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探析*

2013-04-10 23:36王道儒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珊瑚礁海南省海域

吴 瑞,王道儒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海南省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探析*

吴 瑞,王道儒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文章介绍了海南省海洋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评述了海南省海洋与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现状。包括:法规与技术支撑体系、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水质环境状况、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污染源控制和污染整治、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分析了海南省海洋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 前言

海南省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周围广阔的海域。海南岛面积约3.4万km2,海南省行政管辖面积约200万km2,全省岛屿众多,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盐业资源、滨海农业资源和风力资源等。从生态环境来看,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始终保持优良,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维护,生态价值突出。

2 海南省海洋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

2.1 自然环境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省份,海南岛地处热带,四周环海,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有气温高、日照强、降水丰富且干湿季节分明、气象灾害多等特点。海南岛水温平均25℃~30℃之间,海南岛近岸海域海水盐度较低,常年在21.58~33.30,各月平均为13.45~32.43。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盐度较高,年平均为33.15,月平均最低盐度为32.74。西沙群岛近岸海域海水盐度最高,年平均为33.43,月平均最低盐度为32.93。海南岛四周海域潮汐类型多样,包括日潮型和半日潮型,以日潮型为主。东部与南部为不规则日潮混合潮,东北部为不正规半日潮;西岸与北岸属规则型全日潮。海南岛北部海域潮流,受琼州海峡地形的影响,潮流呈往复流性质,东部海域由于潮差较小,海域开阔因此流速较小,为弱潮流区,南部近岸海域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带有一定的旋转性,流向与流速随水深差异不大,具有较强的潮流动力。西部近岸海域位于北部湾与南海的交汇处,潮流属相对较强的潮流区。

2.2 海洋资源

2.2.1 港口资源

至2008年,海南省已建成沿海港口码头总泊位15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0个,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41万标箱,新建成的洋浦炼化码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原油码头,最大可停靠37.5万吨油轮,是我国内地4个能够接卸30万吨油轮的原油码头之一。正在施工中的总投资16.6亿元的马村港区未来将发展成为以能源、集装箱、散杂货及危险品运输为主,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文明环保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区。国内航线已覆盖所有沿海港口,形成了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东有龙湾、清澜港的 “四方五港”格局。目前海南省拥有包括五大港口在内的各类港口共19个,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设施较完备的

2.2.2 海洋生物(渔业)资源

海南地处热带,鱼、虾、贝、藻等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南海湾海涂总面积为486.60 km2,滩涂和水深20 m以内浅海总面积5 568 km2。已记录有鱼类807种、虾蟹类434种、软体动物739种、棘皮动物511种,依次占全国对应物种总数的67%、80%、75%和76%。西沙群岛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浩繁,有鱼类、贝类、海参类、海龟、藻类、蟹类、龙虾、乌贼等。南沙群岛海区鱼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558种,隶属于27目138科,其中经济鱼类300种,占到总种类数一半以上[1]。

2.2.3 滨海旅游资源

据海南大学不完全统计,滨海地区共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346个,海南省滨海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根据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海南拥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等八大主类旅游资源,占全部大类的100%,除冰雪地亚类和草原与草地亚类外,海南省拥有其余29个亚类的滨海旅游资源,占全部31个亚类的93.55%,拥有滩地型旅游地、沼泽和湿地等105个基本类型的滨海旅游资源,占全部155个基本类型的67.74%。

2.2.4 滨海矿产和南海油气资源

海南省本岛近海砂矿资源主要为钛铁矿、金红石、锆英石、独居石等。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石油地质储量为230亿~300亿t,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南海也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石油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按全国二轮评价结果,我国陆地油气资源量为994.03亿t油当量,而我国管辖海域近300万km2面积上的资源量为陆上资源量的39.84%~45.97%,即396.02亿~456.26亿t油当量,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300亿t之间。

2.2.5 海洋新能源

海南岛海域海岛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分为两个区;太阳能较丰富区和太阳能可利用区。昌江的昌化港—莺歌海—陵水的新村港一带海岛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属太阳能较丰富区;其他海岛区,则为太阳能可利用区。南沙群岛海区的天气系统,风况和海况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北半球冷空气流强度控制,潮汐则受太平洋潮坡所支配,蕴藏有较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据估计,南沙海区全年有效光照为2 700 h以上,是可利用的天热热能。全年风时可达7 000 h左右,可利用风能发电。南沙岛礁区可利用的主要是潮汐能。西沙群岛的太阳能丰富,年日照时数在2 900 h左右,年太阳辐射总量在6 000 MJ/m2。按照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西沙群岛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西沙群岛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按照全国风能区划指标,属风能丰富区。平均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达5~6 m/s之间,西沙群岛的有效风速时数较多,全年在5 700~6 500 h之间,平均每天可达16~18 h,西沙群岛的年有效风能在1 050 k W·h/m2以上。西沙群岛的海洋能的蕴藏量以核能为主,其次为温度差能和浓度差能。再次为波浪能,潮汐和海流能[1]。

