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3-03-04 03:41梁保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性溃疡胃酸脑血管病

梁保坤

云南省罗平县中医医院,云南 罗平 655800

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梁保坤

云南省罗平县中医医院,云南 罗平 655800

目的:利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方法:19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观察对象均为99例。观察组行基础治疗加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加西咪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58.6%,两组患者疗效存在区别(Ridit z=16.846,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对照组出现一例注射部位皮疹,停止注射后消失,其他未见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P=0.984)。结论:利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奥美拉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西咪替丁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血便、黑便或呕血为主要表现,为临床常见急重症,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1]。本院自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尝试应用奥美拉唑对99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满足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有应激因素刺激,临床表现呕吐、黑便或血便,胃液潜血或大便潜血实验 (++)及以上;并排除:消化性溃疡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或血液病患者。共获得观察对象198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9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3±5.6)岁,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为1~7d,平均(3.1±1.1)d。

1.2 分组和处理 观察对象由责任大夫向接诊病人说明本次研究的性质、可能获得的收益、存在的风险,由研究对象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同意参加研究者按就诊顺序发放随机号码,随机分组。奇数进入观察组,偶数进入对照组,各组观察对象均为9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原发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衡可比。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脱水降颅内压、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应用脑细胞营养物质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0.4g于250ml5%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40mg于250m l5%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评价 每日进行胃液和大便潜血试验,在治疗7d后判断疗效。疗效共分3个等级,显效:治疗开始后24h内出血停止;有效:治疗开始后24~72h内出血停止;无效:治疗72h后仍有出血。以 (显效+有效)/总人数× 100%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获数据经检查核实后,均以双录入方式录入到EpiData软件中进行比对,核查无误后导入SPSS19.0软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时行t检验,方差不齐选择校正的t检验。计数资料按实际发生数表示,Ridit分析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58.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一例注射部位皮疹,停止注射后消失,其他未见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P=0.984)。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应激状态下,上消化道出血溃疡发生率为75%以上[2]。其发病机制为应激因素作用于丘脑大部及低位脑干,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平衡失调,在神经内分泌作用下影响消化系统,使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加,促使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引起胃黏膜病理性损害,出现溃疡和糜烂,造成出血;同时在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进一步加重了溃疡出血的程度。因此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为胃酸相关性疾病,抑制胃酸分泌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本病[3]。

奥美拉唑为选择性、非竞争性H+-K+-ATP酶抑制剂,具有强抑酸作用,能够抑制基础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可以抑制胃泌素、组胺、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其抑酸作用强,甚至可达完全无酸状态[4]。奥美拉唑能够阻断胃酸对溃疡出血面的侵蚀,使血小板和体液诱导的止血过程得以实现;同时,胃内酸度的降低能够反馈性刺激胃窦G细胞释放胃泌素,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DNA合成,有助于溃疡面的愈合修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奥美拉唑治疗组有效率达90%以上,远远高于对照组58.6%,同时不良反应轻微,奥美拉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综上所述,对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急救,疗效显著。同时本药治疗用药简便,止血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吴洪娟.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10-111.

[2]王威,刘佳煜,杨连峰,等.国产奥美拉唑钠治疗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06-107.

[3]卢俊波.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34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62-64.

[4]章德华,江砚明.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0):36-38.

R573.2

A

1007-8517(2013)14-0122-01

2013.05.22)

猜你喜欢
性溃疡胃酸脑血管病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重症脑出血病人血清HSP70、HSP90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胃铋镁预防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