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2013-04-10 18:56林培真陈志平郑理慎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10期
关键词:过滤法氯苯紫外光

曹 阳,刘 音,林培真,陈志平,郑理慎

(1.广东省南方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070;2.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457)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一类具有强挥发性的有机物总称[1],它可与氮氧化物在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较大程度的损害[2]。尤其是工业VOCs,排放量大、成分复杂,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VOCs处理需要根据排放源的浓度、风量、组分、处理要求等选择适宜的方法。传统VOCs处理技术以物理法(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和化学法(吸收法、燃烧法等)为主。冷凝法适用于沸点高、体积分数≥10%的高浓度VOCs,对低体积分数的VOCs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吸收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VOCs,但对多组分VOCs处理效果不好,吸收剂再生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吸附法工艺成熟、易于推广,但处理设备庞大、流程复杂、处理费用高;燃烧法能高效率处理VOCs,但存在设备易腐蚀、燃料消耗大、成本高、操作安全性差等不足,同时还会产生二次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膜分离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大,存在膜污染等问题[3]。此外,新兴的VOCs处理技术如生物过滤技术、紫外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单独应用时均存在一定不足,而将两者结合应用时,紫外技术可改变目标污染物的物化结构,增强其溶解性和生化性,从而大幅提高了VOCs的处理效果。

1 紫外技术处理VOCs及其不足

高级氧化技术以产生羟基自由基为特征,是一项具有氧化多种难降解有机物功能的新技术,可改变目标污染物的结构和物化性质,显著增强难降解有机物的水溶性和可生物降解性[4]。目前,以紫外法为代表的高级氧化技术在VOCs治理中倍受重视[5]。

紫外技术是以紫外线照射活化光催化剂,产生的空穴作用于H2O生成强氧化基团·OH,·OH作为主要氧化剂将VOCs氧化成CO2和 H2O[6]。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活性自由基进攻有机大分子并与之反应,从而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达到氧化去除的目的。紫外技术处理气态VOCs比处理水相污染物更具优势[6]:(1)紫外光在气相中被吸收的量少于水相介质,也就是介质干扰小;(2)对解离物有更高的迁移率,且该解离物能阻止活性基团再结合;(3)有机物在气态状态下对紫外光的吸收率更高;(4)空气中的O2可在紫外光照射下转化为强氧化性的臭氧,形成UV/O3光激发氧化体系,大大提高氧化能力。

但单独应用紫外技术处理VOCs仍存在不足:单一的紫外技术很难彻底降解VOCs,甚至可能产生生物毒性更强的产物[7],对健康产生更大的危害;185 nm紫外光会伴生高浓度臭氧,而臭氧不利于人体健康;若应用单一紫外技术完成中间产物的分解,需要增大反应器体积或降低进气负荷,这在经济上不合算。

2 生物过滤技术处理VOCs及其不足

生物过滤技术的本质在于利用不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吸附、吸收溶于水中的有机物以彻底分解目标污染物。生物过滤技术处理VOCs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具有二次污染小、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能处理含不同性质组分的混合气体等特点[8],应用广泛,尤其是对大气量、中低浓度、生物降解性好的VOCs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但生物过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亦存在不足:处理装置占地面积较大;在处理高浓度VOCs时,VOCs组分间存在微生物降解的相互竞争或抑制作用,影响去除效果;在生物过滤器长期连续处理VOCs废气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污染物负荷下,填料中营养的缺乏使得微生物更新困难,导致污染物去除效果下降;生物过滤系统长期运行时会产生酸化和填料堵塞等问题。因此,要保证生物过滤系统长期、高效、稳定运行,优化反应器、增强系统对难溶难降解VOCs的处理能力等是生物过滤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优势

针对紫外技术和生物过滤技术单独应用时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有研究者[4,6,8]提出用紫外技术和生物过滤技术联合处理难溶难降解VOCs,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紫外-生物过滤法在传统生物过滤装置前端设置紫外预处理段,破坏部分难溶难降解物的分子键,将其转化为水溶性较好、生化性较高的有机产物,在降低后续生物过滤处理单元有机负荷的同时提高微生物对 VOCs的去除性能[7,9,10]。

2006年,Den等[9]用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气体,发现紫外光催化单元可将TCE、PCE降解成硫代磷酰氯、二氯乙酰氯等生化性更高的水溶性物质,去除率高达99%~100%。

2007年,Moussavi等[10]用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邻二甲苯和甲苯气体混合物,结果表明,在185nm紫外光照射下,紫外单元将甲苯和邻二甲苯转化为生化性更高、水溶性更好的甲醛、乙醛,去除率高达95%以上。

Wang等[7]研究发现,生物过滤单元能明显降低紫外单元出气的急性生物毒性、遗传毒性,并有效降低臭氧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段的微生物代谢活性。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联合装置的抗冲击能力明显优于单独生物过滤,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前者恢复到较高处理水平仅需2~3d。实际应用中,废气排放的不稳定性导致废气浓度瞬时波动,而紫外-生物联合装置则克服了这一制约因素[11]。

综上所述,紫外-生物过滤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显著改善难降解有机废气的水溶性和可生物降解性[8],降低紫外单元出气的生物毒性,提高生物处理段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增强联合装置的抗冲击能力等。

4 紫外-生物过滤法中臭氧的产生及其影响

研究发现,紫外单元在185nm光照射下会产生一定浓度的副产物臭氧。一般认为,臭氧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灭活作用。紫外-生物过滤系统中,填料上栖息的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存在,与污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Dytczak等[12]研究发现,在臭氧浓度、接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污泥具有不同的剩余污泥减量率,也就是说,臭氧的氧化作用与污泥及微生物的种类有关,微生物对臭氧的耐受性不具备统一性。另外,臭氧可以控制生物膜胞外多聚物(EPS)的形成,有研究认为EPS的存在阻碍底物进入细胞的过程,从而对生物过滤池的运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13]。

