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2013-04-06 23:08韩生先程华东杜玉军路银杏
食管疾病 2013年3期
关键词:消痔排粪点状

韩生先,程华东,王 健,杜玉军,路银杏

出口梗阻型便秘又称盆底肌功能不良,属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导致顽固性便秘的常见病,其中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和耻骨直肠肌痉挛较为常见。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6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女性患者,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治疗无效情况下,分别依据病情选择直肠前突黏膜结扎术,直肠黏膜脱垂消痔灵注射术、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挂线术或以上术式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试验对象62例,均为女性,年龄27~63岁;病程5~30 a。单纯直肠前突9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21例,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耻骨直肠肌痉挛3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会阴部坠胀等。直肠指诊:直肠前壁薄弱,呈袋状凸向阴道方向,多伴有肛门括约肌紧张。肛门镜检查:直肠黏膜松弛堆积,肠腔显示不清。全部病例符合罗马Ⅲ标准[1],术前经排粪造影证实(直肠前壁膨出直径>3.0 cm;有钡剂储留,不能或只能部分排空),除外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或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

1.2治疗方法椎管内麻醉生效后,取截石位,肛管消毒,指法扩肛。①直肠前突区黏膜点状缝扎术:首先助手将食指伸入阴道内,把阴道后壁向直肠方向顶起;术者在齿线上先内后外,先中线后两侧进行结扎,结扎点间距约1.0 cm,要纵向排列。先用组织钳将相应的黏膜夹起,缓慢迁至肛门口,再用弯钳钳夹黏膜基底部,7号丝线于弯钳下方“8”字形缝扎,抽调弯钳,放开组织钳,同法处理其他各点,使缝扎点呈三排点状链条状分布。②直肠黏膜消痔灵注射术:注射点以前壁为主,视情况兼顾后壁。首先用肛门镜充分暴露直肠黏膜内脱垂部分,取1∶1消痔灵注射液10 mL左右,用长5号针头由前壁自上而下适量逐点注射,以黏膜隆起变粉白为度。③肛门括约肌部分切开挂线术:在6点位肛缘处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内括约肌及部分耻骨直肠肌,用弯钳挑起部分耻骨直肠肌下部,橡皮筋结扎,修剪创缘平整使切口引流通畅,上凡士林纱条,外敷纱布包扎,丁字带固定。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7 d,术后第1天半流食,口服润肠通便药物(如槐角丸等)1周;每日以牛黄痔清栓及太宁栓各1粒纳肛治疗,创面常规换药至愈合。

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恢复正常排便3个月以上,排粪造影提示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及耻骨直肠肌痉挛消失。好转:症状明显改善,1~2 d排便1次,近3个月内时有排便不尽感,但不需要辅助排便,术前及术后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对比有明显改善。无效:平时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需辅助排便,或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7 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者。总有效率为痊愈与好转之和。

2 结果

2.1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直肠前壁无凹陷;直肠黏膜无松弛、堆积;指诊能进3指。平均住院时间14 d。术后未发生直肠阴道瘘、感染、出血及黏膜坏死等。

2.2疗效本组6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治愈39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治愈率62.9%,有效率91.93%。

3 讨论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肛管及直肠远端出现功能及解剖异常(如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或耻骨直肠肌痉挛等),进而造成排便过程的不顺利,其发病的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2]。此病多见于女性,因为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其直肠阴道隔薄弱,力排时直肠前壁呈囊袋状凸入阴道内,引起排便不畅。

以直肠前突为主要原因的便秘患者,经指诊及排粪造影可确诊。经保守对症治疗3个月无效后,可选择该方法治疗。采用直肠黏膜点状缝扎可提高直肠壁黏膜张力,点状黏膜脱落后,局部形成多个小瘢痕,瘢痕挛缩使直肠前壁弹力减小,收缩力加大,间接消除了前壁囊袋。对于伴有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患者,可在直肠黏膜与肌层和周围组织间注射硬化剂消痔灵,使其间产生胶原纤维化,彼此黏连固定。对于伴有肛管狭窄、耻骨直肠肌痉挛的患者,可采用肛周括约肌切开挂线术,即起到肛门松解的作用,又可以避免手术切口过深造成的肛门功能失常。有报道称经直肠黏膜环切切合术(PPH)治疗后的患者,症状缓解较明显,但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且术后有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价格也较昂贵,不宜在基层推广。

本文研究表明,经此术式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缓解率高、损伤小、术后疼痛轻,且相对疗程较短、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复发率小、价格低廉,很易于在基层推广使用,同时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Drossman DA.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J]. Gastroenterol,2006,130(5):1377-1390.

[2]赵艇,高春芳,张剑锋,等. PPH和经阴道修补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比较[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1):11-13.

猜你喜欢
消痔排粪点状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磁共振与X线排粪造影诊断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对比
排粪造影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消痔灵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20例便秘患者动态排粪造影的分析
产妇重度混合痔用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