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浅谈中职解剖学教学改革

2013-03-18 16:21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解剖学积极性中职

魏 科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逐渐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职能。然而,中职教育还存在一些弊端,如教材老化,专业不适应社会需要,教学方法陈旧等,这势必会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中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必须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教学革新以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中职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任何医学及其相关专业都要学习解剖学,其地位不言而喻。而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往往是单向“填鸭式”、“注入式”的,加之解剖学知识点较多、较零散,因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思维激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中职解剖学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第一,趣味导入法。在每节课讲新课之前,跟学生讨论一些既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课堂导入的好坏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比如在学习“生殖系统”时,教师不妨提出以下问题:“我们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的性别又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双胞胎有的长得一样,有的长得不一样?”然后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了,思维也能转到课堂上来,教学效果肯定会有所提高。课堂导入是上课的一个基本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对此不够重视,而有些教师总是在上课前复习旧课,这样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对接下来的新课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学生参与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掌握的章节。解剖学教学时需要用到很多标本和模型,平常都是教师向学生演示,而现在则可以在教师提出观察项目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寻找答案,最后再由教师加以总结。如在讲到“骨和骨连结”时,教师首先提出观察项目——骨的形态、骨的构成和骨连结的类型,再让学生分组观察相关的模型和标本。一段时间后,教师提问每组学生观察到的结果,最后加以总结。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他们总是能够投入到实践当中,并努力去观察,去发现。尽管有个别学生刚开始只是对各种模型和标本感到好奇,对模型和标本的兴趣大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但最后他们也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中来。提问时虽然学生的答案与书上不尽相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样不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而且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2]。当教师上完一堂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

第三,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知识通过多种感官刺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一些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动态原理,如循环系统的活动方式。多种分析器同时参加活动是提高识记成效的重要条件,视听结合的识记效果优于任何单一的识记方式,而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有助于加强识记[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效果。实际上很多学生对多媒体形式的兴趣要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且多媒体使用过多也会造成学生“审美疲劳”,因此,多媒体教学应当适度,在使用中要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内容,不能将课堂变成多媒体“秀”。

第四,取类比象法。就是拿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解释教学难点的方法。相对比较抽象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或现象,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到神经与神经纤维的关系时,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拿生活当中常见的墙上的电线管与里面的一根根电线打比方,把电线管比成神经,把里面的一根根电线比成神经纤维。电线管跟里面的电线外皮都是绝缘的,既可以保证电线正常导电又可以保证数根电线在一起不至于太乱,就像神经外膜与神经纤维的神经内膜一样,神经外膜可以保证神经纤维成束走行,而神经内膜可以保证神经的电传导不至于漏电。这样,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课堂教学既经济省力又形象生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难理解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比象。

第五,开放问题讨论法。针对解剖学中很多现在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开放式的、课本上没有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虽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却有一定道理。其实,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种开放平等的氛围中锻炼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保证教学思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除以上方法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细节。

首先,要注意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反,一位与学生关系生疏,甚至让学生反感的教师,则无法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很好的交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也是整个学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师生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秩序和基本目标的实现[2]。

其次,要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呆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象安眠剂,使学生的思维受阻、凝滞;而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则象兴奋剂一样刺激着学生的思维,使其灵感骤生。作为教师,应该时时调动学生情绪,使其保持在一个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水平上。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生活化的语言往往更加适合其心理特点,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解剖学内容与生活当中的事物相联系并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最后,板书要工整规范。工整规范的板书,能增加教学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板书的内容、形式、构图及字体的和谐搭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启迪,进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1]。教师如果能将板书书写工整,画图清晰并且布局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搞好中职学校的解剖学教学工作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思维。

[1]李宝峰.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2]张捷.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解剖学积极性中职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