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与外周静脉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临床观察

2013-03-04 03:41章田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置管普外科锁骨

章田华

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锁骨下与外周静脉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临床观察

章田华

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C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CVC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结论:PICC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CVC。

外周静脉;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PICC患者为观察组,92例CVC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96例中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18~80岁,平均(55.69±5.22)岁;肠癌40例,胃癌23例,乳腺癌16例,肠梗阻6例,外伤11例。对照组92例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龄18~82岁,平均(55.37±6.13)岁;肠癌39例,胃癌22例,乳腺癌15例,肠梗阻4例,外伤12例。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行PICC:导管由美国BD公司提供,选择合适的型号。患者取平卧位,测量臂围及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并向下反折至第二肋间距离。使穿刺上肢与身体直角,并消毒皮肤,将导管调节至所需的长度,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后以10~15度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1~2cm,确认导入鞘进入血管后拔除针芯。将导管从导入鞘缓慢推进至所需刻度,将各连接处连接好后,止血穿刺点,粘贴无菌敷贴。根据胸片将导管位置维持在上腔静脉中下1/3处。

1.2.2 对照组 行CVC:导管由美国ARROW公司提供,长度为20cm,直径为1.7mm。患者取仰卧位,脚低于头。穿刺点为锁骨中点下方一横指处,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将穿刺针沿穿刺点向胸锁关节方向进入,维持负压,当血液回流后,导入导丝,将穿刺针退出,沿导丝置入导管,经固定、连接、消毒后粘贴无菌敷贴。

1.2.3 导管护理 所有患者在置管后的24小时后常规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更换敷贴,后每周操作两次;每周更换一次接头;每次导管使用结束后都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正压封管。

1.3 观察指标 主要为对比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在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长,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见表1。观察组的并发症为3例感染,5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对照组的并发症为9例感染,6例静脉炎,1例气胸,3例导管脱出,2例穿刺点渗血。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PICC及CVC是临床常用的两种静脉置管方式,有效的减少了长时间输注血液制品及刺进性过大药物患者的发生并发症的风险[1,2]。本次我们通过96例使用PICC及92例使用CVC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比较,发现PICC患者在置管操作的时间虽明显较CVC患者长,但PICC患者导管使用时间则明显较CVC患者长,且PICC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较高,同时并发症也较少。因此,我们认为与CVC比较,PICC更适合在普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应用。

[1]胡慧琴,吴建新.PICC与CVC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4):211-212.

[2]王惠兰,洪黔霞.PICC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8,14(10):1239-1240.

R472

A

1007-8517(2013)14-0128-01

2013.05.19)

猜你喜欢
置管普外科锁骨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呵护锁骨皮肤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