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体育文化语境下的瑜伽热解读

2013-04-10 10:01陈丽霞徐一壬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瑜伽民族区域

陈丽霞,徐一壬

区域体育文化语境下的瑜伽热解读

陈丽霞,徐一壬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瑜伽在我国体育文化区内的火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瑜伽这个古老的文化形式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引起一股强烈的热潮,其根本原因是中华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彼此认同。在今后的阶段里瑜伽文化在中国如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将会为国人提供一项新的健身形式,并进一步推动瑜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体育文化区;瑜伽;文化认同

近年来,瑜伽已经成为一项深受我国广大群众推崇的健身项目。自上世纪80年代张蕙兰女士通过媒体将瑜伽向全国推广,短短几十年瑜伽就在我国受到广泛推崇,在大中型城市形成了以女性为主体的瑜伽修习人群。那么,瑜伽这项来自印度,并深深具有印度文化气息的修习活动为什么可以在我国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国占得一席之地呢?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在其著作《转折点》中这样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着是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就不足为奇了。”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印度文化背景的瑜伽来到中国文化中并且能够被广泛接受具有其内部的文化原因。可以肯定的是瑜伽具有被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接受的特征。在当代,瑜伽是以体育的形式被国人所认同的,那么又是怎样的一种体育文化最终为瑜伽在中国广泛推广制造了空间呢?本文将会从体育文化区的角度来对瑜伽在中国的传播热进行探究。

1 体育文化及区域体育

体育文化即体育内在蕴含和外部环绕的一切的物质、精神、文明的总和[1]。我国学者袁大任是这样定义体育文化的: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体育文化同样是人类的文明的成果。东方体育注重通过身体的练习渐渐达到对人内在的提升和修炼,同时注重技巧性和娱乐性,不是单纯的强身健体,而是通过锻炼身体的过程达到精神、灵性、内在修养的共同的提高。

区域体育或者体育文化区的概念是近年来被学者们提出的。体育文化区是通过整合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及体育等多个方面对一定区域进行以体育的视角来划分的文化区[3]。体育文化区是以体育的视角对不同的体育文化进行分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和空间当中,即我们每个人都受时空的限制。我们将所处的空间环境所涉及的范围定义为区域。而在不同的区域,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形成不同的区域文化。[4]受区域文化的刺激,各区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区域体育选择和区域体育意志。换句话说,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区域体育氛围,而这样的不同放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概念,即区域体育。不同的区域体育,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有不同的体育文化特征。

2 瑜伽的区域体育文化特征

“瑜伽”一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5]瑜伽是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5]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可以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6]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瑜伽的自然与创造。

在瑜伽的发源地印度,在历史的记载和传说中,瑜伽的参与者通过瑜伽达到了对身体的治疗和调理,并且有很多修炼的高僧也通过瑜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7]所以瑜伽这种体育文化被很多的宗教所使用。比如佛教体系、婆门教、印度教等,都使用瑜伽的方式来使其信徒的灵性能被引导到各自宗教所追求的方向上,所以,瑜伽的区域体育文化特征具有东方宗教佛教的影子。受东方宗教体系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修得自身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瑜伽给出的解答是通过修炼我们的肉体来达到肉体和灵魂共同的改变。肉体的改变似乎看上去比较简单,但要上升到灵魂层面则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涉及到的部分。在人类长期修习的过程中发现,灵魂层面无法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的软弱,即身体的软弱可以影响修习者在灵性的提升上。所以,人们开始解决这个基础的问题,即对身体的修习和调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受印度文化的影响,瑜伽渐渐形成、发展,并被广泛传播应用。因此,瑜伽的区域体育文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印度文化特征及东方宗教体系的文化特征。

3 瑜伽传播中的文化区域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8]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简单地说,文化认同即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

