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疗法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3-04-08 19:55魏方艳陈艾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病疗法

魏方艳 陈艾华

随着精神科护理模式的改变,以人为本护理模式正逐步实施。真正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满足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当患者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又无亲人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易产生敌意、拒绝治疗等心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要点之一就是及时真正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掌握其精神症状的特点,才能让其安心住院,配合治疗[1]。我科采用行为疗法中的绘画疗法,通过患者自主绘画,充分表达自己的爱好和主观愿望,由此来折射精神患者的内心世界,结合心理分析法,针对性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科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期男性精神病患者248例,年龄14~60岁,平均年龄(27.5±0.5)岁。其中大专27例,高中35例,初中149例,小学及以下37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76例,情感性精神病31例,分裂样精神障碍24例,其他病例17例,住院时间最短3 d,最长368 d,平均住院时间56.1 d。

1.2 方法 由护士每周1~2次将患者集中在工娱疗室,每位患者1~2张白纸,患者自己自主选择彩色笔若干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作品完成后交护士,指定护士与1名患者一对一、面对面地坐下,在环境相对安静条件下,由患者自己表达作品的涵义;护士及时将其表达的内容如实记录,记录中尽量采用患者原话,部分患者不愿或不能表达自己作品涵义的,请心理科医师分析,了解其潜意识,分析作品含义,最后,将心理医师的分析与患者沟通印证,取得患者共识,便于采取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措施。

2 结果

收集有明确释意的作品1012幅,作品内容包括文字表达的作品183件,其中诗词表达的作品124件,语意表达的作品59件。在画意表达[2]的作品中,对环境描述的作品448件,主要内容有树木150件,花草128件,房子101件,山水69件。对人物描述的作品有98件,对动物描述的作品161件,对动物描述的作品中主要有鱼类40件,对空间环境描述的作品142件。

3 作品分析

通过1012幅绘画作品分析,绝大多数患者能较完整表述自己主观愿望,大部分患者通过画房子、笼中的鸟、鱼等来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自由。另外,从色彩选择上,绝大部分患者选择画彩色作品,说明他们有一种积极向上、生机蓬勃的精神,都渴望自己象小鸟和鱼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象花、草、树木、山一样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能早日与家人团聚。

4 讨论

精神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情感,病理性信息和症状因占主导作用而不能释放其本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在正确的引导和护理下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达自己意愿的。绘画疗法是行为治疗中的一种,是有激发个体兴趣,反映内在个体精神症状特点,挖掘内在精神活力,调动主观能动性,在精神科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分析绘画作品过程对护理患者的意义 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作品色彩单一,布局松散,内容多变无主题,有的相当抽象,表达主题较费解,作品大多是诗词、人、动物、武器、娱乐活动等,经认真分析其作品内涵,虽然画面粗糙、简单,但是患者自主思想的一种间接流露和折射,通过患者的表达和心理医师的分析,及时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沟通,采取针对性措施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患者用非破坏性行为表达和发泄,教会患者正确处理与自己有关的社会矛盾和生活事件,维持身心平衡,维护健康,促进其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4.2 对1012幅作品分析发现 (1)多数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其作品色彩充满生机且有多个主题。(2)抑郁患者其作品色彩较灰暗,选色较单一,作品无动感,布局范围较小,但一般较深入分析,多数作品能反映其主观愿望。

4.3 绘画疗法的作用 此方法能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精神面貌的恢复,使其住院治疗的依从性[3]也相应提高,自尊和自信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交往能力有所改善,同时也促进了护患沟通与融洽相处,体现了个性化管理。绘画治疗对于住院期精神患者的内心世界的了解和掌握,有着积极作用,是精神科住院治疗的一种补偿治疗方式,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安心住院,配合临床护理,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绘画疗法能使精神科护理人员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患者病情,也促进了护患沟通与融洽相处,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意外事件发生,并能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周 丽.关于绘画心理疗法独特作用的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61-63.

[2] 黄 洋.论画意表达在手绘动画中的表现形式与重要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2):91-93.

[3] 邓 娟,沈 洁,姜安丽.问卷或量表在服药依从性测量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9A):42-44.

猜你喜欢
精神科精神病疗法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