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时代的养老机构发展问题——以芜湖市为例

2013-04-02 11:24赵国庆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养老战略机构

梅 琼,赵国庆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所谓战略管理时代,就企业管理而言,是指不能简单地研究企业今天、明天的产品制造抑或市场营销怎么办?而是要思考长远的未来发展,即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制定具有长远性、纲领性、战略性的总体规划。考察我国养老企业及其整体产业的发展,进入战略管理时代毋容置疑。而研究它们有关管理运作的具体情形,我们更应该正视其问题及提出创新战略管理的对策建议。

1 养老机构进入战略管理时代的历史背景

1.1 养老产业完全形成

在国外,以美国为例,美国有注册养老院1.6万家,并根据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技术护理照顾型、中级护理照顾型和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产业概念十分清晰。我国各地逐步把发展养老产业作为一件民生大事来抓,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例如,天津鹤童老人院涉足院舍养老、医疗卫生、居家照料、老年餐饮、清洁管家、护理教育、老年用品等七大领域,包括有5座分布于京、津两地的长期照护老人院,1座老年病医院,2座老人护理职业培训学校,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以及免陪护派遣中心、餐饮配送中心和老年用品研究所,年收入已突破1300万元,成为国内较有规模的养老社会服务的产业集团联合体。又如,兰州市城关区还创立了全省首家虚拟养老院——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而浙江金华、杭州、宁波,山东青岛等地民政局则在把养老社会化作为主要立足点的同时,注重加快社区民间养老组织培育,专门制定了《关于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再以本文研究对象芜湖市为例,截至2010年底,该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23家,总床位数12329张,其中公办养老福利机构104家,床位10911张,民办养老机构19家,床位1418张,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为20.2张,入住老人9308人,入住率75.5%[1]。此外,该市养老产业发展还展示了前瞻性态势,2012年初,位于镜湖区镜湖新城的由综合服务大厅、家政服务中心、保健理疗中心、“幸福一点通”呼叫中心、养老助餐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区域组成的芜湖首家“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成立,该市还建立了安徽省内第一家完全针对老人这个特殊服务群体的大到政策咨询,小到维修家电,远到旅游资讯,近到停电信息的全方位贴心服务的呼叫中心“96365”生活服务平台。

我国养老产业正式形成毫无悬念,相关机构发展之战略性思考理所当然。

1.2 “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6.7%,将达到2.16亿,且年均净增逾800万并将超过新增人口数量;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将增至2400万,年均净增逾100万,且增速超过人口老龄化速度;而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达到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近25%[2]。进一步预测表明,按照现有统计口径不变,到202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为2.82亿,老龄化水平为20.2%;到2050年时,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3.9%,也即平均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则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1.8%),更远远高于发展中地区(20.2%)和亚洲平均水平(24.4%)。

我们更关心的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老年消费数据及其养老产业经济增长。有关预测表明了这其间的巨大潜力,我国老年人到2015年的购买力将扩展至人均4112美元,则“银发经济”呈现井喷蓄发态势并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超速驶入快车道,迈向万亿元规模。芜湖资料也表明,有关养老产业及其产品的需求也呈扩大态势,及至2011年8月安徽省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后,芜湖市总人口达到384.21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60.96万,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6.89万,占全市总人口1.8%,占老年人口11.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并以每年3.2%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无疑,该市拥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养老产业市场。

人口老龄化势不可挡,“银发经济”相伴而生,养老产业暨养老机构当然需要设计养老养生产品及服务内容,也需要借助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理念及手段开发市场与占领市场,更应该进行战略性设计与规划,推进管理迈向高层次、科学化与现代化,以实现战略管理。

2 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战略管理创新

2.1 正视意识问题,引入战略管理概念,实现理念创新

意识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调查表明,有关养老产业及其机构的发展,社会各界认知尚有误区,人们往往把养老产业与政府养老服务事业看作是一回事,更很难从战略的高度提高观念水平与层次。客观上,因为养老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以及极度缺乏利益驱动力等,不仅一般性导致有关组织尤其是养老机构对发展养老产业的信心不足、投入不足,也关联性地遏制了金融单位等对贷款用于老年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以及还延伸性致使政府在有关土地和经费等政策方面出现空白或“瓶颈”。具体看老年人的公共服务产品与服务,品种单一,内容简单,已经见怪不怪。例如,在芜湖市,除了给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车,部分县区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以及为老年人免费开放公园等,其他公共娱乐、保健设施就非常缺乏。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从主体养老机构到政府及关联性机构,对养老产业发展仍然缺乏战略性、前瞻性概念。

强调养老产业进入战略管理时代,即指相关机构必须立刻着手进行战略规划与设计,以科学决策如何实现自身的长期科学有效发展,包括决策与推进它们有关战略目标及其整体发展的制定、实施、评估和控制。有必要指出,这一概念意在强调,有关战略管理,核心词是动态管理,本质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及其管理行为,内容则涉及到机构管理的全过程和现代管理的各职能。特别地,要创新战略管理以体现以下几个核心思想:一是讲求长远利益。即强调养老产业、行业及其机构(企业)投资的长远效益,特别是其中的开发性、潜在性、双赢性。二是提倡发展概念。即应该认知养老机构及其行为的多种属性,特别是其中的长期性、未来性、前瞻性,改变现有管理的狭隘性及单纯的营利性思想。三是规划系统管理。包括强调整体规划与重视政府、专业组织与相关机构的科学协调,以及特别关注养老机构自身战略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竞争性。

