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2013-04-08 05:55蔡雷雷
山西煤炭 2013年5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煤矿事故

蔡雷雷

(太原理工大学 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1 煤矿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1.1 环境因素

煤矿生产和开采所处的自然条件和作业环境恶劣,煤炭资源贮存于地下,埋藏较深,地质结构复杂。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例如水灾、火灾、高瓦斯、煤尘、顶板等都可能造成事故;而且井下环境复杂,作业面集中、温度高、通风不畅、照明不足、等等,都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影响职工工作状态。正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故对煤矿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人为因素

1)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例如:常会听到一些“坐皮带”、“扒矿车”等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报道。有些职工在井下作业时,偷懒、图省事、省力、或早上罐等,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造成了严重的思想麻痹,行为上脱离实际,最终发生严重事故。

2)工作人员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超能力生产、监管措施不到位。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遵守相应的生产规章、超能力、超强度开采,违章指挥造成的。例如:a.由于跟班人员不负责任,存在“应该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没有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只求提高工作效率而忽视工程质量;为图省事操作、走捷径,甚至使用手段威逼利诱、强行作业。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工人,迫于压力言听计从、违规作业,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b.由于某些领导干部不常深入现场了解实际问题,并与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协调不够,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执行,因而导致了决策上的失误,在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后果。c.存在作假现象。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一丝虚假,安全生产责任必须落实到每个人。很多煤矿企业正是因为领导者责任心不强、不遵守相关规定,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了“表面干净”大搞“形象工程”。领导检查工作时,表现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领导一走,我行我素。在要求整改的安全隐患上,虚张声势,不能实际落实,因此偏离了轨道,埋藏了隐患。d.监管措施不到位。为了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例如《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等。只要认真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大部分矿难都可消弭于萌芽状态。由于煤矿企业落实法律法规不到位,规章制度虽有、但不遵照执行,加之监管措施不到位,姑息了煤矿企业的违规行为,终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我们分析许多安全事故案例时发现,其中不按规程生产、违章作业、工作人员麻痹大意、违规作业造成的事故在生产事故中占到80%。可见,人为因素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3)安全教育不到位,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淡薄。一些煤炭企业对职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不够重视,方法不够恰当,未能深入人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转变为煤矿工人,存在文化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煤矿企业虽在各种会议上泛谈安全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安全教育的方法和职工的感受,出现有应该知道的安全知识不知道,应该学会的技能学不会;职工已习惯了“左耳进、右耳出”,安全意识未能深入职工内心,导致了煤矿事故频发,所以必须抓紧落实安全教育工作。

1.3 技术设备因素

技术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及安全防护技术设施两方面。生产设备缺陷主要是由于煤矿企业在生产设备上投入不足、维护不够,设备更新周期过长,导致生产设备陈旧、老化,故障频出,安全性能低下。安全防护技术设施缺陷主要是由于设备的不齐全,安全设施不符合既定标准,操作不当由疏于对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致使安全防护设施故障多。

2 防治安全事故的对策建议

上述分析认识到:环境、人为、技术设备、管理等因素的不足,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下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生产环境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针对井下存在瓦斯、毒气、煤尘水灾等自然灾害,煤矿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改革煤矿开采工艺、合理设计布局采区、制冷降温、加强通风,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和经济合理的照明条件,提高职工操作环境能见度,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克服环境不利因素。

2)完善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科技标准;组织制定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落到实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安全生产检查常抓不懈,对事故隐患定责、定人、定时,确保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文化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要害工种和调岗工种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素养,确保职工认识到煤矿开采的高风险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并对煤矿职工进行心理指导,使职工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都能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妥当处理险情、保证安全生产。

3)加大安全生产设备投入。先进的设备设施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安全生产设备,并定期保养维修、确保设备完好;更要坚决改造、更换落后老化的生产设备,推进煤矿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数字化、自动化。

3 结束语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安全稳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从根本上防治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从管理、技术、设备方面下功夫,还须完善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和煤矿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大法律处罚力度。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能对煤矿安全生产有所帮助。

[1]田水承,李红霞,冯长根.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the safety incentive mechanisms[J];Journal of Coal Science&Engineering(China),2001(01):70-74.

[2]杨计先.浅谈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J].煤,2010(7):119-120.

[3]华冬银,张正堂.浅谈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管理与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4):60-61.

[4]张力.我国煤矿重大事故危害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煤矿安全,2010(2):60-62.

[5]王莉,田水承,王晓宁.联系熵在煤矿安全预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9):129-133.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煤矿事故
学中文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