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空中畜牧业让小康生活更甜蜜

2013-04-07 18:55李采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5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产品养蜂

李采明

(四川省达州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达州 635000)

被誉为空中畜牧业的养蜂业是一项“甜蜜事业”,是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绿色畜牧业。如何将小蜜蜂变成大产业,提高综合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笔者认为重在认识,核心是抓规划、发展和管理。

1 养蜂业是一举多得的幸福产业

1.1 养蜂业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传媒 据实验,通过蜜蜂授粉可使荔枝增产313%~417%,温室桃增产41.5%~64.6%,西瓜增产29.3%~32.8%,油菜增产19%~31%,向日葵增产20%~64%,棉花增产18%~41%,大豆增产14%~15%,每年我国通过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产值超过500亿元以上。蜜蜂为水果、蔬菜授粉可提高经济效益160亿元以上。蜜蜂也是提高各类果实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的得力助手,还能增加作物抗病虫能力,是促进自然界各类植物杂交进化、进行繁衍的“育种专家”。植物的繁衍也促进了蜂业的大发展,据统计,由于绿色生态的改善,使养蜂业自身产值增加了143倍。植物和蜜蜂相生相依、互动发展,才会营造一个美好的人类生存空间。

1.2 蜂产品是人类极好的生态保健品 蜜蜂全身是宝。蜜蜂产品是营养丰富、保健性能强的纯天然产品。蜂产品用途广泛,可用来制作化妆品、食品、医疗用品等。蜂王浆是天然高级的强身、抗衰老的滋补剂;蜂花粉有“浓缩的营养库”的美称;蜂胶有“紫色黄金”之称,被誉为“最完美的天然广谱抗菌素”、“天然免疫增强剂”、“血管的清道夫”、“健康的保护神”等;蜂花粉有“全价营养源”、“高浓缩微型营养库”的称号;蜂毒可治疗很多种疾病,蜂蜜则人人皆宜。

1.3 养蜂业是净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帮手 爱因斯坦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蜜蜂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参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食物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蜜蜂授粉对于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已知有16万种由昆虫授粉的显花植物,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蜜蜂授粉能够帮助植物顺利繁育,增加种籽数量和活力,从而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受工业污染和城镇化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加上大量化学药品的使用,自然界中野生授粉昆虫数量大大减少,因而人工发展养蜂对植物的传媒授粉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2 养蜂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部门的职责是保证“肉、蛋、奶、蜂”的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蜂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畜牧业的一大亮点,决不可被轻视。

2.1 发展养蜂业是法律赋予畜牧部门的重要职责 《畜牧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业,维护养蜂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2010年以来,农业部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蜜蜂检疫规程》、《养蜂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政府于2012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养蜂业,为四川省现代蜂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2.2 养蜂业有助于农民增收养蜂业是空中畜牧业和速效农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养蜂业的生产成本较低,特别适合贫困山区的农民。发展养蜂不用与种植业争地、争肥、争水,也不用与养殖业争饲料。凡能生长蜜源植物的地方均能发展养蜂,且养蜂生产设备简单,技术操作易掌握。按照一个家庭蜂场转地饲养200箱蜜蜂,正常年份每箱蜂纯收入700元计算,每户养蜂年收益可超过10万元。一个家庭就地饲养30箱中蜂,正常年份每箱蜂纯收入1000元计算,每户养蜂年收益可达3万元,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2.3 发展养蜂业有利于促进种草养畜的大发展 蜜蜂为豆科牧草授粉效益显著。经蜜蜂授粉后苜蓿可增产200%~400%,红苜蓿增产52%,紫花苜蓿增产133%~200%,红三叶草增产400%,白三叶草增产80%,大大提高了牧草的产量、质量和种子品质。达州市有60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天然草地,人工种草达到50万亩,优质牧草品种达60多个,有147万农户种植牧草和饲用作物。如果养蜂业按15%的速度增长,牧草平均产量将会增加45%。

2.4 发展养蜂业是满足蜂产品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 2008年全国人均蜂产品消费量仅0.3千克,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上还没有消费蜂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营养保健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蜂产品的需求和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应加大政策扶持和生产监管力度,稳步增加蜂产品产量,丰富蜂产品的品种,提升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

3 加快发展“小蜜蜂、大产业”的几点思考

3.1 抓队伍,增强办事能力 要把促进养蜂业发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养蜂业发展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行业监管,充实养蜂管理队伍,使各市、县(市、区)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做到层层有人抓、有制度管。及时处理养蜂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克服重视不够、知识欠缺、协调不力的弊端。

3.2 抓宣传,提升养蜂业的知名度 通过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利用电台、报纸宣传养蜂技术和市场信息,宣传地方养蜂优势及养蜂科技知识,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大力发展养蜂业。大力宣传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蜜蜂授粉技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社会所认同,形成多部门协调配合,为蜜蜂的生存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3.3 抓发展,促进蜂群和蜂产品放量增长 达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蜜源资源,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常年花期不断。要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优惠政策,引导现有的9875户蜂农推广放养,努力发展新的养蜂大户。

3.4 抓管理,保证蜂产品天然无污染 加强养蜂管理,规范养蜂行为。加大蜜蜂饲养标准和规范的推广,依法对规模养蜂场(户)实行养殖备案管理,建立养殖档案和养蜂日志,实施蜂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台账,在流蜜和产浆期间不得用药。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禁蜂药、假劣蜂药及过期失效蜂药要及时查处通报。要加强养蜂容器的卫生管理,养蜂器具要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使用污染蜂产品、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养蜂器具,不得使用盛装过药品、燃料油、食用油或其他化工产品的容器盛装蜂产品,以确保蜂产品的纯净安全。

3.5 抓品牌,做大做强万源蜂桶蜂蜜 2012年5月,万源蜂桶蜂蜜获国家地理标识认定保护,要制定万源13个乡(镇)蜂桶蜂蜜核心区和30个乡(镇)保护区的资源保护、育种和开发利用计划;向上申请省级中蜂保护区;加强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区、保种场的管理,禁止外来蜂进入蜂场;建设蜜蜂良种数据库和信息交流平台,收集、分析、发布优良蜂种信息,鼓励推广优良种蜂,严格进出口管理。

3.6 抓规模,促进养蜂产业链的形成 创新养蜂生产方式,要将老式蜂箱改为新式蜂箱,提高蜂群的存活率。改变饲养方式,将过去就地放养的饲养方式改为在全国范围内赶花期流动性的饲养。引进优质蜂群,发展大蜂场,动员蜂农改良普通种蜂。推广蜜蜂饲养管理相关标准,普及规模化、标准化的先进技术,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化成熟蜜、蜂王浆等优质蜂产品的生产示范基地,促进蜂农增产增收。

3.7 抓技术,促进生态良性循环通过技术培训,开展技术交流,加强蜜蜂授粉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在蜜蜂授粉主产区加快授粉技术的应用推广。建设一批蜜蜂授粉示范基地,选择油菜、棉花、苹果、向日葵、草莓、西瓜、柑橘、枣等蜜蜂授粉增产提质作用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形成优质的蜜源。普及先进的蜜蜂饲养技术,探索建立蜜蜂有偿授粉机制,形成互动受益的蜂业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产品养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