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

2013-03-03 05:33苏红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优良率螺钉股骨

苏红东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中心卫生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

苏红东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中心卫生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优良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髋关节囊线以下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50%。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保守治疗能够达到解剖复位,但畸形率较高,早期手术治疗已达成共识[1]。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本组研究旨在通过对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疗效分析,并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伤前患肢无功能障碍,无手术史。排除标准:①多发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②患有精神疾病史。③术前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共入组76例,依据患者意愿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62~75岁,平均(71.35±6.42)岁;致伤原因:平地滑倒17例,交通事故21例;骨折按Erans分型:I型6例,II型7例,III型16例,IV型9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61~75岁,平均(70.64±5.97)岁;致伤原因:平地滑倒15例,交通事故23例;骨折按Erans分型:I型5例,II型4例,III型21例,IV型8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将患者双下肢固定,将患侧臀部用一软垫垫起。麻醉满意后,采用牵引的方法进行复位,纠正畸形。复位后,应用牵引支架固定,保持对位。在C型臂X光机透视骨折位置满意后行手术操作,在大粗隆顶点下取长约4~6cm大小的切口,使大粗隆暴露,应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在股骨外侧放置钢板,使其紧贴于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干。C型臂X光机正侧位透视检查钢板高度及位置,理想位置钢板上缘与大粗隆上缘齐平。锁定固定,清洗伤口,常规放置引流。

对照组给予DHS治疗。取患者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采用牵引的方法进行复位,在C型臂X光机透视骨折位置满意后行手术操作,在患侧髋部外侧行纵切口,依次分离组织,暴露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干上段的外侧,在股骨大粗隆下方约1.5cm处钻入导针,至股骨头与股骨颈中心处,测量导针长度,导针指引下拧入动力髋螺钉,依次拧入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冲洗手术野,常规放置引流。

两组术后均常规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3d拔除引流管;指导患者进行肌肉锻炼和全身锻炼;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采用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即:优: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90~100分;良: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80~89分;可: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70~79分;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变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术后引流量 (ml)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 38 87.28±16.57* 7.45±2.68# 107.39±24.86* 7.89(3/38)#对照组 38 106.34±24.61 9.26±3.40 175.54±32.48 23.68(9/38)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22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优16例,良14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8.9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已成为高龄人群常见外伤性损伤之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明确的外伤史,影像学检查及特征性临床表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失血性休克、内脏破裂等伴发损伤,然后进行牵引复位,并尽可能早的行手术复位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康复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3]。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包括钉板固定及髓内固定系统[4]。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根据股骨近端外侧形状而设计的,与骨髂外形匹配,能很好适应髋关节生物力学特点,具有很高的牢固性,有较好的维持旋转及轴向应力作用,有效防止退钉松动、滑移,对骨膜及骨质结构损伤小,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本组研究中,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临床疗效优于DHS治疗,且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可见,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永周,朱永梅.动力髓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104-105.

[2]杨灵,龙成,徐巍,等.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 [J].华西医学,2012,27(12):44-46.

[3]谷长跃,潘肃,杨树忠.人工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5)1877-1878.

[4]李孟振.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种手术方法的评估[J].当代医学,2009,15(18):68-69.

R683.42

A

1007-8517(2013)09-0096-01

2013.03.18)

猜你喜欢
优良率螺钉股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