Wang等[14]对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氯苯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降解产物和副产物(臭氧)对后续生物过滤单元中的微生物产生重要影响,使得联合工艺和单一生物过滤工艺中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存在差异。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氯苯工艺中,紫外预处理产生的臭氧约为20~150mg·m-3,而生物过滤塔内的微生物可以耐受低于300mg·m-3的臭氧。

综上所述,紫外单元产生的臭氧对后续生物过滤单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降低生物过滤单元的生物膜厚度和生物膜EPS含量,改善了生物膜的特性,提高了VOCs和营养物质在生物膜内的传质效率;(2)增大了填料层比表面积,优化了结构特性,提高了填料层对VOCs的去除性能;(3)臭氧在生物过滤单元中可通过填料吸附、吸收等途径去除一部分。总体而言,紫外单元产生的低浓度臭氧不会对生物过滤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

5 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模型的研究

研究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模型,对深入了解联合工艺原理、控制性因素的宏观影响和优化利用具有理论指导作用。目前针对单一过滤性能的模型已有较多研究,典型的如Ottengraf模型[15]、Baltzis模型[16]和 Deshusses模型[17]等,这些模型成功地模拟了不同VOCs进口浓度和流量下过滤系统的稳态、瞬时去除性能,但无法解释长期运行条件下VOCs去除效率下降的现象。针对单一的紫外吸收单元模型也有一定的研究,如Idil等阐述了联合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时紫外段对生物处理段的影响机理,给出了紫外光降低COD的动力学模型,并指出在COD高于一定数值时,联合工艺处理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生物处理工艺[18]。王灿等[19]建立了预测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处理氯苯出口浓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反应器内部空间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主要影响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6 结语

紫外-生物过滤法是处理难溶难降解工业VOCs的一项有效、可行的联合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饲料、涂料、皮革、垃圾填埋场等领域,在国外已有成功应用,我国研究者对该技术亦展开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大部分以氯苯、甲苯等苯系物或两、三种混合废气为处理对象,针对实际工业废气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如何减少最终出气中的有害物质分析不多。因此,进一步对紫外-生物过滤法进行深入研究,对保证其在工业VOCs处理中的有效利用和缓解我国工业有机废气排放、减少PM 2.5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1]王灿,席劲瑛,胡洪营.紫外-生物过滤联合工艺和单一生物过滤工艺中微生物代谢特性的比较[J].环境科学学报,2010,30(8):1587-1592.

[2]马超,梁杰,胡洪营,等.紫外-生物过滤联合工艺处理VOCs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80-83.

[3]张云,李彦锋.环境中VOCs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9,29(5):411-415.

[4]Song S,He Z Q,Chen J M.US/O3Combination degradation of aniline in aqueous solution[J].Ultrasonics Sonochem,2007,14(1):84-88.

[5]Lu C,Lin M R,Wey I.Removal of EATX from waste gases by a trickle-bed air biofilte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1,127(10):946-951.

[6]Wang J H,Ray M B.Application of ultraviolet photooxidation to remove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gas phase[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0,19(1-2):11-20.

[7]Wang C,Xi J Y,Hu H Y.Reduction of toxic products and bioaerosol emission of a combined ultraviolet-biofilter process for chlorobenzene treatment[J].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9,50(4):405-410.

[8]van Groenestijn J W,Hesselink P G M.Biotechniques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J].Biodegr,1993,4(4):283-301.

[9]Den W,Ravindran V,Pirbazan M.Photooxidation and biotrickling filtration for controlling industrial emissions of trichloroethylene and perchloroethylene[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6,61(24):7909-7923.

[10]Moussavi G,Mohseni M.Using UV pretreatment to enhance biofiltration of mixtures of aromatic VOC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4(1-2):59-66.

[11]成卓韦,林雯雯,蒋轶锋,等.利用紫外预处理加强氯苯的生物滴滤净化[J].环境科学,2010,31(5):1160-1166.

[12]Dytczak M A,Londry K L,Siegrist H,et al.Ozonation reduces sludge production and improves denitrification[J].Water Research,2007,41(3):543-550.

[13]Grady J R,Glen T D,Henry C L,著.张锡辉,刘勇弟,译.废水生物处理(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0-158.

[14]Wang C,Xi J X,Hu H Y,et al.Stimulative effects of ozone on a biofilter treating gaseous chlorobenzene[J].Environ Sci Technol,2009,43(24):9407-9412.

[15]Ottengraf S P P,van den Oever A H C.Kinetics of organic compound removal from waste gases with a biological filter[J].Biotechnol Bioeng,1983,25(12):3089-3102.

[16]Baltzis B C,Mpanias C J,Bhattacharya S.Modeling the removal of VOC mixtures in biotrickling filters[J].Biotechnol Bioeng,2001,72(4):389-401.

[17]Deshusses M A,Hamer G,Dunn I J.Behavior of biofilters for waste air biotreatment.1.Dynamic model development[J].Environ Sci Technol,1995,29(4):1048-1058.

[18]姚远.紫外光降解对生物过滤塔去除氯苯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19]王灿,席劲瑛,胡洪营,等.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去除氯苯气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9,30(1):29-32.

猜你喜欢
过滤法氯苯紫外光
氧化钙抑制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氯苯生成
紫外光分解银硫代硫酸盐络合物的研究
薄膜过滤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思考
紫外光交联膨胀型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的研究
药品检验中薄膜过滤法的应用价值
紫外光固化模塑成型性研究
紫外光照射对聚丙烯核孔膜蚀刻的影响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
浅析2,4-二硝基氯苯的最佳合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