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以文山学院为例

2013-03-19 16:14施应凤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英语专业

施应凤

(文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以文山学院为例

施应凤

(文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英语师资的重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对教师职业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其岗位适应力,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合格师资,需要高校、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积极努力和协调配合。

地方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问题;对策

当前,很多县级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小学,“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多媒体教学(辅助)模式所融合或替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变化。高科技的注入,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传统技能提出了挑战和更高要求。为此,地方综合性高校必须适应这种新挑战和高要求,及时开展社会调研,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更需要广大在校生即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和自觉的实践提高。

笔者调研了所在学院近三届(2010~2012)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该专业2010届毕业生146人,毕业后通过公考进入教师系列和进入私立学校从教的毕业生共100人,占毕业生就业率的68.5%;2011届毕业生171人,从事教育工作的有104人,占毕业生就业率的60.8%;2012届毕业生146人,从事教育工作的有98人,占毕业生就业率的67.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学生就业渠道较宽,但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依然是就业的主流。与此同时,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自动放弃报考教师职业岗位机会的现象逐渐显现,主要原因不排除学生在校期间忽视了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自感从事教师职业能力欠缺,在就业选择时对教师职业缺乏自信等因素。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笔者也了解到,即便有幸进入教师队伍的毕业生,从业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能力与实际教学需要的适应差距较大。因此,在当前剧烈的就业竞争中,如何保证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师职业主方向,提高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是一个值得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在校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办学结构的调整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高校由于受所处区位、办学历史、社会声誉等的影响,生源素质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不但在综合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方面表现出能力的参差不齐,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第二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任课教师时常抱怨“学生素质一届不如一届,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教师们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纵观我校近几届学生的校内试讲(实习前),不难看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能力方面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对试讲工作的重视不够

在教育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校内试讲指导,这是师范类各专业必须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理论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试讲使他们提前熟悉中小学课堂教学工作,使之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教育实习中的相关工作,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夯实基础。但是,笔者通过多次试讲指导和与指导试讲的教师交流时感到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令人担忧,归结起来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是学生缺乏主动性。确定试讲时间后,学生不会主动联系指导教师,不会主动进行自我训练。通常,教师忙于日常教学,试讲指导主要集中在周末或在非教学时段进行,对学生试讲准备的过程指导极有限。进入试讲环节后,多数学生始终在等待着指导教师的集中指导而很少主动地进行实践训练,试讲很难达到预期的较好效果。二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弱,方法单一。试讲学生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教学法”课程中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加以运用,不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三是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站在讲台上显得胆怯,没有端庄的教态仪表。四是有的学生上课不到五分钟,就告诉指导教师接下来不知道该做什么,表现出备课不够充分,课堂驾驭能力差。五是教学中组织教学的口头语言表达逻辑性较差,表现出教师职业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六是不听取指导教师和听课同学的评课建议,第二次、第三次试讲仍然没有任何改进。七是有的学生备课、授课不考虑授课对象的年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出现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八是有的学生试讲时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

(二)专业能力和教师技能不够扎实

学生专业能力和教师技能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不准。多数学生英语发音受地方口音影响明显,发音不够清晰准确,且对发音要领和发音规则掌握不扎实。例如对可数名词复数形式词尾加s或es的发音规则,是发[s]、[z]还是[iz]含糊不清,Books是发 [buks]还是[bukz],学生也纠结不清;字母组合th([θ][ð])在单词中发音全被[s][z]替代等;学生对英语语调(升调或降调)的使用把握不准;在句子和会话过程中,有的学生根本不会使用语调,朗读缺乏抑扬顿挫。二是英文书写不够工整,板书凌乱,时有书写错误,教学缺乏严谨性。三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汉语充斥着试讲课堂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们”简单的指令或常用的课堂用语不是全汉语就是常犯错误。如检查学习任务前,不少“教师”会问学生:“Are you finished?”而不是问“Have you finished?”要求学生拿出书本翻到第xx页,也很少用“Ok,now take out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xx.”来替换教师的汉语指令。四是学生受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影响明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淡薄,与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需要差距明显。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2012届有107名学生参加试讲,没有一个学生准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对中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意识不强,课外知识的拓展和补充极为有限。试讲教学主要停留在帯读、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做题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常设计的操练是两两组合进行对话朗读,很少设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方面的练习。

(三)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衔接不够,对实际课堂教学缺乏深入思考

对待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多数学生是认真的,不但课程考试通过率高而且积极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检测英语语言能力的各种测试。但是,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做得好的学生不多,原因在于学生对当前中小学英语课堂现状缺乏了解。在试讲中表现出的问题,一是没有备学生,缺乏对教学对象(中小学生)实际能力的准确判断。如使用“设问”教学方法,其“设问”的难度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未收到应有的效果;有的“教师”在新课程学习前就安排学生朗读该课的新单词或到黑板上听写当天所学新单词,这种教学方法既达不到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又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二是没有备教材,对知识的整理加工不够。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材料的整理加工和知识的衔接、铺垫和贯通能力较弱,教学重点、难点不够突显。三是没有备教法,找不到调动课堂学习气氛的方法,致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教学活力。多数学生习惯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组织教学,不会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教学信息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很少设计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四是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不强。对于教学中的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应对,如学生的突然提问,或者由于紧张而讲漏了知识点,意识到错漏后普遍显得手足无措,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被打乱,致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更别说教态、目光语与肢体语言的运用了。

