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早期生命指征的观察

2013-03-04 03:41岳胜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低血压外伤颅脑

岳胜磊

山东省泗水县医院急救中心脑外科,山东 泗水 273200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早期生命指征的观察

岳胜磊

山东省泗水县医院急救中心脑外科,山东 泗水 273200

目的:探讨监测脉搏、血压和体温等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监测和预后情况。结果: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率和体温变化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结果。

颅脑外伤;重症监测;体温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监护,常用指标有脉搏、血压、血氧及体温等。生命指征的变化可延缓创伤的恢复和加重脑损害,导致病程延长,严重影响预后,及时处理非常重要[1]。通过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2年收治6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后生命指征监测情况,以探讨其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17~66岁,平均年龄41.5岁。根据扫描结果,原发性脑干伤伴丘脑下部伤9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6例,硬脑膜外血肿11例,硬脑膜下血肿13例,脑内血肿6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8例,其中脊柱或脊髓损伤3例,胸部损伤1例,腹部外伤3例,长骨骨折7例。入院时评分3~5分17例,6~8分43例。入院后准确监测生命体征,主要有心率、血压和体温等。

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静滴,迅速降低颅内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必要时行大骨瓣减压术,减压术式与江基尧推荐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基本相同,其中双侧开颅4例,术中脑膨出35例,低血压8例。术后常规给予重症监护连续监测并控制血糖,电解质和血气等,给予脱水 、激素 、抗炎、改善微循环、头部冷敷、营养脑细胞等。部分患者入院或术后即行气管切开术。

2 结果

2.1 60例患者预后 60例中存活4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残20例,重残11例,死亡18例。我们把恢复良好患者归为良好,中残患者为中等,重残和死亡患者为预后差。

2.2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 60例患者中心率变化连续超过3小时者有24人,心率连续变化未超过3小时者36人,其预后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与预后的情况

本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6例(9.7%),减弱者53例(87.1%),休克患者24例(40%),消失者1例(3.2%)。

本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重度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合并休克或其它脏器损伤患者体温均升高,见表2。

表2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与预后的情况

3 讨论

重症监护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非常重要,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这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重症监测的主要指标有心率和体温,本文对60例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回归性分析,发现两项监测指标的变化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2]。

心率改变是二次脑损伤因素之一。根据统计,脑损伤后24小时内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53%,Miller等发现,重型颅脑伤后,无论心动过缓还是心动过速都会对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心率变化严重者 (如心率小于50次或大于120次),如果持续超过3小时,预后较差,心率平稳者预后良好。心率异常者如果能够及时纠正,预后较好,否则持续时间较长者预后极差。心率变化可分为中枢性和心血管源性两大类。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延髓内,丘脑、扣带回和部分额叶皮质参与调节。损伤累及上述部位,可引起心率变化。这类心率变化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或继发损害的病理基础,心率变化较突然,无明显规律和周期。处理主要针对颅内损伤,作对症处理。颅内压升高常引起心率变慢,脉搏有力,并有血压升高,处理以降低颅内压为主。心血管源性的病变所致心率变化,主要见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病人原有心脏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衰。这类病人可找出心率变化和心衰的原因。心率变化较缓慢,幅度较小、,但较持久。处理以对因治疗为主[3]。

重型颅脑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反应减弱,易发生肺内感染,尤其是合并肺部损伤患者,这导致患者体温升高。资料显示患者合并低血压或其它脏器损伤时,患者易发生体温升高,患者死亡率和重残率均增高。导致患者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血容量不足,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受伤过程中均存在失血现象,尤其合并胸部、腹部及四肢外伤患者,部分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治疗过程中应用大量脱水剂也降低了血容量,加重低血压,导致病人体温升高。因此,早期输血纠正低血压,补充足够血容量,可以阻止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体温的升高。

总之,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4]。通过体表电极可以监护患者心率和心律,并模拟显示心电图。及时发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心率的变化并迅速纠正非常重要。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会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可利用24 h血压监测来辅助,对于低血压患者及时纠正,保持足够血容量。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体温升高多在外伤后5天以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以降低该类患者的体温升高率。

[1]杨树源,杨学军.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J].中华创伤外科杂志,1999,16(6):167-168.

[2]刘光磊.特重型颅脑外伤72例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56-58.

[3]邵莹,江时森,赵悦敏.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改变与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0,36(10):801-802.

[4]杨艳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颅脑损伤观察中的应用 [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26-1327.

R651.1

A

1007-8517(2013)14-0084-01

2013.05.03)

猜你喜欢
低血压外伤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