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2013-03-04 03:41王洪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早产儿循证体重

王洪梅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山东 平原 253100

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王洪梅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山东 平原 25310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近年收治的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有利于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循证护理;早产儿;应用

早产儿是指胎龄超过28周但不足37周,体质量低于2500g,头围小于33cm,身长不足46cm的新生儿。由于其过早离开子宫内环境,致使机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善,各种因素如缺氧、感染、噪音、光线、疼痛等均可对机体造成强烈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生活能力下降,病死率较高,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更高,严重影响其愈后[1]。因此,早产儿作为高危新生儿,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儿的预后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存活率是医护工作者首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又称之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护理学和儿科临床研究的发展,以可靠、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正在儿科护理学中逐渐展开,是国际护理界将循证思想归入护理学科的新模式。使临床采用的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成果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演变,其思想核心是强调证据,是当前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循证护理通过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逐步开展的护理工作,将确立问题、寻求实证、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检测融为一体,促进实践。我院将收治的35例早产儿应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体重1150~1900g,平均1450g;出生时胎龄28~37周;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25例;吸吮能力差5例,自主呼吸弱6例,进食量少2例,体温过低10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体重1180~1920g,平均1490g;出生时胎龄28.5~37.5周;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24例;吸吮能力差4例,自主呼吸弱5例,进食量少3例,体温过低11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其他2例;两组均无严重心、肾、脑部疾病,无先天畸形;两组在性别、体重、出生胎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循证护理方法 提出早产儿护理问题,早产儿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保暖、喂养、氧气吸入、预防感染等。护理的关键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循证护理则是将早产儿在护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体温、体重、呼吸、喂养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科室护理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寻求证据,对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每个护士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循,全面掌握早产儿生理发育特点,制订相关护理计划并实施。遇到问题,共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方法。主要护理要点分为:①加强保暖;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 合理用氧;④正确喂养;⑤预防感染;⑤预防出血;⑦发展性照顾。

1.2.1 体温过低,加强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表面积相对过多,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率低,摄取及产热低,散热大于产热,同时,体温中枢和汗腺发育欠佳,体温容易受外界温度因素影响,诱发新生儿硬肿症等疾患。因此,适宜的环境十分重要,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发生,对于挽救早产儿的生命至关重要。如何有效保暖,是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之一。患儿应及时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控制好温湿度,温度调节在24~26°C,湿度控制在55%~65%,将患儿立即裸放在暖箱里,根据个体差异性调节温湿度。暖箱使用简单、方便,而且温湿度可以随时调节,效果较好,备受家属及医务人员青睐。在出生后,每一分每一秒早产儿均应在暖箱渡过,包括治疗、喂奶、擦浴、换尿布等,尽量减少机体的暴露时间,各项治疗及护理应尽量集中在暖箱内完成。对于体重相对较重的早产儿,暖箱温度可控制为32℃;体重相对较轻者,暖箱温度控制为34°C。

1.2.2 自主呼吸欠佳,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低,呼吸中枢发育欠成熟,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常伴有呼吸不规则,甚至暂停[2],并且,胸廓扩张力差,肺泡数量低,肺组织发育不成熟,因此,应将早产儿置于仰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1.2.3 合理用氧 应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采用双侧鼻导管或头罩,密切观察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按时检测血气分析,防止氧浓度过高,诱发并发症的发生,症状改善后应立即停氧。

1.2.4 体重过低,正确喂养 由于新生儿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处于水平位置,容纳较少,各种淀粉酶在肠道内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多,肝功能不完善,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因此,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早期最好选择母乳喂养,如条件不允许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早产儿专用奶粉微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体重越轻的早产儿,起初给予的哺乳量应少些,逐渐增加奶量,间隔时间逐渐延长。对于没有吞咽能力的早产儿,可采用胃管法进行喂养,但应注意每次灌注前,应先抽吸胃内容物,对伴有残留奶的应减少灌注量;但伴有持续较大量残留奶的早产儿,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改用静脉高营养液。每次灌注后,将患儿的头部抬起30°左右,密切观察患儿的基本情况,如:有无咳、呛等情况发生,防止胃肠食道返流,诱发窒息。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称体重,以利于及时调整喂养方案,满足机体需要。早期微量喂养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耐受性,促进肠蠕动,及时将胆红素通过粪便排除体外,避免黄疸过高,并能有效预防生理性体重减轻。护理也可按时给予腹部按摩,增进患儿的食欲,缓解腹胀等不适,增加进食量。

1.2.5 预防感染早产儿的机体抵抗力较低,免疫功能差,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保持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工作台、暖箱按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加强早产儿的口腔、皮肤、臀部、脐部护理。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均应按规定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

1.2.6 预防出血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且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补充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监护室应保证各种抢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如:氧气、吸痰器、心电监护仪等,避免各种噪音干扰,操作动作轻柔。

1.2.7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主要的脑瘫危险因素之一,早产儿脑部发育不成熟,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增加体重,降低哭闹,缓解呼吸功能,因此,实施发展性照顾与发育支持,尽早进行抚触按摩,让早产儿所处环境与子宫内相似,帮助患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增加安全感,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早期智力的开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循证护理得到了广泛开展,使过去传统的护理模式向新型护理模式转变,是护理学科的新领域及发展方向,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寻求更多的科学依据,同时能让每位护士均能进行参与[3]。我院自开展循证护理以来,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尤其是对早产儿的护理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危,因此,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在护理实践中遵循循证护理的理念,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减少对患者不利因素的存在。综上所述,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有利于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罗素平.早产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49-150.

[2]白海芳,王巧玲.早产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5:42-43.

[3]王国琴.早产儿护理现状与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8-90.

R473.72

A

1007-8517(2013)14-0140-02

2013.05.29)

猜你喜欢
早产儿循证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称体重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