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及操作策略张春玲

2013-03-25 06:09张春玲张强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1期
关键词:名句考点诗词

张春玲 张强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一至初四八册书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词,累计达90多首。这些古诗词承载着弘扬民族文化、普及诗词基本知识、催发学生诗词萌芽、启迪学生人生智慧的重要功能。教师如何围绕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有效地将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学得会、记得住、能运用,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我们认为,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可按“知——读——赏——用”四个环节进行古诗词教学。

一、知作者、知背景

知作者

作者的字号、朝代、生卒年月、称谓、代表作、创作风格(流派)等应介绍给学生。这是考试的需要,应用的需要,开阔视野的需要。

知背景

要了解诗人是在哪一年什么情况下写的作品。古人写诗作词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或喜或悲,或扬或抑,往往是因景生情,有感而发。了解写作背景,对于理解诗词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不知道写作背景,就很难弄清诗词的主旨。

二、读注释、读文本

读注释

书下注释是理解诗词的桥梁。出处、生字、重点词、难句解析等一般在注释里都有交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会减轻查找资料的难度,对理解诗句大有帮助。

读文本

诗词教学重朗读。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语感,领会意境。读中悟,读中品。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律(抑扬顿挫),读出思想情感(喜怒哀乐)。教师可范读,也可放录音视频。形式可为齐读、单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读等。

三、解句意、赏诗情

解句意

让学生根据注释把原句变成现代汉语,把精练的诗句恰当地展开,这有利于全面把握诗的意境和内容。可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可小组讨论解决,也可老师点拨。

赏诗情

这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欣赏的角度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呼告等);艺术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婉约、豪放、借古讽今、象征、托物寓意);引用典故(自喻、暗示等);情感倾向(喜怒哀乐、思念留恋等)名句解读等。

四、明考点、能运用

明考点

读背古诗词,一是为了扩大知识面,积累名言名句,最终为语言表达奠基;一是为了应对考试,为升学服务。古诗词的考点一般有以下几方面:(1)解释重点词语。(2)指出修辞方法。(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4)说出诗词中炼字的艺术。(5)名句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境性默写)。(6)名句赏析。名句赏析的方法是:这两句诗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不甘沉沦、苦闷彷徨、爱国思家、热爱留恋、向往喜爱、气愤伤感、忧愁抑郁、怀才不遇、以死明志等等)的思想感情。

能运用

读背古诗词的终极目标,一是领悟古诗词名句的教育启迪功能,感悟其激励作用;一是会运用古诗词中的名句(也不限于名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或引用,或借用,或化用,从而使自己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有趣味,有张力,有厚度,有高度。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诗词名句在什么情境下使用,才正确有效。如果背诵了几十首古诗词,一句也不会运用,那是古诗词教学的失败。

当然,如果学生经过读、背、悟、赏,能够模仿写诗词,进而创作诗词那将是达到了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了。

古诗词教学的四个环节基本涵盖了诗词学习的必要内容。这样操作不会漏掉知识点、考点和应用点。

古诗词课堂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死板教条,墨守成规。其课堂设计、手段选择、师生互动、学习效果、趣味活力等与授课教师的阅历、知识广度深度、分析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等息息相关。只有我们用心探究,不断总结反思,才会不断地提高授课能力,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课堂的效度和力度。

(作者单位:濮阳市中原油田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名句考点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诗词篇】
《中庸》名句节选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中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