(四)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实习中,实习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储备不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教法机械,课堂缺乏感染力,板书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有的实习班级,往往出现实习生走了以后,科任教师还得再补实习生讲过的内容,出现重复教学的情况。

上述问题反映出学生试讲前的准备极不充分,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储备不够,甚至课前应有的教学设计、教具准备、教学步骤的衔接等教学准备和教学环节都或多或少地被省略或被忽视了。

二、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对策

教育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协调配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有机统一,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基础教育一线教师。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师范院校更是培养未来合格师资的摇篮。学校要协同社会各方,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是要加大市场调研工作力度,把握当前社会用人需求信息和岗位能力需求指标,并根据岗位需求加大对英语教育专业的改造,及时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二是要加强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场地和搭建真实课堂教学观摩的平台,抓实专业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三是加强教学设备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教学场地和设施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利用维格教室对学生试讲情况进行录像,让学生反复观看并能从自己的试讲录像中不断查找不足,不断调整提高。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教师方面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教学法课程教师的责任,也是所有任课教师共同的任务。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示范性,包括教师的仪表、言行,特别要注重教学技能技巧示范作用。专业课程教学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课,还应该是教师职业技能的示范课。专业课程教师不但要了解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能把当前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更要能根据班级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制定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学生能力提高方案,帮助学生克服专业能力障碍,加强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平衡发展。

教学法教师不但是教学理论的传播者,更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示范者,是学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的有效衔接者;不但要有较深厚的教学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当掌握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招录新教师的面试方法等信息;在课堂上不但要讲清教学理论与流派,对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和方法进行有效指导,更要具备分析教材、制作课件和说课能力指导等实际教学核心能力的指导方法。要通过教学法课程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高职业岗位适应力和竞争力。教学法教师还要联系、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观摩学习、聆听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的授课,并组织讨论,交流学习心得。通过间接模仿学习,达到提高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目的。

试讲指导教师要加强责任心,加强对学生的试讲指导和反复训练。对学生的试讲教案及教学步骤要反复推敲,严格训练,教会学生学会编写教案;试讲过程中要耐心指导,细心纠错,过不了关的不能让其轻易走下试讲讲台。试讲后要组织学生总结交流,相互评课,相互学习提高,让学生真正从试讲中获得今后从教的“第一桶金”。

(三)学生方面

1. 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整个职业能力培养工作的主体,进入大学后要对自己整个职业人生进行规划,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认真地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克服外语学习的各种障碍,通过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让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大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要能利用网络自觉地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再次,要练就扎实的教师职业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通过选修课程和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开拓视野,丰富自身学识,锻炼自己的胆量和组织能力,增强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对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如普通话、英语语音、汉字(英文)硬笔书法、板书、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要认真学习,勤于练习。最后,要积极进行实践,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学生不但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更要学会向老师和同学学习,向实践学习。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的实践锻炼和积累很重要,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学生也要积极主动,争取多上讲台,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语言表述能力,为今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职业技能基础。

2. 重视教学试讲,努力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试讲是教育实习成功的第一步台阶。试讲不应是师范生教育实习前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是整个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试讲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形式与方法贯穿四年教学过程的始终。师范生除了要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外,必须以讲台为主,积极参与科任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创造机会参与各种演讲活动,或自己准备材料走上讲台,不管有无学生或听众,都按要求认真上课或演讲,以此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通过反复锻炼,把自己锻炼成一上讲台就能控制讲台、得心应手的教师。

试讲教学和课堂教学一样重要,教师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准确流畅的语言、良好的教态、工整美观的板书、科学地组织教学和教材的良好教风,能激发中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新课的准确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精美的板书设计,能引起学生的专注力;吃透教材,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以及讲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是教师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教材知识点很好地传承给学生的重要标志。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不断积累和练就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只有在掌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出去。

在试讲期间,学生要高度重视,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勤于训练,勤于总结,多听取指导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反复修改教案,熟悉教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上台试讲,改进不足。同时,要多研究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特点,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此,才能使自己在教育实习时“底”气十足地走上中小学讲台。

总之,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它需要教师们的辛勤培养,谆谆教诲;更离不开学生的勤学善思,敢于尝试。在打牢专业基础、扎实教师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和运用水平,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声音、图像及视频资料等优点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扩大知识输出量,增加学习趣味性,以此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英语语言学习更有意义。

[1]崔月玲.论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3):78-79.

The Research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tudents’Teacher Occupation Skills in Local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Wenshan University

SHI Ying-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enshan Univeristy, Wenshan 663000, China)

English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of local university 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ultivating quali fi ed English teachers for local primary educ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education,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 are facing a new challenge, which demands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have more professional skills. To improve teaching occupational skills, enhance adaptation to teaching position, and train quali fi ed teachers,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work togethere positively.

Local universities; English education prationofessional students; teacher occupation skills; problems; strategies

H319

:A

:1674-9200(2013)05-0080-04

(责任编辑 王光斌)

2013-06-18

施应凤(1977-),女,云南砚山人,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法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英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读英语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酷酷英语林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