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内部审计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必要性

2013-03-27 18:47茅英
当代经济 2013年20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经济效益事业单位

○茅英

(杭州市闲林水库筹建处 浙江 杭州 310007)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主要由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构成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依法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及内控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并提出建议及意见,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口径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一是按审计目的不同可划分为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的全面执行。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主要是评价事业单位利用自筹资金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督促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发现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果。二是按被审资金的来源及用途不同划分为:预算拨款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营业收支审计和基建投资审计。通过预算拨款审计可以反映该单位的工作业绩和社会贡献。通过预算外资金审计,可防止个别单位截留预算外资金滥发奖金或物品。通过对营业收支进行审计,可以促进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改进经营措施。通过基建投资审计,可以对建造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控。三是按审计范围不同划分为:经济合同审计和法人离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主要是审查经济合同的主体合法性,双方义务权利的履行情况及违约的处理情况。法人离任审计主要包括调离前经营业绩怎样,任职期间有无违法违纪行为,是否给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留下重大经济隐患。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1、内部审计的执行有利于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检查与评价,不断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促进事业单位各项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对内控制度设计环节及执行环节两个方面的作用上。

(1)对内控制度设计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越严密、控制力越强,然而控制成本高于控制收益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不可取的。现代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审计,能够找出内部控制系统的漏洞及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不足和控制过度的现象,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合理确定控制强度,帮助事业单位设计符合单位自身内外部条件的控制体系,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2)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各种审计方法对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检查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各项经济法规和单位的制度规定,从内控制度的各项规定及措施的执行是否到位、执行效果如何、对单位效益的影响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从内部审计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内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堵塞制度漏洞,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完善单位内控制度。

2、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有利于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

内部审计并非局限于对单位财务真实性、合规性的事后审查及查错防弊,而是为单位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服务,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跟踪审计,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监督单位依法经营的同时,重点审计和评价单位经营的效益性,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为单位领导者经营决策提供帮助,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1)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内部审计在对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审查其各岗位在履行职责时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通过对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从而确认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是否合理,以及为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编制、执行和经济财务效果考核所提供的一切资料是否真实、可靠;通过内部审计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的效果评价与分析,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利用完整的效益审计科学体系,突出效益审计的应用性,通过将抽象的计算技术、查账技术、综合分析技术、判断处理技术、判定标准与具体的产值增长率、原材料消耗降低率、技术质量稳定率、产值利润率等经济财务指标的结合,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提高经营决策质量。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以监督经济决策权、评价决策效益性为主线,通过对单位内控制度、经营活动等涉及关键性决策的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过程进行专业审计,及时发现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借助其专业手段分析评价风险程度,作出可行性经济核算研究,促进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让事业单位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及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追踪决策执行效果,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或者使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地维护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3、内部审计的执行为纪检监督提供专业性支持

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能则是通过监督检查对违反党纪政纪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以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保证国家政策能够全面有效的实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能够政令畅通,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健康发展,它可以有效地清理腐败问题,其在专业技能、调查取证等环节需要依靠内部审计的专业优势。内部审计通过对同级财务和下属单位的各项审计,如财务收支审计、工程项目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普遍性重点问题进行审计监督,运用国家财经法规审计监督单位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为纪检检查提供专业性支持,提高审计监督的政策力量。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有效结合,可以健全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制约权利的失衡和滥用,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地推进。

三、进一步强化单位内部审计的措施

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有效促进内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及经营决策水平,配合纪检监督监察,必须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切实有效执行内部审计措施。

1、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决定》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本单位以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优化审计活动的外部环境,必须从组织形式上有效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和业务上实质性独立。”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实现其职能,就必须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职审计人员。内部组织机构在人员、工作、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干预。只有赋予内部审计真正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时不受任何干扰,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2、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推广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现代内部审计对审计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对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的风险审计理念及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审计手段。在审计理念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审计手段的转变有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化与完善,内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学会结合运用传统审计方法与新型审计手段,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3、改变内部审计观念,拓宽内审工作领域

传统的内部审计以查错防弊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应侧重于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服务,以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为最终服务对象,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并重,注重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发展。新型的内部审计主要体现在工作范围和审计工作方式两个方面上。首先从工作范围上看,不再局限于财务审计领域,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制定者和监督者。其次,从审计工作方式看,新型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积极制定年度、季度乃至月度审计工作计划,改变以往内部审计等候管理部门命令的工作方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新的服务型内部审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实现了传统内部审计的事后控制向事中、事前控制的转变。

[1]陈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2]何怀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J].当代经济,2009(6).

[3]李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8).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经济效益事业单位
企业财务收支若干问题的审计研究
企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解析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