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职校成为孩子的骄傲

2013-03-29 23:54郑旭
民生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技术学校四川省体系

□ 本刊记者 郑旭

两会特别报道商界视点

让上职校成为孩子的骄傲

“当前社会上技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社会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认可。这需要国家加大对人才政策结构的调整并加强舆论引导,让百姓认识到孩子上职业院校是很光荣的。”

□本刊记者郑旭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大型专业化教育集团,拥有中国地质大学德阳校区、四川省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四川现代科技职业学校、四川省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黔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德阳外国语学校、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成都市创业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成都市创新就业培训中心等多个教育机构。在校学生7万余人,教职工3000多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在3月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小组会上呼吁:国家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细化该体系建设标准。会后,苏华委员在驻地接受了《民生周刊》记者的专访。

苏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被提及多年,但具体按照什么标准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目前还没有明确。我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标准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来衡量。

从纵向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形成终身制。现代教育不仅能培养出专科层次的人才,也能培养本科、研究生、博士。从横向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做好五个对接。即坚持与产业布局对接,合理调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坚持与企业需求对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与技术进步对接,加强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与岗位需求对接,改进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最后还要坚持与行业标准对接,企业参与评价机制。

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结构与需求结构还不够协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长期处于薄弱状态。应该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苏华:感谢《民生周刊》记者对西部教育问题的关注。我建议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职教扶贫。首先要把“支教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综合素质、就业技能等方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其次应大力加强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尽快解决校舍、设施设备以及实训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快培养一大批有志于职教扶贫事业的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第三就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学机制。建议将贫困地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每生每年的免费标准提高至3000元。同时还要积极扶持重点学校和专业建设。

苏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看,一是职业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学为所用,学能所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结构与需求结构还不够协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长期处于薄弱状态。应该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苏华:我认为国家应该加大人才政策结构的调整,在选拔和干部的任命上适当向这方面人才倾斜。其次,希望媒体也多宣传,转变百姓观念,用事实告诉大家从事技工职业一样能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

苏华: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将在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引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深入推进“职教攻坚”的重大历史机遇,践行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教育思想,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努力建成管理科学、运转高效、质量一流、品牌卓越、效益显著的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和示范性教育集团。争取到2015年,集团规模发展到在校在籍学生达10万人,教职工达5000人,教育资产超过30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宗集团董事长宗成乐:

猜你喜欢
技术学校四川省体系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CLASS STRUGGLES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