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道病变围手术期护理

2013-04-08 19:55殷翠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禁食息肉胃镜

殷翠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用于早期胃癌、胃癌前病变以及胃息肉的治疗,与既往使用的内镜黏膜切除术比较,ESD一次性切除较大病灶,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实现了大面积病变的整块切除,并且提供了准确的病理分期从而预防复发,降低病灶的残留率,使术后复发率接近零[1]。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病房使用电子胃镜完成ESD治疗胃、食道息肉、间质瘤、早期癌变等病变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本院消化内镜治疗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6.12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局部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及采用色素内镜检查及超声微探头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和侵犯深度,考虑为癌前病变或早期癌者,腹部CT检查排除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胃间质瘤5例,食管平滑肌瘤15例,胃息肉15例,早期胃癌1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ESD治疗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容易心存疑虑而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使病情加重、手术耐受性降低。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心理需要、知识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健康宣教,耐心细致地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优越性、手术方法及效果、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最好能将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消除他们的顾虑,取得患者配合。

2.1.2 器械准备 将电子胃镜、注射针、透明帽、电极板、钩状刀、IT刀、高频电刀、钛夹、LR电凝抓钳、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准备完毕,将胃镜角度旋钮置于自由位置,观察镜面是否清晰,并作白色平衡调节。检查活检钳、照相系统等附件性能是否正常。治疗台备好20 ml注射器,抽好冷开水备用,准备1∶10000肾上腺素美兰盐水备用。

2.1.3 患者准备 患者至少空腹6 h以上,上午治疗者,前1 d晚餐后禁食,免早餐,服用高血压药的患者清晨将降压药含服;下午检查者,清晨可吃清淡流质,中午禁食;重症及体征虚弱者,治疗前予补液治疗。吸烟患者禁烟1周,睡眠差的患者可给予镇静剂口服。

2.1.4 术前准备 遵医嘱做好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等;如为重度贫血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纠治后才能进行治疗。

2.1.5 术前用药 术前30 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5 mg。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或近期发生尿潴留者忌用。

2.2 术中护理及配合

2.2.1 术中监测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因ESD操作时间较长,清醒状态下患者难以耐受,可给予患者气管插管,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下进行,注意防止肢体受压引起缺血。

2.2.2 预防心动过缓 对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者,应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0.25~0.5 mg,无效可重复追加1次;对血压下降明显者,在输液的基础上可用麻黄碱5~15 mg静脉注射;对于严重低血压者,则用多巴胺5~8 μg·Kg-1·min-1。如遇心跳骤停,则立即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2.2.3 预防上呼吸道梗阻 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如上呼吸道梗阻者,可采用单手托下颌处理;严重肥胖、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鼻咽通气道;个别经上述处理仍无法缓解者,应退出内镜,置入口咽通气道或喉罩,待通气改善后在行内镜治疗,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

2.3 术后护理

2.3.1 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2~3 d,如创面较大或切割较深,应延长禁食时间,遵医嘱静脉补液,3 d后如无并发症,可进温凉流质,第4 d进食无渣软食,忌过热、过饱及辛辣、坚硬及油腻食品,1个月后可过渡至正常饮食。

2.3.2 胃肠减压的护理 妥善放置及固定胃管,出口处予明显标记,保持负压吸引的有效性,定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注意引流液是否由暗红转为鲜红,量是否急剧增加,以便及时发现大出血先兆。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监测血压、脉搏,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腹痛,如出现上述症状而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一般是由于肠道积气所致,待肛门排气后,腹胀及腹痛缓解。观察患者情绪,注意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神志淡漠,有无呕血、黑便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汇报医师,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止血,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备血,尽快手术。

2.3.4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常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是否会出现并发症,预后是否良好。此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鼓励其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及时向患者反馈病理结果,切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隐瞒、避而不谈,否则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2.4 出院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包括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出院服药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术后6个月内复查,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3 结果

本组行ESD术的26例患者,均完整切除局部病灶,其中3例术中创面少许出血,给予APC电凝止血后未见出血。患者术后无出血、穿孔及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痊愈出院。

4 小结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消化道黏膜隆起向腔内突出、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有一定的癌变倾向[2]。而通过外科手术对胃癌进行根治的仅占1/3,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5%[3]。ESD术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成为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4]。因此,对于行ESD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加强术后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等对患者的康复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1] 郝晋雍,黄晓俊.ESD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6):583.

[2]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71-472.

[3] Gotoda T,Yanaqisawa A,Sasako M,et al.Incid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early gastric cancer:estim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at two large centers[J].Gastric Cancer,2000,3(4):219-225.

[4] Conio M.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7(4):248-250.

猜你喜欢
禁食息肉胃镜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