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CT诊断

2013-04-08 21:39王恩峰陈文军赵新宇
哈尔滨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脑萎缩胼胝酒精中毒

王恩峰,陈文军,程 明,赵新宇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hronic Alcoholism Encephalopathy,CAE)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机体营养代谢紊乱,并导致神经系统严重损害的脑器质性综合征。在我国CAE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危害,并且相应家庭及社会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回顾性分析CAE的MSCT表现,旨在研究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CAE患者16例,均为男性,年龄38~65岁,平均42岁,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CMD-3)诊断标准中判定酒依赖及CAE的诊断标准[1]。

1.2 检查方法:采用GE Br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CT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于诊断床,以听眦线为基线,以层厚5 mm、层距5 mm依次向颅顶逐层扫描,矩阵512×512,扫描时间1秒。

1.3 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使用GE多平面重建(MPR),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的部位包括病灶及正常脑实质,同一层面有多发病灶时,选择最大病灶进行。兴趣区(ROI)的选择:应尽量选择面积大的ROI,并能尽量减少量子噪声的影响,但又不能超过所研究器官或病灶的边缘。

2 结果

2.1 脑萎缩:本组13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包括大脑萎缩和小脑萎缩。大脑同时合并小脑萎缩10例,其中蚓部萎缩6例。大脑萎缩以皮质萎缩为主,表现为脑皮质变薄,脑回、脑叶变窄,脑沟、脑池增宽加深,大脑萎缩以额叶、颞叶最常见(9例),其次为枕叶(6例),广泛皮层性脑萎缩是本病最早出现的影像学改变。小脑萎缩表现为小脑体积缩小,小脑髓纹增宽,小脑幕密度降低,以小脑蚓部萎缩为主,环池、四叠体池等脑池增宽。

2.2 脑梗死:梗死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CT表现为脑深部基底节、内囊、外囊、丘脑、侧脑室周围白质等部位的斑片状斑点状低密度影,部分病灶为软化灶,增强无强化,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以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最多见(4例)。

2.3 脑白质变性:本组11例,CT表现为皮层下白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弥漫性或斑点状、斑片状或片状低密度改变,呈“月晕状”边界尚清晰,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未见强化。以半卵圆中心区及放射冠白质、额叶白质变性最多见。2.4 韦尼克脑病:本组2例,CT表现为双侧丘脑和脑干低密度区,导水管周围有低密度区。同时临床上患者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及意识障碍”三联征。

2.5 胼胝体变性:本组5例,CT表现为胼胝体密度减低,见片状低密度灶,多位于膝部及压部,边缘模糊。

3 讨论

本组CAE病例所致的脑损害在CT表现上主要以脑萎缩、脑梗死、脑白质变性、韦尼克脑病及胼胝体变性。当人体内摄入过量的酒时,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即为酒精中毒。如果长期酗酒,便可导致慢性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萎缩、痴呆、肌病等[2]。酒精是脂溶性物质,对脑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其代谢产物能与脑组织中丰富的卵磷脂结合,沉着于脑组织,造成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毒害作用,影响脑皮层和有关感觉通路的完整;长期饮酒又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直接影响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代谢障碍,脑细胞代谢紊乱而致神经元生物电异常;若B族维生素缺乏,影响神经组织髓鞘脂类的合成,使神经组织发生脱髓鞘和轴索变性,受损的神经细胞甚至死亡,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赵丽等[4]实验表明酒精中毒大鼠的脑组织多部位在早期已有血管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小动脉管壁的增厚、狭窄,内皮细胞部分脱落,胞质轻度浓染,外膜胶原纤维增生等早期血管病变,必将影响脑部的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而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甚至缺血性损伤。若狭窄继续发展,可造成管腔闭塞,或在严重狭窄的基础上,脱落的血管内壁组织造成阻塞,该动脉供血区域的脑组织梗死将不可避免。本组13例脑萎缩患者中50岁以下10例(81.4%),40岁以下3例(18.6%),其病理基础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致酒精对联络皮质的神经毒性作用,导致脑细胞脱水、变性、坏死、缺失,神经细胞体萎缩,突触减少,最后导致弥漫性脑萎缩。CT表现为皮质变薄,脑沟、脑回增宽,脑室扩大。小脑萎缩以小脑蚓部萎缩为主,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小脑蚓部皮质变性。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容易发生脑梗死,因为酒精能作用于纤溶酶原激活物使其失活,从而影响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不能降解导致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使血管内血栓形成机会增加,CT表现为脑组织内软化灶和脑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主要由穿支动脉供血,它们很少或完全没有侧支循环,而且要经过很长路径才终止到脑室壁附近。这样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该区白质最容易受到缺血的影响,而最终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白质变性改变[6]。CT表现为皮层下白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弥漫性或斑点状、斑片状或片状低密度改变,边界尚清晰。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硫胺缺乏所致的严重代谢脑病。慢性酒精中毒是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及意识障碍”三联征为主要表现。CT扫描可发现WE患者双侧丘脑和脑干有低密度或高密度病变,也可见乳头体密度改变,及导水管周围低密度区。胼胝体是脑内最大的联合纤维束,胼胝体变性又称Marchiafave-bignami综合征,是一种并发于慢性酒精中毒的少见疾病。其病理改变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胼胝体Wallerian变性和髓鞘脱失以及中心性坏死。CT主要表现为胼胝体膝部与压部片状低密度,胼胝体可呈膨胀性(急性期)或萎缩性(慢性期)改变,膨胀时双侧脑室前后角变窄,以两前角内侧较明显,萎缩时邻近脑池扩大,增强未见明显强化。由于小脑萎缩(尤其蚓部萎缩)、韦尼克脑病及胼胝体变性均与酒精中毒密切相关,因此三者影像学的明确诊断可视为CAE的特征性表现[6]。

本病在CT影像上有其特异性改变,CT以其无创、快速、准确等优点为本病的首选影像诊断方式,不仅可以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范围,真实反映脑损害程度,还可以反映病变的演变进程和转归,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可以为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4.

[2] 韩伏莅,王乐,陈莱,等.慢性酒精中毒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脑电图和脑脊液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4):237.

[3] 王国平,邓仲端,瞿智玲.氧化修饰极低密度脂蛋白对单核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13(2):114 -117.

[4] 赵丽,韩威,陈嘉峰,等.酒精中毒大鼠脑血管病变及相应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1):51-53.

[5] 祝玉芬,冯连元,郭平珍,等.脑白质稀疏症的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11):757 -760.

[6]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61.

猜你喜欢
脑萎缩胼胝酒精中毒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如何预防脑萎缩
三维断层超声TU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MRI对急性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