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成药处方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2013-03-04 03:41郑霞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消炎中成药不合理

郑霞敦 李 莉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石门 415300

门诊中成药处方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郑霞敦 李 莉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 石门 415300

目的:分析门诊中成药处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中成药处方10352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663张,占总处方的6.4%,主要表现在处方缺项、诊断不规范、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方面。结论:加强门诊处方审核和定期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经济。

中成药;门诊处方;分析对策

中成药具有组方严谨、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携带方便等特点,因此,在综合医院被广泛使用。而随着中成药剂型及品种在门诊的使用逐渐增多,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日益增多。笔者对我院2012年全年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并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以期规范门诊处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

1 资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处方16133张,其中中成药处方10352张,占同期处方总量的64.17%。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352张中成药处方依据相关中医药理论知识、药品说明书、 《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包括中成药使用科室分布、类别排序、前20位的金额统计、不合理使用分析等。

2 结果

2.1 中成药使用科室分布 我院10352张中成药处方共分布于10个科室,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中成药使用科室分布情况

2.2 中成药类别排序 2012年我院共销售中成药27088247.82元,所销售的中成药的金额按类别排在前10位的统计见表2。

2.3 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 销售金额排在前20位中成药的使用金额排序见表3。

2.5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统计 合理的中成药处方共计9689张,占中成药处方总量的93.60%,不合理的处方663张,其中不规范的处方20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0.77%,用药不适宜处方45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9.23%。具体情况见表4。

表2 中成药类别排序

表3 2012年前20位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

表4 不合理处方类型及统计比例

3 问题与对策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见,我院的中成药使用日益广泛,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3.1.1 中成药在使用中的问题 中成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从表1看,目前我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以西医为主,尤其是在儿科、内科、妇科广泛使用。从表2中可看出,我院中成药的类别以妇科用药、清热剂、祛瘀剂为主。表3中也显示,我院门诊中成药用以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病中的用量较大。如胃炎、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脑梗塞、妇科炎症等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由于近年来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逐渐减少,许多医师转为使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清热剂的使用量增多,且医师及患者普遍认为中成药毒副作用少,在儿科及慢性病的治疗中受到广泛的信任。

3.1.2 处方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不规范处方204张,主要表现为:①前记及后记缺项,如缺住址、年龄等,这主要是由医师的疏忽造成的,年龄和住址是患者的重要信息,以便于在出现问题时医师或药师及时与患者联系,因此必须清晰、准确地填写。②诊断缺项或书写不规范,部分医师责任心不强,诊断书写潦草或随意编写诊断缩写如 “前炎”、“尿炎”、“高冠病”等。临床诊断是药师审核处方的依据,也是判断用药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临床诊断填写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处方管理办法》)。③药名书写不规范,如 “金桥麦片”,应为 “金荞麦片”,“川王消炎胶囊”,应为 “穿王消炎胶囊”等,药名不规范容易引起用药失误。④剂量规格不规范,有部分处方存在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如大活络胶囊0.1×60粒,应为大活络胶囊0.25×60粒。《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⑤用法用量不规范,柏栀祛湿洗液外阴外用,外用药的用法应准确规范,注明具体的用药部位及方法和使用剂量,不得简单的使用 “外阴外用”等模糊不清的词语,应该被更严谨的的用法代替,加之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直接告诉患者具体如何用药,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用药不适宜处方459张,主要表现为:①诊断与用药不符,如病情诊断为关节退行性病变,所开中成药却为健胃消食口服液,推断可能是医师未把患者的诊断书写全面,所以造成了症药不符。②选药不适宜 ,如病情诊断为右肘关节炎、肩周炎,所开中成药为复方苦木消炎胶囊。复方苦木消炎胶囊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各种急性感染性疾患,而肩周炎、右肘关节炎是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等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无需使用复方苦木消炎胶囊。如儿科处方诊断为胃炎开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胃炎是指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子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主要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不宜用于胃炎。这可能是医师仅根据药名的字面含义开具处方,未能深入了解药物功效主治及药理作用而导致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造成处方不合理。③用法用量不适宜。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日3次,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是正清风痛宁的缓释剂型,说明书规定每日只需用药2次,增加给药次数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又如处方开具肺力咳合剂,其用法为一天3次,一次5ml,而说明书规定成人的常用量为一天3次,一次20m l,处方用量太低,达不到疗效。这与医生未能准确的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有关。④联用不适宜,如诊断为支气管炎用三拗片加川贝枇杷胶囊。三拗片用于寒邪犯肺、肺失宣降、宣肺止咳、祛痰平喘。川贝枇杷胶囊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两药一种是用于寒邪所致的咳嗽,一种是用于风热所致的咳嗽,医生应分清咳嗽的类型,选用适宜的药物,而不宜联合用药。⑤重复用药,如金莲花分散片联用银黄滴丸、清热消炎宁片。金莲花分散片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有抗病毒和广谱抑菌作用。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肠炎、泌尿系统感染等;银黄滴丸清热解毒,消炎,主要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清热消炎宁片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舒筋活络。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咽喉炎,肺炎,菌痢,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烧伤,疮疡脓肿,蜂窝织炎。其功效主治具有相似性,三药联用作用重复。又如小儿解表口服液加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小儿解表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连翘、牛蒡子 (炒)、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荆芥穗、葛根、牛黄,功能主治为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小儿感冒退热糖浆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大青叶、连翘、桑枝、荆芥、防风、紫苏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伤风感冒,畏冷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咳嗽。两种药连翘、荆芥、防风、紫苏叶等相同的组成,功效主治相似,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属重复用药。⑥超剂量、超疗程用药,如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具追风透骨胶囊15盒,每盒24粒,用法为一天2次,一次4粒,连续用药45天。追风透骨胶囊含有乌头碱,应严格按规定量使用,不得任意增加服用量和服用时间,该药30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长可能引起乌头碱中毒。

3.1.3 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原因的分析 ①西医对中医药理论、辩证施治等缺乏系统的了解,而是根据一些通俗易懂的药名望文生义的选取药物。如对关节炎、外伤、上感、胃炎都选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类中成药。②部分医师对中成药的药性、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药品的规格、用法用量不清楚,因而造成了不合理用药。③部分医师仅凭经验使用中成药,在考虑疗效的同时,对其造成的不良反应了解不足。其实多种中成药配伍使用,可能造成有毒有害成分的累加,或是发生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而改变,甚至生成新的化合物,或是造成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④医师或患者普遍认为中成药安全范围广,可以长期使用,造成了超剂量、超疗程用药。

3.2 对策 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对于不规范处方,医院应加强医生对 《处方管理办法》学习,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强化处方规范意识。西医应加强对中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系统学习。医院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中医药的专题讲座,聘请中医药方面的专家对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西医的业务水平,规范处方行为。医师加强对中成药的认识,对其组分、适应症等应充分的了解,慎重用药,对症用药,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②加强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患者因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季节等因素,对药物的反应性也各不相同,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③医院质管部门联合临床药学定期对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由质管部门与当事医生进行沟通,提高医师的用药水平。临床药学室在 《药讯》上开辟中成药专栏,介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知识,不断搜集整理中医药知识情报,开展用药咨询,当好医生的用药助手。临床药师在门诊药房进行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介绍正确使用中成药的知识,改变患者的一些错误观点,提高患者的用药水平。④药师也要学习中医药知识,了解中成药的组分和毒副作用,科室可组织专题讲座,重点学习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特别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提高审方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还要加强医生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2010.

R286

A

1007-8517(2013)14-0118-03

2013.05.23)

猜你喜欢
消炎中成药不合理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6类食物给身体消炎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