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针灸推拿学教学探索

2013-03-19 11:16余利忠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8期
关键词:主治经脉腧穴

余利忠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滕州 277500)

为了拓展护理学生知识面,我院专业教师对枣庄周边医院临床护理进行调研,并组织临床护理专家座谈论证。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于2006年开设,在原有的中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针灸推拿学课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的毫针刺法,艾灸疗法,拔罐法,刮痧法及成人、小儿推拿手法,能够将针灸推拿技术运用到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当中。而针灸推拿学在我院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作为选修课,课时少(36个学时)、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护理专业学生较好地掌握针灸推拿常用技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总结近年来课堂教学探索,体会如下。

1 突出重点,摸索规律

针灸学教学内容多,需要记忆的要点也不少,如十四经脉、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病症及针刺深度等,表面看来较繁琐,其实针灸学有一定的规律,既有共性又有普遍性。所以要从枯燥乏味的经脉、腧穴中尽量多提取一些有规律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启迪学生思维,加强记忆。如:(1)经脉的名称、走行规律、分布规律、衔接规律、表里络属关系,是教学和学生学习及记忆的重点,把以上五大规律贯穿到每一条经脉讲授当中。(2)腧穴主治方面:穴位的主治共性也是有规律的。所有穴位都具有近治作用,尤其是阿是穴,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头面部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疾病;四肢部穴位:主治四肢肌肉、关节疾病;胸腹部穴位:主治内脏急性发作性疾病;腰背部穴位:主治五脏六腑慢性虚弱性疾病及腰背疾病。

2 学用结合,强调实践

根据选修课学时少的特点,把常用针灸操作和推拿手法操作作为教学重点,加强操作指导和练习。

2.1 点穴

点穴是针灸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课堂理论教学后,先让学生课后自己给自己点穴按压,要求按照经脉路线,将穴位在体表找出,然后按压每个穴位,并体会指按的感觉,是否有酸、麻、重、胀等感觉;在实训课时,将一个班分为两大组,然后以两名学生为一小组,相互点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点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点评。

2.2 练针

练针是针灸技能操作的关键部分,针刺手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先采取常规的纸垫练针和棉团练针,然后让学生在自己身上练针,选择四肢部肌肉丰满的部位,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上巨虚、下巨虚、丰隆、三阴交等腧穴比较好练针,且安全又无副作用,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同时这些穴位易得气,针感强,能让学生体会到针感,并能增加学生针刺操作的自信心。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将每个班级学生分成两批,分别安排学生到学院附属医院和滕州市中医院针灸科见习。见习时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经患者同意,在患者身上进行针灸技术操作,只有多练,才能达到熟练。

2.3 推拿手法

手法练习是推拿学习的重点,推拿技能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所以我们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手法练习先在沙袋上操作,教师做示范操作,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每种手法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教师来回巡视,发现手法不正确的,现场给予纠正;手法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同学之间相互操作,周末学生回家,给父母及亲朋好友进行操作,以练习手法操作,这种课堂练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手法练习的效果。

3 活学巧记,加深记忆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提高学习实效的方法,不主张死记硬背,提倡巧学巧记。

3.1 意会想像法

在针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某些经脉循行路线和邻近穴位的名称及归经易发生混淆。笔者根据经脉循行规律,并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采取意会想像法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如:(1)手足阳明经都入牙齿,分不清哪一条经入上牙和下牙,混淆不清。学生对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主治下牙痛,而足阳明胃经的内庭穴主治上牙痛不理解,所以只要学生知道手阳明大肠经走向是从手走头,从下向上的过程中,先过下齿,入下齿龈,足阳明胃经走向是从头走足,从上向下的过程中,先过上齿,入上齿龈。同时还可指导针灸治疗牙痛配穴,即上牙病配足阳明胃经穴,而下牙病配手阳明大肠经穴。(2)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的定位与归经,由于三穴临近,属于不同的三条经脉,难以分辨,我们以“焦、小、胆”代表三焦经、小肠经、胆经,以“约会”(与朋友在文化宫约会)寓意先进门,再入宫,后约会,这样对三穴的归经、定位就不会忘记。

3.2 联系对比法

经脉是由若干腧穴点连串起来的,经不舍穴,穴不离经,所以在讲授经脉腧穴时,把经脉比作一条铁路,在铁路中间设若干车站比作腧穴。如将北京至上海T109次火车沿途11站点比作手太阴肺经(左侧)的11个穴位,一一对应;如:手太阴肺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北京至上海:北京—天津—沧州—德州—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中府即是北京站,云门为天津站,依此类推,这样联系对比记忆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4 以赛促学,检验效果

以护理专业教学班级为单位,每学年期末由中医教研室承办,举行针灸推拿知识大赛,比赛内容分为理论知识笔试和实践技能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占40%,实践技能占60%。理论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腧穴的主治、推拿操作要领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毫针刺法(穴位的定位、消毒、进针、行针、出针),艾条灸,温针灸,拔罐,推拿手法等的现场操作能力及心理素质。由中医教研室的专业教师担任评委,根据评分标准,现场打分,当场公布,然后将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综合起来,成绩优异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就该次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5 开展社会服务,增强服务意识

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由针灸专业教师带队,到本市周边乡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等进行校外义诊,针对针灸、推拿的优势病种,如颈肩腰腿痛病症进行针灸、推拿、刮痧等治疗。另外,成立针灸推拿协会,课余时间由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免费的针灸推拿服务,让学生亲历真实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检验学习效果,并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多数学生掌握了针灸按摩技能,顺利通过了滕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级按摩师的资格鉴定。

综上所述,我们积极对针灸推拿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采取课堂教学突出重点,侧重实践,活学巧记,以赛促学及开展社会服务等方法,激发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主治经脉腧穴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