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3-03-19 11:16李延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8期
关键词:护理学母乳喂养循证

李延莉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613)

1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其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及病人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1]。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提高病人的照护水平和满意度。

2 护理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

EBN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近年来日益得到国内外广大护理同仁的推崇[2]。虽然循证护理理念引入我国已有十余年,但未能在我国护理实践领域真正深入推广。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1]。李亚洁等[3]对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73.25%的临床护士从不同途径知道循证护理,但只有9.54%的护士认为自己“熟悉”循证护理。该调查同时提示,在护理大专学生中,有77.94%的学生对循证护理一无所知,本科生中也有61.36%的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循证护理。邹健等[2]调查的216名上海在职护士中,对循证护理内涵一无所知的有101人,占46.8%;大致了解的有107人,占49.5%;了解较深的有8人,占3.7%。钟玉杰等[4]采用自行设计的EBN认知问卷对15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显示,75.6%的护生听过EBN,其中60.9%的护生最早接触EBN的途径是通过教师授课。众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普遍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循证护理已引入我国本科护理教育;循证护理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尚处于空白。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以中专、大专为主,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度,在高职护理的教育中引入循证护理迫在眉睫。

3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

3.1 普及循证护理知识

授课过程中抓住教材与循证护理的内在联系,渗入循证护理理论,对学生进行循证护理启蒙,介绍循证护理现状、临床意义及发展前景,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原则及实施步骤,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该知识与循证护理之间的关系。

3.2 培养学生循证思维能力

3.2.1 引导学生提出循证护理问题 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大量采用病案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模式由“填鸭式”变为“启发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答疑解惑,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产褥期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时,除了向学生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如何正确母乳喂养外,还向学生介绍母乳喂养率持续下降这一现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母乳喂养率持续下降”的问题。

3.2.2 引导学生进行循证思考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如在讲授“妇科腹部手术备皮”时,除了向学生讲解传统的剃毛备皮法,还指导学生查询其他备皮方式。当学生给出剃毛、剪毛、脱毛、局部皮肤清洁等多种备皮方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术前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备皮,当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各执一词时,及时告知学生,临床护理实践活动不能只按照习惯或凭借临床经验,而应对所查文献进行评价,将评价后的最佳证据与病人需求相结合,应用于护理实践,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循证护理的实践步骤,熟悉循证思维过程。

3.3 引导学生进行循证护理实践

3.3.1 提出循证护理问题 在学生熟悉循证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当学到“产褥期保健操”时,就有学生提出保健操能否增强盆底肌肉张力,能否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教师给予针对性解答后,选择“盆底肌锻炼是否能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作为循证护理问题。

3.3.2相关文献检索 收集研究证据是循证护理实践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检索文献,为循证护理实践获取最佳证据奠定坚实的基础[1]。指导学生针对护理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收集研究证据。首先,介绍常用医学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来查找原始研究的证据;其次,介绍循证医学数据库,如Cochrane图书馆、澳大利亚JBI循证护理中心网、华西医院中国Cochrane中心、复旦大学的循证护理合作中心等来查找经过循证后形成的证据。

3.3.3 对获取的证据进行严格评鉴 学生针对问题,搜集到的证据包括妊娠对尿失禁的影响,阴道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盆底肌锻炼方法,盆底肌锻炼对尿失禁的预防、缓解、治疗效果等。对众多的证据,我们对其有效性、真实度、临床价值等进行质量评价,选择能应用于护理实践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证据作为最佳证据。

3.3.4 运用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 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帮助护士做出最佳临床决策[1]。

3.3.5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的反馈有助于护理研究质量的提高,使得循证护理更丰富、更确切[1]。告知学生将最佳证据用到临床护理实践活动后,根据护理结果,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寻求新的证据、提高护理质量。

3.3.6 证据传播 证据传播指将证据通过期刊杂志、电子媒介、教育和培训等方式传递到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机构、卫生保健系统中[5]。证据传播是循证护理的重要步骤,能起到丰富循证护理资源、推广和普及循证护理实践的作用。

4 讨论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循证实践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外语水平低、不熟悉检索技巧、证据评价能力差、教师观念难转变、循证意识淡薄及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相关教材等问题。要求学生加强计算机、专业英语、医学统计学、护理学研究、护理信息学、心理学等与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为日后临床实习和工作中更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循证实践打下坚实基础;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并通过自主学习、专题讲座、教师培训班、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循证护理素质,积极调整课程设置,进行相关教材编写,改善教学环境,提供护理学可用数据库,丰富循证护理资源,普及和推广循证护理。

[1]胡雁,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邹健,叶旭春,薛金娣,等.上海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现状的初步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2):1057-1059.

[3]李亚洁,蔡文智,李瑛,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9(8):627-629.

[4]钟玉杰,段明娟,钟秋.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12):3211-3213.

[5]肖顺贞.护理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指南[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护理学母乳喂养循证
《护理学杂志》稿约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