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为平台构建高中政治“生命化”教学模式

2013-03-27 06:02翁志达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标准

翁志达

【摘 要】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的教学困境,面对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如何传递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培育高效课堂、人文课堂、情感课堂,是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以网络为平台,教学中着力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不断追求知识的交流、情感的共鸣,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能力的拓展,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生命价值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标准;网络;生命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教师总是在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而费尽苦心,却不免陷入说教的尴尬境地,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学生着眼于提高考试成绩,而日夜苦读却不免昏昏欲睡缺乏动力,未见得有所创见。无论是“教”还是“学”,均是收效甚微,两个方面总是很难有效协同,令师生苦恼不已。究其原因,其实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均没有意识到,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已非知识的灌输,而是一个关注师生个体生命发展、挖掘师生潜能、激发师生情感的过程。尤其在现代互联网已深入师生日常生活的背景下,以网络为平台,构建高中政治教学的“生命化”模式,不失为响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为教学、为师生服务、回归生活和个体等理念的有效方法。

生命化教学模式,是以师生的主体存在为依据,关注师生的存在状态,以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目标,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1]因此,采取生命化的教学模式,是改变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情感匮乏尴尬现状的有效途径,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师生日常生活的渗入,则为生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一、信息共享:知识的生成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的灌输,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主体的思想潜能很难得到有效激发,创造性也很难得以彰显。换句话说,知识的输送,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输送过程,教师的“输”很难,学生的“入”也很难,因为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需求来表达自己的既有的知识体系的看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体系就很难内化为学生生命存在的一部分,教师也很难以在知识世界中与学生达成互动和共鸣。

可见,生命化教学理念下的知识,不是一个输送过程,而是一个生成过程。也就是说,知识的传播或者求得,源自于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享、互动和共同提升。这一过程,是师生对自我和彼此的认同,是对知识由浅入深的逐步探索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往往对学生沉迷网络非常头疼,以网络干扰了学生的学习为由,反对学生利用网络。事实上,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知识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和知识的生成过程结合起来。因特网为师生提供的共享知识和信息平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的静态模式,将预设的、固定的知识目标,引入到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个体生命价值也就能够在知识的层面上得到张扬,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追求。因此,生成性的教学过程,更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2]。

师生以网络知识和信息为共享平台,追求关注个体生命的教学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课堂教学过程的横向面来看,以互联网信息为手段,构建动态化的教学进程。换句话说,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中,寻找知识的具体表现,并进行思考。如讲解我国的政治体制问题,便可以首先布置学生,搜集人大会议、政协会议、党的十八大等相关网络资源,以及西方议会制度的相关信息,并进而提出问题,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何在?为什么有这种差异?教师的讲解角色被淡化,而成为一个引导者,学生也在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分析问题,对知识的把握也就和对自我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自我认同中完整地结合了起来。另一方面,从知识生成的时间过程来看,以学生自主获取的网络知识为途径,实现对学生对知识追求的自我完善。学生的知识生成,既是课堂这个“点”上面的,也是不断积累,体现在“线”上面的,因此,教师还应注重教学的时间跨度,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如对上述知识点的教学,还应将其置“史”的维度,引导学生掌握其来龙去脉,并可以让学生预测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样,学生在今后对网络信息的关注中,也就会不自觉地和自己的所学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生命化教学真正得以实现。

二、网络互动:情感的共鸣

知识目标的生成,需要以师生情感的互动为保障。生命化的教学,是关注个体的成长方式,也是对主题情感的尊重。所以,“课堂教学并不只是‘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和情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因此,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为桥梁,开辟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强化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以情感共鸣作为知识目标生成的手段,达到认知与情感的共进。

一方面,从个体情感需求的角度来说,可以以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等,关注个体情感的表达。因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上的差异,个体生命情感的表达也会有很大差异,这直接会影响到对学生社会政治事件、对知识体系的领会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在课余,以网络通讯工作为途径,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其内心的真正需求、看法及价值判断。如在给学生讲解哲学的价值观这个知识内容,教师往往会举例以伟人、模范、文化精英为典型,有些学生会觉得这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会认为所谓的价值观念,是玄之又玄,或者说不关普通人事情的。对于一部分难以理解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某个或某些善举开始,从身边的帮扶活动开始,或者说从学生本身所参与的爱心活动、或学生自己曾经所得到的帮助和鼓励开始,让其感同身受,在心灵和情感的共鸣中,体会人生价值的实现。

另一方面,从集体情感的角度来看,可以利用网络公共平台,寻求集体的情感诉求。理性的知识本身很难激发师生的情感,但是借助网络平台,如开设班级政治课博客、微博等,合理的运用知识,却能激发师生或者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如讨论国家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和反腐败机制的建立,教师可以在适当的事情,将腐败的案列发布在博客或者微博之中,让学生通过网络来参与讨论。这样,学生必定对腐败的滋生痛恨不已,从而行政一种集体的情感趋向和价值认同。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学生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死记硬背就能轻易地掌握知识了。

所以,反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难发现,情感的匮乏,是造成课堂沉闷,“教”“学”均感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网络的互动,为师生情感的共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是真正将知识渗入师生主体的生命发展当中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自是大有裨益。

三、网络延伸:能力的拓展

对师生个体生命的关注,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是知识与情感并举的一个过程,最终的指向,是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主体能力的拓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分强调自身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追求知识在学生记忆中的深化,而忽视了与学生理性认知能力发展、社会判断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在生命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引导学生对网络运用的拓展,完全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知识在运用中得以与学生个体发展结合到一起。

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学生能力的拓展,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梳理与书本和课堂知识内容相关、与师生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布置预习,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面对、分析社会事件,运用政治学科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首创性和反思性。然后,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的教学环节之中,学生通过比对自己的认知,知识得到科学理解,自身的运用能力也得以确认。其次,在课后的环节,通过布置作业,鼓励学生以个人博客、QQ空间等网络平台进行作答,教师和其他同学均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讨问题,通过具体的运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共同发展。如为学生讲解债券、股票等相关知识,便可以要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利用网络查阅相关信息,拓展阅读,同时,通过向家长求教,深入银行、股票交易所进行考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各种投资方式的差异、优缺点及其风险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要学生撰写考察报告在网络平台中分享,也可以要学生撰写投资方案,使理论回归生活,回归到应用之中。使知识转化为个体生活、生命存在的一部分。如此,“教”和“学”也就真正完成了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

综上所述,丰富的网络信息为课堂知识的延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师生主体情感的沟通,则是实现学生知识发展和能力拓展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只要真正关注师生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关注主体能力的发展,将教学活动由知识分析拓展到理论运用,将教师角色由知识输送角色变为情感的使者,通过多元、互动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将思考的眼观由理论投入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课堂教学也就真正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沟通,从而实现了学生个体生命价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维新. 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 高等教育研究,2007(4):58.

[2]李袆,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J], 教育研究,2007(1):41.

[3]程功.论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6(3):63.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