3.1 中印两国佛教文化同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并且人口众多。虽然民族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但同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优良文化,这使得我国的文化比较宽容,很容易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特点。同样,印度文化也有和我们相似的地方。印度也是个多民族国家,同样人口众多,并且自公元一世纪开始,随着佛教传入我国,我国的文化深深的烙上了佛教的印记。[8]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印两国形成很多相似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具有明显东方文明特征的佛教文化区域。[8]因两国同属一个文化区域,所以在很多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交流上很容易出现文化同源。[10]同样,在瑜伽的传播过程中,在具有几千年佛教历史的中国,瑜伽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并且很快风靡了大江南北。这正是中印文化具有同源性的缘故,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的同源是一个导致传播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一因素也深深地影响着瑜伽在我国迅速蔓延火爆。

受佛教长期影响,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里有很多佛教的影子。[9]而这也注定了中国人对瑜伽的反应。瑜伽从形式到文化都非常符合中国人价值观的需要,并且瑜伽的运动形式和运动目的也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常相似。在现今这个时代,人们追求时尚,很多民传项目得不到发展,但这并不代表国人不需要民传,因为不管我们如何学习别人的东西 追求别人的文化,但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所以真正适合中国人并且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才是中国人需要的。此时,瑜伽传入中国,瑜伽背后的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相似,并且是外来文化,这给国人以很大的吸引。他的表达形式也很容易被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国人所接受,而且他的运动形式是有氧为主,对健康非常有利,并且技术动作丰富,难易可以自己控制,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来修习。[7]这样一个内部蕴含完全符合国人需要的传统体育项目来到中国,势必得到迅猛发展。

3.2 中印两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相似性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养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养生的态度也极其符合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的背景,当人们接触到瑜伽时,马上会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10]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瑜伽具有很多非常明显的文化符号,而这些符号恰恰成为瑜伽最终激发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导火索。

瑜伽服饰是瑜伽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每位瑜伽的修习者都会换上和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瑜伽服。瑜伽服的宽松、简洁、大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让所有第一次看到瑜伽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瑜伽所带来的休息和放松,这和日常生活中生活在高度压力之下的人们拘束严谨的穿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瑜伽服的众多优点也被中国传统文化所认同。 近几年,随着西方体育,如NBA、健身、健美等的不断传入,我们在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有年轻人参与其中,并且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这些运动的服饰及其外在的表达,他们希望通过运动来证明自己、表现自己。这些运动所使用的运动服饰也同样具有彰显个性和特点的作用,但这些并不是运动的本质。随着参与者年龄增长,不断成熟,就会发现符合民族传统文化的事物更能被接受,也更适合自己。最终会做出返璞归真的选择。

瑜伽恰恰是现在这个历史阶段既可以被传统文化认同又符合时代需求的体育健身项目,而来者印度的瑜伽其服饰所表达的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样是这个浮躁的世代男女老少所需求的。[11]

瑜伽修习所使用的环境也是其激发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安静、舒适、灯光柔和,瑜伽所提供的这些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同时也给了在喧嚣下高度紧张的人群一个完全放松投入的环境。这也是瑜伽近几年在城市健身房非常流行的原因,而瑜伽所提供的这一份宁静,恰恰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相符合。

此外瑜伽的本质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唯一不变的部分。每一个人都有对真理的渴望,渴望寻求宇宙的起源,人的本质,渴望能够明白真道。比如,对中国历史有极其深远影响的孔子曾经提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意为如果我早上明白真道,明白我的意义,我晚上死都心甘情愿。同样,老子的一生也是在追求天道。就是这种对道的渴望,对宇宙世界的探求是全人类,任何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特性。只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寻求。许多民族希望通过对身体的修炼,可以达到对灵性的提升,使自己能够领会到或者说追求到真理。而这种对身体的修炼不知不觉间就形成特有的区域体育文化。而瑜伽就是希望通过其特有的运动形式,使参与者达到精神身体与天地合一,能够使参与者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达到灵性的提升。

在我国传统体育中,除了部分技击项目外。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这单单是自我内在的提高,并没有涉及到更高一层的追求。而这恰恰是瑜伽相比我国传统体育的优势之处。瑜伽其本质目的是对更高一层真理的追求,这也恰恰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瑜伽的这一特点对想要了解瑜伽的人具有很大吸引力。

综上所述,瑜伽在高度发展的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绝非偶然。从文化认同的角度,他不仅符合中国文化的认同,更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下当代国人对健身的需求。

