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挡土墙

2013-03-07 07:11魏巧永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拉筋板条挡土墙

魏巧永

(石家庄市公路桥梁建设第五工程处)

加筋土挡土墙

魏巧永

(石家庄市公路桥梁建设第五工程处)

介绍了加筋土挡土墙的一般规定和构造要求。

加筋土;挡土墙

1 一般规定

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墙面系、拉筋和填土共同组成的支挡结构。

加筋土挡土墙可用于I、II级铁路一般地区、地震地区的路肩地段和路堤地段。

加筋土挡土墙的单级高度不宜大于10 m,当墙高大于10 m时应作特殊设计。

加筋土路肩墙墙顶宜设在基床表层底面高程处,路堤墙墙顶应设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0 m。加筋土挡土墙墙面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板。面板形状可采用矩形、十字形、六角形或整体式面板等。

加筋土挡土墙的拉筋材料宜采用土工格栅、复台土工带或钢筋混凝士板条等,拉筋材料应具有下列性能:

(1)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小和蠕变变形小。

(2)筋土界面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3)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4)当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拉筋时,尚用符合《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的有关规定。

加筋土挡土墙的填料应采用砂类土(粉砂、黏砂除外)、砾石类土、碎石类土,也可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填料,不得采用块石类土。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可按表1规定采用。加筋挡土墙地基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路基面上需设置杆架、沟槽、管线的地段应采取措施,保证加筋土挡土墙完整和稳定。

表1 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表

2 构造要求

拉筋竖向间距不宜大于1.0 m。采用复合土工带或钢筋混凝土扳条作拉筋时,其水平向间距亦不宜大于1.0 m。拉筋长度在满足稳定条件下尚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土工格栅的拉筋长度不应小于0.6倍墙高,且不小于4.0 m。

(2)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长度不应小于0.8倍墙高,且不小于5.0 m。

(3)当墙高小于3.0 m时,拉筋长度不应小于4.0 m,且应采用等长拉筋。当采用不等长的拉筋时,同长度拉筋的墙段高度不应小于3.0 m,且同长度拉筋的截面也应相同。相邻不等长拉筋的比度差不宣小于1.0 m。

(4)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时,拉筋的分节长度不宜大于2 m。

筋材之间连接或筋材与墙面板连接时,连接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墙面板与土工格栅及复合土工带拉筋之间应采用连接棒或其他连接方式等强度连接;墙面板与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之间以及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段之间应采用电焊等强度连接。

墙面板应设楔口或连接件与周边墙面板问相互密贴。包裹式挡土墙墙面板宜采用在加筋体中预埋钢筋与墙面板进行连接,钢筋埋入加筋体中的锚回长度不宜小于3.0 m,钢筋直径一般为16~22 mm。

包裹式加筋土挡土墙拉筋采用统一的水平回折包裹长度,其长度应大于计算的最小值,且不宜小于2.0 m。加筋土体最上部1、2层拉筋的回折长度应适当加长。

填料必须分层填筑压实,填料压实要求必须符合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的规定。填料与筋带直接接触部分不应含有尖锐棱角的块体,填料中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0 cm,且不宜大于单层填料压实厚度的1/3。

墙面板下应设置厚度不小于0.4 m的C15混凝土条形基础。对土质地基和风化层较厚难以全部清除的岩石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应小于0.6 m。墙前应设4%的横向排水坡,在无法横向排水地段应设纵向排水沟,基础底面应设置于外侧排水沟底以下。

帽石应采用C15混凝土现场灌筑,分段长度可取2~4块墙面板宽度,且不应大于4.0 m,厚度不小于0.5 m。当设栏杆时,应在帽石内预埋U形螺栓。

墙面板上的金属连接件及金属拉筋应进行防锈处理,受力钢构件应预留2 mm的防锈蚀厚度。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时,截面内应设置必要的防裂钢筋,其所有连接部分还应采用沥青砂浆封闭。

沿墙每隔20~30 m或基底地层变化处应设置2 cm宽的沉降缝,并在面板内侧沿整个墙高设置宽20 cm的渗滤层。

加筋区内填砂黏土、砂粉土时,路基项面应设置柔性封闭层,墙面板内侧应设30 cm厚的砂卵石反滤层。

拉筋应平直铺设于密实填土上,底部应与填土密贴。拉筋顶面填土时,严禁沿拉筋方向推土和施工车辆直接碾压拉筋,碾压前拉筋顶而的填土厚度不应小于0.2 m。

直立墙墙面板安装施工时,面板应适当后仰,倾斜度宜为 20∶1。

[1]张小荣.公路支挡结构类型受设训、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7):24-27.

[2]朱洪,王进.新型支挡结构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5):46-50.

[3]王繁,张静.支挡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106-113.

[4]殷占宝.支挡结构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442.

[5]晏同珍.滑坡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6]池淑兰,孔书祥.路基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7]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U418.9

C

1008-3383(2013)03-0079-01

2013-01-11

猜你喜欢
拉筋板条挡土墙
Mn-Cr-Mo系贝氏体轨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原位观察
基于DeForm的板条冲压扭曲成形数值模拟
4招动态拉筋10min去水肿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
拉筋健身须循序渐进
拉筋补弯钳的研制
一种新型表层增益Zig-Zag板条的设计与分析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拉筋”养生法
地震作用下加筋挡土墙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