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的临床用法

2013-03-18 18:36哈金旭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汤主主证伤寒杂病论

哈金旭

(陇南市卫生学校,甘肃 武都 746041)

1 解表散寒

《伤寒论》35条提到“太阳病,头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病机为:风寒束表,肺气不宣。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袭肌表而成,证型因感邪轻重大抵为在表、半表半里、表里同病3类。“邪在表者,汗而发之”,开腠理非辛温莫达,故凡表肌之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麻黄。主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方剂选用麻黄汤。方解:麻黄苦辛温,为肺经专药,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为全方之首。桂枝佐麻黄发汗,杏仁佐麻黄平喘,炙甘草调和诸药,使其宣散而不伤正。临床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感冒等。

2 解表清热

《伤寒论》63条提到“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用麻杏石甘汤”。

病机为:风热袭表(或风寒郁而化热),邪热犯肺。主证:高热寒战,胸痛咳嗽,鼻煽气喘,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方剂选用麻杏石甘汤。方解:麻黄解表宣肺,有“火郁发之”之义;配石膏辛寒,直清里热;杏仁苦降,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与石膏合用生津止渴,调和寒温宣降。临床多用于呼吸道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如流脑、流感、急性支气管炎和病毒性肺炎等。

3 解表行水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21条提到“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越婢汤主之”。病机为:风邪遏肺,通调失职。主证:风水证。颜面浮肿,继及全身,恶风发热,小便短少,苔白脉浮。方剂选用越婢汤。方解:麻黄利肺气,调水道,气行水利;石膏清里热,使肃降有权,通调得职;姜枣调营卫。合而用之,风散热清,营卫调和,肺令行,肌表之水湿得遣。越婢加术汤和甘草麻黄汤所治之皮水亦寓解表行水之义。临床多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局限型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炎急性发作者。

4 解表退黄

《伤寒论》263条提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病机为:湿热蕴蒸,郁于肌表。主证:黄疸色鲜,恶寒发热,小便短黄,舌苔薄腻,脉象浮数。方剂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解:麻黄通肌表之壅滞;连翘泄经络之积热;赤小豆、生梓白皮清利水湿;杏仁宣利肺气;姜枣健脾和中,使郁留之湿热从玄府而泄,黄疸得遁。临床多用于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溶血性黄疸。

5 解表蠲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10条提到“病历节,中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20条提到“湿家身烦疼,可用麻黄加术汤”。8条提到“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21条提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次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予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痹阻肌腠经络气血。主证:肢体关节酸、麻、重、痛,活动受限。有痛痹、着痹、行痹、热痹之分。方剂可选用乌头汤,麻黄加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解:乌头汤适用于痛痹,方中麻黄散经络之邪而通阳气;麻黄加术汤适于着痹,方中麻黄发肌表之汗以散湿;桂枝芍药知母汤适于行痹,方中麻黄解肌散邪;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适于热痹,方中麻黄、杏仁宣肺散寒利气;薏苡甘淡微寒,主经脉拘挛,不可屈伸而痹痛;甘草和中健脾。凡风湿郁表,疼痛发热之痹证用此汤可除,临床多用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等。

6 解表温里

《伤寒论》301条提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2条提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病机为:素体阳虚,复感寒邪。主证:太少两感,发热恶寒,无汗脉沉。方剂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解:麻黄解太阳之表寒,炮附子温少阴之里寒,细辛交通肺肾,助其辛温发散;若正气较虚,以甘草代细辛,取其微发汗。临床多用于生理机能减退或热量不足的阳虚体质,又感受风寒之邪者。

7 发越郁阳

《伤寒论》365条提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病机为:上寒下热,正虚阳郁。主证:厥阴病,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咳唾脓血,泄利不止,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方剂选用麻黄升麻汤。

8 解表止痉

《金匮要略·痉湿病篇》10条提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病机为:风寒束表,经脉失养。主证:发热恶寒,无汗项强,口噤不语。方剂选用葛根汤。方解:方中桂枝解肌;麻黄开发腠理;葛根味甘气凉,既解肌退热,又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经脉而缓其痉挛。合方能使表解热退,经脉柔和,而痉病自愈。临床多用于高热惊厥、高血压脑病、颅内感染,破伤风等病引起的惊厥也可试用本方。

9 解表止利

《伤寒论》32条提到“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病机为:二阳合病,阳明邪盛。主证:发热下利,苔黄脉浮。方剂选用葛根汤。方解:二阳合病,里证为表证所引起,重在治表,故用葛根汤发表散邪。而葛根汤中解表开腠者,属麻黄也。表解则里和,里和则利止。临床多用于急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吸收功能障碍及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细菌性痢疾等。

10 解表止痒

《伤寒论》23条提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色反有热色者,为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麻黄桂枝各半汤”。

病机为:郁表,久不宣散。主证:发热恶寒,面赤身热,无汗烦躁。方剂选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解:风寒之邪郁遏肌表,久而化热,不得宣散,故身痒无奈。由于邪郁正未复,故需微汗解表。以无汗不得用桂枝汤,汗少不得用麻黄汤,故以1/3的桂麻合剂小发其汗,达解表不伤正,表解而瘙痒除。临床多用于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皮炎,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等。

11 解表涤饮

《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篇》6条提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14条提到“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10条提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23条提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病机为:肺气壅遏,水饮射肺。主证:呼吸不利,喉间哮鸣,咳喘气逆。方剂可选用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越婢加半夏汤,大、小青龙汤。方解:射干麻黄汤适用于寒饮郁肺型肺胀。方中麻黄发汗而散寒,射干利咽喉而决壅塞;紫苑、冬花、半夏、细辛、五味子降逆涤饮止咳;大枣和中,生姜宣肺。是解表散寒,降逆逐饮之良方。厚朴麻黄汤适用于表邪引动内饮证。方中麻黄、杏仁外散表邪,利肺平喘止咳;厚朴、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降逆蠲饮;石膏小麦清燥除烦,合成涤饮清金之剂。越婢加半夏汤适用于饮热郁肺型的肺胀。方中越婢汤解表清热,半夏降逆蠲饮;越婢散邪之力多,蠲饮之力少,故加半夏以补其不足。大青龙汤适用于外寒里热之证。方中麻黄、桂枝、杏仁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石膏散发肺热,发越水气;姜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小青龙汤发汗兼温化水饮。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伍芍药酸收以防发汗太过,细辛辛散,五味酸收,二者相伍,开合相济以镇咳;干姜温肺,半夏降逆,二者相合,温降相借以逐饮;再伍甘草和中缓急,益桂枝温化水饮之力。临床多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炎和支气管哮喘等。

猜你喜欢
汤主主证伤寒杂病论
《原机启微》眼病辨证思想探讨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基于“不确定性思维”下的《金匮要略》主证分层分析*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从主病主证角度探析君药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厥阴篇讲解(一)第一部分:版本文献
中医内科教学中主证、兼证、变证相结合探析疾病本质
白虎汤临证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