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需求层次论产品设计中的情*

2013-03-09 03:31陈金栓ChenJinshuan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YangtzeUniversity434023JingzhouHubei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马斯洛造物产品设计

陈金栓 Chen Jinshuan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Yangtze University,434023 Jingzhou,Hubei)

从人的需求层次论产品设计中的情*

陈金栓 Chen Jinshuan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Yangtze University,434023 Jingzhou,Hubei)

人类早期的生存设计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膜拜,这也是人类情感的起源。人类不同时期对设计的期望也是不相同的,从生存设计到情感化设计,再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人类的各种需求,而只有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人类才算真正追求到了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这些都得归功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其不断创新则是人类持续进步的动力。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印证了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不同需求层次中所体现的情。

需求层次;产品设计;设计之情

一、小引

人类的发展史,是不断创造的历史,不同时期人类的需求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对产品设计的功能需求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另外,不同时期的设计带给了人们不同的心理体验。下面我们从先民造物时朴素的对自然的敬畏、膜拜之情谈起,简述设计物带给人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对人类需求的分类,以说明设计是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的,并论及这些设计物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体验。

二 、先人造物中的情

从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可以看出,设计活动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战胜自然,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为环境,简单、实用的人造物恰好满足了人类的这种需求。而满足人类最简单的生存需求则是这个时代设计的特征和本质[1]。

这个时期的人类不大知道什么是审美,造物只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活动,在原始的先民们看来,一切事物的美在于它能否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这个时期即使有审美,其审美的标准多半是功能性的,人们对造物的情也体现在它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只有对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给予满足的造物与造物活动才是有价值的和被人类所重视的,人们才会对其产生感情,这些最初的人造物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和形态的模仿,因此,这是人类对产品的情表现在内心对自然物的崇拜和行动对自然物的简单模仿上。这里体现了人类最原始的,也是最质朴的情,它有别于今天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及膜拜。

三、从设计物的情感体验三个层次到情的本质

从解读一项设计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体验出发,可以把设计之物赋予人某种情感体验的心理机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造型的自身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组成的结构对人感官的直接刺激体验。在这个层级,主要是人靠视觉、触觉等感觉到的寒冷、温暖、收缩、眩晕等,同时伴随着相应的心理体验,例如温暖、明亮伴随着愉悦,寒冷、眩晕伴随着厌恶和伤感等。尤其是设计作品的色彩要素更能给人以直接的情感体验。色彩的明暗暖冷,通过人的视觉,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心理体验[2]。

第二个层次:由造型和机构使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联想到具有某种关联的情景或物品。这个层级的情感体验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由于成长背景、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个性差异等的不同,而面对相同的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面对相同事物时的心理体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当一个人在沙漠中面对一瓶水和在家里面对一瓶水的心理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在沙漠中水意味着生命,在家里却没有这个感觉。

第三个层次:形式的象征意义,使用者通过对形式意义的理解而体验相应的情感,这是最高层级的情感激发与体验。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感体验,当驻足目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着雄壮的国歌唱响的时候,心中就会充满自豪、庄严和敬畏。因为五星红旗象征着祖国,国歌象征着民族精神和独立宣言。正如康定斯基在评价抽象艺术的价值时提到的,“新艺术旨在使符号变为象征”,他认为水平线是女性的,竖直线是男性的,黄色象征世俗,蓝色象征高贵等。现代设计越来越来倾向于象征意义的运用,在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中,追求似像而非像,似是而非是的风格,太具象过于暧昧,太抽象显得高傲,在是与不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现代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以巢居象征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融合现代化的设施,体现人类文明的过去和现在,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从以上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可以看出,设计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接触、使用这些设计物时,由于视觉、触觉、感觉、想象力等,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些不同的心理体验又构成了人类丰富的内心感情。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映,即外在世界决定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哲学上把意识看作是客观物质在人脑海中的内在反映。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情的本质是人类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

四 、人的需求层次与产品设计之情

美国社会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过著名的人类需求五大层次理论(见图1),他认为人的低一层次的需求满足或者基本满足之后才会有高一层次的需求产生。在产品设计中,我们把马斯洛的人的五个需求层次归纳为本能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交流层次的需求(即社会需求)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包括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下面,我们从此三个层次出发以分析产品设计如何满足人的这些需求,以及其所体现的设计之情。

图1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

1.生存设计——本能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

生理上的需求本质上是人类求生存的本能,是人类需求中最基本、最强烈、最原始和最显著的一种需求。人们需要食物、住所、睡眠和氧气,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有人指出,“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外,他对其他东西都会毫无兴趣。他梦见的是食物,记忆的是食物,想到的是食物。他对食物发生感情,是感觉到食物,并且也只需要食物。”[3]《孟子·告子上》也曾强调:“食、色,性也”。为满足基本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产生的设计,是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我们经常说到的“民以食为天”就是指的这个层级的需求。