4 文化自觉意识推动了本土化的瑜伽传播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灵魂、品格,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氛围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12]体育文化自觉是文化自觉的下位概念,是指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其他体育文化共同建构新的体育文化语境。[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包容性。外来文化的传播必然会引发民族文化自觉的意识。当瑜伽这个有着极强区域体育文化特征的运动传入时,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觉开始在健身界扩张。在瑜伽传播的过程中,体现中华文化的“中国瑜伽”、“瑜伽中国禅”、“大道瑜伽”开始出现。中国瑜伽的创始人黄标,依仗我国的传统文化,集儒、释、道三家养生思想为一体创办了中国瑜伽。将各种动作冠以中国式的名称如“盘龙归山”[14]等。以仿生、倒立、平躺等瑜伽姿势运用太极八卦、中医阴阳五行经络、音乐疗法、淋巴学说等中西医理论指导练习教学。中国禅宗是中国化的一个佛教宗派,其理论与实践来自印度。在印度,禅定被认为是古老瑜伽修持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瑜伽中国禅”[15]的创始人赵海波认为禅学也传承了瑜伽体系的核心价值,将“任圆”、“禅劲”、“玄点”等等具有禅意的词汇命名瑜伽动作,建议练习者从禅的角度去感悟瑜伽。“大道瑜伽”秉承道家的思想,认为“大道自然”,“天人合一之境为瑜伽”[16]。用我国的道学观点去理解瑜伽,这在只重视姿态练习的瑜伽界,显得尤为突出。人们从瑜伽文化上看到和自身文化相似之处,感受自身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彼此认同,引发了文化自觉意识,为瑜伽的进一步在我国的本土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5 结 论

瑜伽这具有60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瑰宝,在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完成了又一次的文化融合。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再一次发展壮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正是瑜伽能够得到发展的沃土。瑜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彼此认同,彼此融合正是瑜伽能够在我国的体育文化区域内得以火热的原因。瑜伽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成为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不仅仅为国人提供了新的健身方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文化与瑜伽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更好的发展。

[1] 方爱莲,赵晓红. 体育文化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5.

[2] 袁大任. 也定义体育文化[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28.

[3] 王 震,史 兵.关于构建体育文化区的讨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2~3.

[4] 花 建.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3~11

[5] 张华莹. 浅谈瑜伽文化及其养生意义[J]. 体育世界,2010,6,18~19.

[6] 徐梵澄. 瑜伽的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60,3-18.

[7] 陈丽霞. 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J]. 体育科学,2009,29(7):84~91.

[8] 中华文化辞典[M]. 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9] 张曼涛. 佛教与中国文化[M].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31~40

[10] 王坤宁. 文化同源血脉相连华文读者同享“书香”[J].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2005,5,18.

[11] 刘 建,朱明忠 葛维钧. 印度文明[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62~667.

[12] 费孝通. 费孝通文集[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4):371.

[13] 卢新宁.“汉服运动”是否代表文化自觉?[N]. 人民日报,2007,05,14 .

[14] 黄 标.中国瑜伽问答.[EB/OL].[2007-11-2].http://www.chinayoga.com/new/root/cjwt.htm.

[15] 赵海波. 瑜伽中国禅[EB/CD]. 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6.

[16] 大道瑜伽.关于大道瑜伽[EB/OL].[2007-10-4]. http://www.daoyoga.org/index.htm.

The Understanding of yoga's Popularity with Regional Sports Cultural

CHEN Li-xia,XU Yi-re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method to yoga in our country sports culture area of hot discussed appeared: research shows that this ancient yoga forms of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caused a strong boom, appear this kind of show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yoga each other. In the next stage in China such as yoga culture can get the right guidance and support, will provide for the people to a new fitness form. And further promote yoga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fusion and development.

Sports culture area; Yoga; Cultural identity

G80-054

A

1007―6891(2013)04―0009―03

2013-01-09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62。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College Sports Sociology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 Shanxi Xi'an, 710062,China.

猜你喜欢
瑜伽民族区域
Hello White瑜伽馆
我们的民族
分割区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