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

2013-03-27 06:02刘继辉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经营

刘继辉

【摘 要】多年来,国有企业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不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大胆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规则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在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着重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

1.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1.1积极探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体制基本上形成了两条主线:一是以产权关系确定的管理体制。以工业系统为代表,政府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下属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由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党委管理,较好地做到了管人与管资产的结合;二是党工委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党工委,管理委属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一定程度上代行了出资者的管理职能,基本上做到了管人与管事的结合。

1.2逐步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监督和激励。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的决策程序和经营管理运行规则,资产所有者到位,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同时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保证了经营管理者在执行决策中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

1.3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培训。

在教育培训方面,这几年已基本形成一个覆盖现职经营者和后备经营人才的包括学历培训,短期轮训、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网络。还积极探索选送优秀人才赴国外培训的路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的培训,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已陆续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发挥着骨干作用。

2.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存在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在领导管理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等方面,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要求还相距较远,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2.1管理体制不顺,对传统模式没有根本性突破。

(1)没有建立新的企业人事分类管理体制,仍然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虽然已经有文件规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不再套用党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但目前还没有出台企业脱离行政级别后新的管理模式,只破不立,使文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没有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下放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权限。按《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对董事会负责,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经理;经理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副经理。但目前管理权限还没有真正下放,由董事会成员构成的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决策层和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班子基本上还是由同一任免机关同纸任命,这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

2.2用人机制不活,行政官员化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

(1)任用方式与市场竞争规则不相适应。董事会成员有委派但没有明确的责任,按《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有任期就应该有相应的任期目标和责任。现有的问题是委任董事会成员有的没有任期,或没有相应的目标责任。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班子成员还没有实行由委任制向聘任制的转变,大多数仍然是任命产生的,没有真正落实董事会对总经理、副总经理的聘任权,也没有落实总经理对副总经理聘任的提名权,经营班子没有聘期和相应的目标责任。与聘任制相联系的竞聘上岗也没有实行,用人缺乏动力和压力。

(2)没有建立以经营业绩为中心的综合考核体系。在考核内容和方法上,无论对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董事会成员和董事会对经营班子,都没有实行以经营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核,现有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基本上是考核党政干部的模式,没有明确的资产经营和企业效益的考核标准,管人与管资产相脱节。

(3)管理方式与职业化、市场化的要求还相距很远。现代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已经程度不同的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但作为现代管理的直接体现者——企业经营管理者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调配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没有进入市场流动,而是被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得不到优化配置。

3.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建议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与管理工作,按照政企分开和干部分类管理的要求,以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组织管理、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为重点,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

3.1改革管理方式,健全分类分层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1)理顺管理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实行政企分开,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新的企业类别等级管理制度。

(2)理顺管理权限,实行分层管理。根据“管少、管精、管活”的原则,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管理体制。

3.2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1)更新分配观念,强化分配激励机制。要改革分配观念,经营者的收入要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效益挂钩,让优秀经营者能够光明正大、公平合理地先富起来。进一步推行年薪制,根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成果来考核评价奖惩企业经营者,使他们真正取得与资产经营规模、资产保值增值和职工收入增长相适应的经济收入。

(2)健全企业领导人员保障机制。对有特殊贡献的企业经营者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各类津贴奖励,如住房津贴、购车津贴、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技能津贴等。还可建立特殊失业保险制度,国资部门从各企业提取资金建立经营者特殊失业保险基金,当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由于企业资产重组等原因失业时,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资金解决经营者的生活待遇。

3.3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要逐级明确责任,健全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着重监督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员在重大决策、人事安排、财务支出、个人收入等方面的问题。

3.4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素质

(1)完善培训制度。制定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逐步建立企业领导人员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实行先培训,后上岗。

(2)改进培训方法和充实培训内容。重视运用现代化电子通讯手段,通过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开辟电视教育课程、网上学院,与国内外有关院校或研究机构合办网上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干部院校、高等院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网络体系。

4.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建立,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因此,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领导人员的良性管理,根据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特征以及需求制定科学的领导人员的管理战略,以提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编著,《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红旗出版社.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年12月26日.

[3]《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2004年5月.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经营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雷人画语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工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