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厥阴病篇初探尿毒症呕吐的辨证思路

2013-04-09 07:37先小乐肖相如
河北中医 2013年11期
关键词:失司厥阴乌梅

先小乐 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

尿毒症患者常有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患者体内高浓度尿素、肌酐代谢产物胍类等毒素潴留,以及蛋白质、磷、脂质代谢紊乱等,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患者呕吐[1]。中医学认为,尿毒症患者分清泌浊失司,溺污秽浊不得外泄,蓄积体内,久则酿为浊毒阻于中焦,脾胃升降无权则恶心呕吐,纳呆厌食,便秘或腹胀便溏[2]。

尿毒症患者脾肾因虚而失于运化,水湿停聚致枢机不利,可出现上吐下泻、水谷不进之证。医家治疗时多偏于温肾补脾,但此法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疗效。我们研读《伤寒论》,可知张仲景从厥阴肝经论治尿毒症呕吐,探讨如下。

1 浅谈厥阴

厥阴经位于六经之末。《素问·至真要大论》解释“厥阴”为“两阴交尽”。“厥”为“尽”、“极”之义。《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反映出木火亢盛、肝气冲逆的脏腑病理特征,以“消渴”说明是在阴阳俱虚的体质基础上出现的寒热并见证,而非单纯阴虚火旺之证[3]。医家多以上热下寒概括厥阴病提纲证的症状特点,然细思之,厥阴病属三阴,阳气本虚;阳气衰微,阴亦不足,乃厥阴为病的体质特征,病之本也。厥阴病的基本病机为阳气升降出入紊乱于厥阴枢机之位。与本条文同样能反映出厥阴“阴尽阳生”气化特征的还有《伤寒论》第 331、332、333、334、336、341、342 条。如前所言,厥热胜复证最能反映厥阴“阴尽生阳”的气化特征,与厥阴位于阴阳之界、主持阴阳之枢、善于转换阴阳有密切关系。

2 吴茱萸汤辨治尿毒症呕吐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本草纲目》言吴茱萸“辛温,入足太阴经血分,少阴厥阴经气分”,主治浊阴不降,厥气上逆,咽膈不通,食则令人口开目瞪,故可泄肝安胃。少阴阴盛而阳虚,寒邪伤脾损胃,致中焦升降失常而见吐利。尿毒症患者肾脏疾病日久,肾元亏虚,阳气虚损,温煦推动能力下降;脾运失健,气化功能不足,开阖升降失司,升降藏泻失常,形成本虚标实之证。阳气不能化湿而蕴成浊,升降失司,浊阴不降,则见恶心、呕吐。若证属阳气衰微,寒浊犯胃,胃气上逆之呕吐,可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降逆泄浊。

3 乌梅丸辨治尿毒症呕吐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3]乌梅丸适用于本虚标实的慢性、虚弱性疾病。《谦斋医学讲稿》谓乌梅丸可用于“肝脏正气虚弱而寒热错杂之证”。肝藏血,主疏泄,其疏泄功能具体体现于调畅情志、助脾运化等方面。我国中医内科学教授洪子云主张乌梅丸的运用“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强调了抓住病机是临证应用乌梅丸的关键。再从实例论,清代医家汪昂的《医方集解》已有用乌梅丸“治胃府发咳,咳甚而呕,呕则长虫出”的经验记载。尿毒症是中医阴阳错综复杂的阶段,理应属于六经辨证的厥阴阶段,可予乌梅丸辨证加减施治。

对于尿毒症的恶心呕吐,从厥阴经辨证可拓宽施治思路,同时也可提高临床疗效。

[1] 陈香美.现代慢性肾衰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4.

[2] 蔡光先,赵玉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57.

[3] 熊曼琪.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2,260,281,272.

猜你喜欢
失司厥阴乌梅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望梅止渴话乌梅
按大腿治尿不尽
按大腿治尿不尽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