-59.

[6]张孟红.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实验[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104-106.

[7]宋文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学习评价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

[8]杨小帆.基于径向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体育学习评价研究[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

猜你喜欢
实验组实验对照组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miR-155在过氧化氢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SIRT1调控机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