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学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3-04-08 21:39柴晓敏王艳荣白彩锋穆国霞
哈尔滨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义工护患护理学

柴晓敏,王艳荣,白彩锋,穆国霞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内涵不再仅仅是疾病的护理,而是对人的“护理”,社会对护士的需求,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而且临床上护患沟通不再局限于一般的交流和事实陈述,需要更高层次的情感交流和体验。为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人际交流和护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教学中,将人际沟通知识和能力培养付诸于教学,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方面做一些尝试。

1 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和交流,无论执行任何护理技术,沟通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传统的基础护理教学中强调“三基”的学习,基本沿用“以操作为中心”或“以护理行动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虽已开设《护理礼仪》课程,掌握了护患沟通的基本知识,但运用少,实践少,护患沟通能力仍欠缺。

2 培养护生的良好素质

护生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作用。由于患者的社会职业,文化程度,民族信仰,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的不同,对疾病的态度各异,要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康复的身心状态,必须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 教学形势及方法

3.1 情景角色扮演又称情景模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课堂、实验及临床教学中培养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2]。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根据护生的具体情况,给出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在模拟病房(实验室),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角色,让护生在身临其境之中培养沟通能力。如何与医护人员沟通,如何与新入院的患者沟通,术前、术后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与特殊患者沟通等。护生们根据各种设定的情景,自己设计场景及沟通内容,5~6人为一组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后由其他组的同学对表演加以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形象仪表、举止、表情等外在形象,沟通内容、语言、语气的运用技巧,非语言的运用技巧,如目光接触,肢体语言等,交谈中是否能把握适度的沟通距离,运用倾听、提问、反馈等沟通技巧,是否达到满足患者的需要,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最后由老师做具体的点评并给予分数,记入护生的平时成绩。这种情景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沟通的技巧并不断积累经验。3.2 在操作技能的教学中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操作技能的教与学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数,绝大多数的操作都需要患者的参与和配合,护患沟通要贯穿始终。在示教中,老师要认真、具体地对“模拟患者”进行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沟通,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沟通的必要性,同时向学生演示各种沟通方法及技巧,将已学的人际沟通知识融入专业课并加以实践[3]。如为患者进行导尿术时,操作前耐心的解释操作目的;操作时指导患者配合:操作后询问患者的感受,有无不适,并感谢患者的配合,熟练地撤去用物,帮患者整理床单位,并告知其一些注意事项。整个过程应面带微笑,给人一种自信、从容的感觉。在护生练习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应监督学生进行模拟沟通。操作考核时将护患沟通记入成绩,迫使学生进行练习、强化。

3.3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增加实际演练机会:在护理操作练习中增加真人实做的操作,如口腔护理、鼻饲法、搬运法、鼻饲法和各种注射术等护理操作。护生之间实际操作,担当患者角色,体验患者感受。以我是患者为出发点,需要护士如何与我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安慰、鼓励我配合护士操作来满足自身的心理及健康问题的需求。在护理操作中,尤其是鼻饲法真人实做,护生不仅深刻体验了患者害怕、焦虑、担心、恐惧等情感,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沟通、交流的方法缓解、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情感,安慰、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3.4 建立周末义工制,写反思、感受日记,进行反思性学习:护生在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时,接触临床较少,不太了解医院环境,护士的具体工作以及临床工作中如何与患者沟通。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建立周末义工制,护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医院担当义工,接触临床,医院护理部为护生提供科室,每个科室安排3~4名护生。4个小时为1学分,每个护生必须修满20学分,出科后由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对出科护生进行评价。

护生每次担当义工要写反思日记,用日记的方式记录和分析在义工过程中与患者、家属由于某些事件或情境而触发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觉和想法[4]。在工作中遇到的与患者有关的复杂临床护理问题,成功与失败的护理经验等,以备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护生要分析事件的积极与消极面,思考当事人的感觉及事件对双方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意见。小组成员还可以讨论义工工作中的困惑及分享成功与失败的护理经验等。讨论结束后,要求护生把新学到的观点和方法内化,在今后的义工工作中灵活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进行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强化了护生护患沟通的意识,为护生熟练掌握沟通方式和技巧提供了专业环境,使护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护理专业,加深对护士职业的认识,确定其职业情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张玉玲.浅谈基础护理教学中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68 -69.

[2] 雷容丹.护理专科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护理管理,2007,9(7):49 -51.

[3] 朱炎斐.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全科护理,2011,9(9):2527 -2528.

[4] 段功香.反思性学习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773 -775.

猜你喜欢
义工护患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我要当义工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完美义工进万家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