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两极化对策初探

2013-04-02 02:42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两极化学困生现象

徐 铿

(池州一中 ,安徽 池州 247000)

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化现象普遍存在。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这种不良现象极有可能会日益扩大,从而进一步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了使高中英语教师正视这一现实,最大限度地防止两极化的进一步发展,更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

1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之对策

1.1 从预防入手,切实抓好高中入学阶段的英语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找到既考虑到个别差异,同时又能促进个体最充分发展的策略。”他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偏差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主要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家庭和学校)造成的。由于各校高中生生源不一,个体差异显著。每年所招收的高一新生中,除了部分计划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计划外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就相当薄弱,进入高中阶段后根本就无法和其他同学同步;即使在计划生中,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城乡初中,个体差异仍然存在,其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些现象,首先,教师要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坚持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力。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心身健康和学习生活,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扶性教育,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中包括坚强的毅力、良好的习惯、乐观的态度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断策划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其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比如要随时随地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动向,要求他们重视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词汇、句型到语篇),及时记录自己产生疑惑的问题,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讲,课后认真思考总结,有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随时保持所学知识“消化良好”。

1.2 进行分层次教学,特别关注学困生

一般来说,计划外学生和来自乡镇初中的学生相对基础差,底子薄。如果教师在教学上进行“一刀切”,就只能适应部分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需要,从而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造成 “学困生吃不了、走不动”的现象。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必要时按学生的水平将其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给出不同难度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水平的任务中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进而拥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以此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尤其对于学困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抓住分化的苗头,满腔热情地去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他们多关注,勤提问、多表扬、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课余可以采取适当的个别辅导,当面批改作业等;在理解和呵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逐步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尽快赶上。

2 针对高中新教材之对策

2.1 扎实进行双基训练,做好初、高中阶段的知识衔接

“双基”顾名思义,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实质是强调打好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忽视‘双基’是导致两极化的重要原因。它与两极化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一上学期,教师要系统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在面对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困生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对他们所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更不能让他们坐冷板凳,不管不问;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指导新的学法,最终找出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给高一新生涉及到高中部分语法 “过去完成时”这一新的语法知识前,必需先带领学生复习和巩固在初中阶段学过的“现在完成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基础薄弱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现在完成时”这一语法点可能是个盲点,这就需要教师放慢教学节奏,把复习和对新知识的学习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断片”现象。知识只有融会贯通,学生学起来才会“如鱼得水”。又如高一新生在处理阅读理解有关主观题时,常常会觉得难度很大、不适应,教师就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学法指导,培养高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告诉学生:在处理高中阶段的阅读理解时,仅仅会找客观的信息点是永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分析信息并从中推理、判断,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方法对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调整教学节奏,避免盲目赶进度

与初中相比,高中教材内容多而难度大。为了给高三多留一些复习时间,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带着部分学生往前赶,从而忽略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造成大面积“夹生”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教师应该从高一开始就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有必要灵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删减、替代、补充和改编,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针对学优生,在要求他们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同时,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额外的课余学习任务 (如要求有目的地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写一些相关的读书心得和调查报告等),以满足其更高的学习需求;而对于学困生,必要时可以降低甚至免除一些过高的要求,精心设置一些相对基础的练习,要求他们反复操练,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就中得到自我肯定,找回学习的自信心,以此激发更强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同学。

3 针对教师因素之对策

3.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困生转化

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身心发展都还处在不稳定阶段,性格容易受到情感、意志、认识等因素的制约,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善,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弱。这要求教师应该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用真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学困生,一定要把关爱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千万不要动辄批评训斥,而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哪怕看到一丁点进步,都要多加表扬,大加赞赏。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凡是师生间关系良好的班级,往往教师都教得愉快而尽力,学生学得轻松而起劲。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在学法上指导学生,更要从精神上鼓励学生。尤其要帮助学困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教师热情帮助和关爱是学困生的转化最强有力的催化剂,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防止和缩小两极化现象。

3.2 强化教师队伍,提高职业涵养和业务素质

目前,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采用全新的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这对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一定的学习潜能,承认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要想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要准备一桶水。”这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补充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刻领会并实践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多开展骨干教师的观摩课,提高教师反思教学的能力,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全面照顾并满足不同层面的教学需求,最大程度地改善两极化现象。

4 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同的教学体受到影响的因素也不尽相同。防止和缩小两极化现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用心去研究并实践,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只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强化自身队伍,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始终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就一定能走出两极化的教学困境,培养和造就每一个可造之才,真正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1]布卢姆.评价促进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英]德里克.朗特里.学会如何学习[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两极化学困生现象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网络作家正在“两极化”
如何处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2015年1~11月,随车起重运输车两极化发展日趋明显
利益缔结与统分结合: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统分两极化向统分结合的理性与回归性演变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