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2013-03-29 23:54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龙飞江华林农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话题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本刊记者严碧华

龙飞凤

一身靓丽的民族服装引起镜头无数,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县长龙飞凤。龙飞凤此前是十六大、十七大党代表,今年第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龙飞凤所在的江华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并提出要全力打造“神州瑶都、生态山水名县、旅游度假休闲胜地、新兴工业县、绿色农业基地”,把江华建成一块不受污染的净土。

据媒体报道,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江华开始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推进‘三边’绿化工程,形成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三边’林荫化、院落花园化的生态格局……”

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她更多地呼吁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为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2001年国家实施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制度,2004年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并在全国实施。多年来,生态公益林对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生态公益林禁限伐的实施,不能给林农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国家没有建立保障林农基本生活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只有10元/亩的管护补助。林农失去了林地的生产经营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导致林农生产生活十分艰难,返贫现象十分突出。

“以我们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我县是边远山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其中林地面积380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38.38万亩(国家级124.11万亩,省级14.27万亩),占山林总面积的36%。实行生态公益林管护前,商品林以26年为一个轮伐期,按每亩产材12立方米、每立方米1100元计算,其收益可达13200元,平均每年每亩收益508元,是生态公益林补助收益的50倍。”龙飞凤表示,与种粮农民相比,按平均每亩年产900公斤、每50公斤130元计算,其收益可达2340元,加上国家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助每年每亩180元,平均每年每亩收益2520元,是生态公益林补助收益的250倍。

“江华18万林农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深山老林中,人均耕地只有0.3亩,其中水田还不到0.2亩,自产粮仅能维持4个多月口粮,还有7个多月口粮需要从市场上购买。近年来,粮食价格逐年上涨,林农买粮支出也相应增加。林农又无其他收入来源,吃饭都成为一大难题。”龙飞凤表示,广大林农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积极的,关键是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不要让林农守着青山没饭吃。同时,现行10元/亩的管护补助,难以满足管护开支,挫伤了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只有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才能使林农没有树砍也有基本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生存问题。

“为此我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并提高管护补助标准。” 龙飞凤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邓辉:

猜你喜欢
龙飞江华林农
Role of excited states in helium-like ions on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奇妙的大自然
Orthonormality of Volkov Solutions and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鸟”与“乌”
陈江华 藏石欣赏
翼龙飞飞飞
张强、肖龙飞招贴作品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