生存设计是基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其他一切活动甚至包括设计活动在内的物质基础,也是产品设计最本质和最原始的属性。我们在上文中已有提及,处在生存阶段的原始人类,这时候是对自然充满了好奇、畏惧和崇拜的,这时的设计作品的主要特点是简单、实用。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出现了用于祭祀和祈福的礼器与祭器,还有各种神、鬼造型,表达了人类渴望生存、繁衍的愿望,而这时的设计体现的是人类最原始、最单纯的求生之情。

2.情感设计——交流层次的需求(即社会需求)

当人类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是部分满足之后,人类的社会需求就会变得强烈起来,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理解和关爱,希望与他人进行交往与交流,从中找到归属感、爱与照顾,没有人会真正的喜欢孤独,这时候就逐渐出现了情感化的设计。

情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了人的情感因素,通过产品实现设计师与使用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回收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色彩、功能、操作界面,也可以是平面的广告、市场的调研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把设计师的作品看作是他与使用者交流的语言,只不过这种语言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在使用中体会的。情感设计可以表现在人们社交时所要使用的空间环境和所要使用的物品这个显性的物质层面上,也可以表现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各个阶段的隐形的精神层面上。通过这种情感设计,人们的社会交流的需求便得到了基本的满足。

这个阶段的人类,处于手工艺繁荣、机械工业萌芽的时期,民间工艺占据主导地位,而所体现的美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手工艺者就把这种真具体化为情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民间工艺品中,制作者倾注着对后代、长辈、情人的情与爱。祈福的玉器、窗花、灯笼或者年画,实用的工具和木头家具,寄予相思的荷包、香囊,无不是爱的浓缩、情的祝福。手工艺制品构成了劳动人民情感交流、传递和表达的语言。这些民间工艺品,朴实无华,有着人间最深厚、最宝贵、出自心田的情及意,如“陕北民歌信天游所唱的‘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亮,烧酒忠忠淘米我不嫌哥哥穷’所表述的那样,感情之富实无法车载斗量。这时的产品设计是劳动人们感情凝聚的化合物。可以说,情是创造的动力、美的形式源泉。”[4]

3.生活方式设计——精神层次的需求(包括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和被他人所尊重,自尊是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一种自我感觉;来自他人的尊重主要是指社会承认,即他们对自己的威望、接受、关心、名誉及地位的赏识。

马斯洛把人类的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心理需要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活方式的设计是在满足了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基本的情感需求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包括了满足人的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满足人的尊重的需求时既有被尊重的要求又有自我满足、自我尊重的要求,在产品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为正常人设计的设计要人性化之外,还要考虑到满足少数特殊群体的需求,例如残疾人、身体有缺陷的人们的需求,设计师要专门为这些特殊群体设计出适合于他们使用的产品才能体现设计的公平性,才能使这部分特殊群体感觉到被尊重。在自我实现的层面上,主要是指对个人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的把握和认识;使自己成为有理想的人,主要表现为有审美的需求。在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产品的使用,获得精神的愉悦、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在使用中可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3]5

从生存设计到情感化设计,再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只有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才算是真正追求到了人类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这些都归功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不断创新则是人类持续前进的动力。人类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需求层次的分类也可以看出,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是基本满足之时,新的需求就会起到主导作用。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马斯洛的分类只是个大致的分类,许多具体的需求还在不断地产生,也促使我们不断地去设计,去迎合这些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产品设计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情的不同含义。从人类最初的生存设计体现出来的求生之情,到朴实无华的手工业阶段表现出来的最深厚、最宝贵、出自心田的情与意 ,再到现代设计中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作为重点的情感化设计,每个阶段人的需求侧重的层级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的含义也就有所不同。人的情感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的设计师要适应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需求,才能设计出让消费者觉得“情真意切”的产品来。

[1]陈金栓,曹小琴.论设计中的“适”与“宜”[J] .包装工程, 2009(5) : 126-128.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50.

[3]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1.

[4]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7-218.

五、小结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

Emotions in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Human Demands

Early human survival design embodies human's reverence to nature and worship, but is also the origin of human emotions. Human beings have different design expecta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From survival design to emotional design, until the change on people's way of life, design has met various human needs in different aspects. Only till today can we truly pursue self re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se are attributed to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is the motive force of human progress. Maslow’s hierarchy theory on human needs has also conf i rmed that the product design has m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emotions.

hierarchy of needs;product design;emotion

J04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5.003(0009-04)

2013-07-16

湖北省教育厅计划项目(XD2012168)。

陈金栓,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马斯洛造物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冷·暖》
《教堂之夜》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