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方式应用于诊断学体征见习教学的效果观察

2013-03-04 03:4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诊断学医学生教学效果

张 朋

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卫校内科教研室,四川 西昌 615000

多样化教学方式应用于诊断学体征见习教学的效果观察

张 朋

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卫校内科教研室,四川 西昌 615000

目的:探讨多样化教学模式在诊断学体征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诊断学检体诊断见习的医学生205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2名,观察组103名。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并请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入诊断学体征见习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多样化教学;诊断学;检体诊断;见习教学

诊断学是临床各个学科的基础,也是一名医生在从业过程中终身受用的一门学科[1]。诊断学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室诊断和影像学诊断等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熟练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2]。我们通过对103名医学生在见习阶段将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入诊断学体征教学中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见习的医学生205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2名,男57名,女45名;年龄21~23岁,平均(22.05± 0.73)岁;基础课程平均成绩(79.83±2.47)分。观察组103名,男59名,女44名;年龄20~23岁,平均(22.16 ±0.78)岁;基础课程平均成绩(79.31±3.11)分。所有学生均在学校系统接受基础医学课程以及诊断学课程。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基础课程成绩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见习带教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病房见习。病房见习时,实习学生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查体。观察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带教老师在结束相关章节的课堂讲授之后将精心选择的问题发放给学生,请学生根据题目独立思考,查询资料,并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进行充分肯定,对其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讨论结束之后,带教老师对章节内容和特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对思路进行整理。带教老师选取临床中具有典型表现的病例进行资料整理,并使其标准化,每位带教老师准备一种疾病,成为模拟的标准化病人。学生依次进行病史采集及查体工作,然后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学生在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其中理论考试满分40分,技能操作考试满分60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绩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s,分)

表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理论成绩 技能操作 总成绩对照组组别 n 102 30.17±6.28 44.93±7.25 75.10±6.84观察组 103 37.05±5.56*51.48±8.29*88.53±7.47*

2.2 教学效果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模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医学教育的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伴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医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也在逐渐增加,医学生承受着巨大的课业负担,很多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上,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选择进行检体诊断见习是学生由完全的理论知识向临床跨入的第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

我们通过临床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对于检体诊断的理论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然后通过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将以往的被动教学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4],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锻炼了临床思维和判断的能力。而讨论结束之后带教老师的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知识的框架,从而更好的进行记忆和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通过对住院患者的问诊和查体进行锻炼的,但是一方面随着人们隐私观念的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提高,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学生进行学习,即使有的患者碍于带教医生的情面答应作为病例模特,也会由于紧张而配合欠佳,而且经过住院治疗,患者的阳性体征已经消失或者是不明显,也不利于学生进行掌握[5]。另一方面,住院患者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不能保证学生到医院见习时恰好有典型的病例供学生学习[6]。因此我们请每名带教老师成为一两种疾病的模拟标准化病人,随时配合学生进行病史采集以及查体实践,由于带教老师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客观指出,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多样化教学,观察组学生的理论、实践以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学生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病史采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将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入诊断学体征见习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7],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1]杨娟,杨绍田,龙文义,等.检体诊断实验教学新思路 [J].重庆医学,2012,41(21):2227-2228.

[2]邹军,徐有青.检体诊断学在内科见习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839-841.

[3]陈锦团,骆云丰,林心君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检体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54-1655.

[4]贾敬选.检体诊断技能考核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4):239-240.

[5]刘伟,姚永华,安莲华等.新的简体诊断学教学方法的尝试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15,24.

[6]杨红菊,王蕾,杨宏军等.PBL教学在检体诊断学见习课中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02(2):329-330.

[7]左川,曾静,卿平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诊断学腹部查体教学初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2):1426-1431.

R44

A

1007-8517(2013)14-0040-02

2013.05.04)

张朋 (1980-)女,四川西昌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内科。

猜你喜欢
诊断学医学生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