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化水利建设破坏生态

2013-03-29 23:54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田水体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渠道化水利建设破坏生态

“混凝土衬砌的沟壁降低了对农田流失的磷、氮等物质的吸附能力,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这对整个农村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刊记者严碧华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 农村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地方按照“沟渠衬砌化、田间园艺化”的要求,进行了渠道化农田水利建设,兴建大批高标准农田水利示范区,作为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但其结果却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大湖水殖股份董事长罗祖亮对此非常关注,通过调研发现,渠道化农田水利建设割裂了农村生态环境,加大了农村面源污染。

“渠道化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平面布置上的渠道形态直线化,即将婉蜒曲折的自然渠道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渠道;渠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即把自然渠道的复杂形状变成梯形、矩形及弧形等规则几何断面;渠底和边坡材料的硬质化,即渠道的边坡及底部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渠道化农田水利建设把连续的农村生态环境割裂开来,造成生态环境的碎片化和单一化,农村整体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他解释道。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施工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主管部门对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没有进行有效性控制,造成损坏土地、植被及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 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了较大破坏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在逐年增长,产生的废水和污水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流入农田,便捷的渠道化灌溉方式,使得糙率减小,流速加大,减少了污染物质在沟道中的降解时间,混凝土衬砌的沟壁降低了对农田流失的磷、氮等物质的吸附能力,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这对整个农村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基于此,他建议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预先调查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推广符合生态农业的人工渠道化工程和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在他看来,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生态机理学的基本原理,按照工程兴建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预测其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

同时,要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必须改变目前的灌溉、排水系统主要考虑输水效率、岸坡的稳定性、利于维护、施工迅速的混凝土渠道和使农田标准化、整齐化的落后观念和现状,大力提倡建设符合生态农业的人工渠道化工程,及时指导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建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编辑 陈萌□ 美编 徐政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田水体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欧盟将禁止八种水体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