2.2 正视体制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经验证明,制度因素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前提概念与核心问题,换言之,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则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可能的。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优秀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下一轮复苏的“领跑者”,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强调体制规范、产权清晰,建设有现代企业制度。有必要说明,该理论通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各类企业及其组织,显然,养老机构(企业)不能例外。

调查表明,现有养老机构的制度建设进展迟缓。以芜湖市为例,多数的养老机构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相当多的注册为有限公司的民办养老机构(企业),实际性质是“夫妻店”、家族公司、兄弟结帮或朋友团伙。此种情形,其根本弊端是可以“同患难”,不容易“共甘甜”,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夫妻与兄弟,也难免如上“厄运”,并无可奈何地走向“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结局。并非说分分合合就肯定不对,而是讲具有以上性质的“公司”组织本质上是狭隘的私营合伙单位,内部存在着长不大的体制。严重的问题是,这种有问题或不成熟的体制,既可能使它们难以搞定战略性决策,也可能使它们穷于应付战术性事务;既可能使它们的产品与服务筹划成为无效劳动,也可能使它们的常规性管理疲于奔命。简言之,战略管理时代之养老机构发展,下决心解决体制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行为。

2.3 正视管理问题,强调现代科学管理,实现管理创新

我们前面已经肯定,现有养老机构还是取得了很多成绩的,这既得益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得益于迈向公共管理新时期的政府管理的诸多优惠政策及其效应,更得益于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养老初级市场的较大空档及较多机遇,还因之于养老产业、行业及其机构(企业)投资人及核心成员自身的精明、刻苦与努力。在芜湖,“三山长寿中心”就是创业典型。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在运作机构(企业)时所能体现的科学管理成份却不太多。

综合调研情况总结有如下几点:一是发展缺乏战略。从现象上看,它们也做市场调查,也有所谓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不幸的是,它们连最简单的战略管理理论还未“扫盲”,这“发展战略”的内涵当然可想而知。其实,多数时候它们还是由投资人拍脑袋做决策,并且对整体发展缺乏深刻的战略认识及其筹划,与调研对象之芜湖涉及养老产业的机构负责人的相关谈话即明确反映这一点。二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客观说,养老机构(企业)发展之初也不易考虑到此,但莅临“老龄化社会”与“银发经济”高速发展新时期,如果仍然未能着手建设以价值观为核心的 “企业文化”,想科学发展与大发展就必然困难。三是管理内容单薄,存在着许多系统问题:例如与上述体制极其相关的领导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家族化,高层领导及重要岗位均由夫妻、儿女、兄弟姐妹或亲朋好友担任;又如管理制度的形式化、管理方法的简单化、管理手段的初级化等,即以投资人说话为章程,以金钱物质利益为主要或全部的激励手段;以及还有粗放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薄弱的信息管理、相对落后的技术管理与比较乏味的文化管理等。发展形势等不得,经营机会稍纵即逝,政策效应也会不断失去,市场机遇更不容易扑捉。换言之,适应战略管理时代,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系统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

2.4 正视员工问题,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素质创新

养老产业、行业及其机构(企业)的员工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它们自身内含的严重问题,又是造成上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它们最应该高度关注及其需要下大气力破解之题。问题与原因集中于人力资源一个要素,看似矛盾,其实绝非偶然。将我们研究的对象范围扩展一点,也即如果从全国看,不仅养老机构,甚或是其他各级各类组织都难逃此劫。这是我国组织管理的一个比较错综复杂的特征,养老机构自然难能例外。

调查显示,员工素质问题集中于三个层面:一是领导者素质低。多数养老机构的高层领导人员或是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或是小商贩出身,不仅学历层次低,而且有关养老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不高,也很少经过系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培训。不否认他们聪明能干,能吃苦耐劳,以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相当的经商技巧,但这很难适应战略管理时代之养老产业的发展局势,且那些经验还带有比较狭隘的成份。更何况,当今世界管理,新概念层出不穷,新理论富荣茂盛,新方法不断产生,新技术眼花缭乱。二是管理队伍素质低。据调查,样本对象芜湖市养老机构(企业)的管理干部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大专学历的年轻人,但多为专科层次的 “学院派”,其他则大都来自于亏损的国有企业,调查中的某养老机构,90%以上的中层管理人员 (含职能科室人员)即如此。三是一般员工素质低。多数养老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绝大多数的普通从业人员层次低,总体年龄也偏大,还多为“40、50”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低学历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又以从事简单清扫、保洁的家政人员为主;反之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保健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与专业看护人才却供不应求[3]。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下岗职工及年青的员工素质较高,也有学历,还受过一定训练,但这些人抱有临时打工思想,则队伍极不稳定。人力资源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及其高水平、高技术,是战略管理时代之养老机构发展的重中之重。

[1]芜湖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D/OL].[2012-07-26].http://mzj.wh.cn/CMS/Html/Scrapdetail/list-4952_.shtml.

[2]常红.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16亿[J].共产党员,2011(16):27-28.

[3]高秀艳,王娜.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 “钻石模型”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7(6):106-109.

猜你喜欢
养老战略机构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养生不是养老
战略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