2.2.6 岛屿众多

海南岛沿岸现有329个海岛,有海甸岛和新埠岛等。有居民海岛5个,2009年常住人口55 988人。海岛总面积42.320 2 km2,岸线长267.197 km。其中,有居民海岛总面积为23.750 3 km2,占海南岛沿岸海岛总面积的56.12%;海岛岸线长45.871 km,占海南岛沿岸海岛岸线总长度的17.17%。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面和南面海域,隶属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县级)管辖,由406个岛、礁、沙、滩组成,总面积2 385.856 37 km2。其中,海岛90个,面积约16.378 65 km2;干出礁(沙)54个,面积约620.564 43 km2;暗礁(沙)259个,面积1 748.867 45 km2;同时,还有3个人工岛,面积约0.045 814 km2。

3 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3.1 全省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09年,全省12个沿海市、县中,已建有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昌江、儋州、临高、东方等11个市、县海洋环境监测站。4个市、县已能独立开展基本的海洋环境监测,其他市、县可开展初步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建立起覆盖全省的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3.2 大部分海域水质环境状况良好

根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 《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目前,海南大部分海域水质环境状况良好,尤其是2008年,海南省废水污染物COD排放量为10.1万t,比2007年减少0.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万t,比2007年减少16.1%,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为9.0万t,比2007年增加1.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绝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一、二类海水占84.5%和86.7%的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海南岛内三类、四类海水的区域主要受无机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影响。水质总体与2007年持平,如东部(文昌、琼海、万宁)和南部 (三亚、陵水、乐东)近岸海域, 72.7%和78.5%监测海域符合一、二类海水, 92.9%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西部 (东方、昌江、儋州、洋浦、临高)近岸海域,88.9%的监测海域符合一、二类海水,所有监测海域均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海水养殖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良好。

3.3 海洋工程建设环境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

严格执行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条例》,加大了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及评审的管理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和市、县开展全省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及措施落实情况的大检查,严格执行海洋倾倒的技术论证、审核审批、交费和发证的有关程序,加大了市、县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活动的监管力度。

3.4 法规与技术支撑体系逐渐完善

1991年9月20日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10月16日颁布实施的 《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省人大制定和修订了 《海南省实施 〈渔业法〉办法》 (1995年)。1995年8月,三亚市政府颁发了《关于禁止开采捕捉销售珊瑚、玳瑁及其制品的通告》,海南省于1998年颁布首个地方性红树林保护法规《海南红树林保护规定》1998年9月,海南省人大颁布了《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2009年5月27日,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 (修订稿)》,《规定(修订稿)》对珊瑚礁定义、海洋污染控制、珊瑚礁保护与生态恢复、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加明确、可行的规定。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损害,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海南省立法保护海洋环境。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 《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在技术支撑方面,一是开展海南省典型海洋灾害的规律与防治对策的研究。二是开展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有热带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价,潜在海水增养殖区评价与选划,海岸带调查、海岛调查、水体调查、重点港湾潟湖水体调查、海域使用现状调查。三是建设 “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三亚示范区。四是开展重点港湾 (海口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研究。五是开展了近岸典型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示范研究。

3.5 强化了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修复

(1)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海南省自1980年开始筹建第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以来,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在海南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海南省共建自然保护区68个,其中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17个,面积达103 444 hm2。目前,海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床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洋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海洋经济生物物种、海洋自然景观、海洋非生物资源等海洋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同时,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合作,承担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 “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三亚示范区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开发计划署向全球推广经验的示范项目。

(2)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海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启动三亚鹿回头湾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小海潟湖治理、鹿回头岸滩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珊瑚礁移植,在西瑁洲岛建立了珊瑚礁移植基地。在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 “热带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关键技术示范与研究”项目。

(3)加大增殖放流力度。自2001年启动渔业增殖放流工作以来,10年间全省共投放各类经济鱼苗超过1.2亿尾,2010年,新增推广0.07万hm2。

(4)建设人工鱼礁。在三亚双扉石附近水域实施的 “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取得较好效果,有56种经济鱼类群集,海洋底播面积达2 667 hm2,当年收获3 786 t,产值约3 000万元。

3.6 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和环境污染整治力度

(1)严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听证。对围填海等重点海洋工程项目实施严格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和听证,还开展施工与营运期的事中、事后监控。

(2)整治渔业用海环境。治理渔业生产自身污染,采取清理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养殖网箱,定点收集渔排生产生活垃圾集中上岸处置,规范养殖用药和投饵等措施。

(3)严控重点陆源污染物入海。从2004年起,海南率先在全国开展20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的监测和监督管理,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每年选择多个重点涉海工程项目对其施工和营运期开展定期的海洋环境质量跟踪监测。

3.7 进一步加强海洋环保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

全面开展海洋环保执法,监督各类海洋工程环保措施的落实。严格执法,规范用海和渔业生产秩序。一是树立、大力宣传 “科学、依法、规范、有序、集约”的用海观念,违规违法用海事件明显减少;二是加大了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力度。

3.8 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初见成效,全民海洋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2005年举行了全省珊瑚礁保护大行动,2007年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行动涉及宣传、教育、培训、执法检查、环境整治、公众参与等内容,历时半年,海南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多家新闻媒体、沿海各市、县及相关单位参加,直接或间接参加的人数近50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下基层活动,先后举办了7期法制讲座,参加人数300余人。几年来,随着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拓展与深入,以及加大环保措施执行力度的影响下,普遍唤醒了社会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地辅助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 海南省海洋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局部海域出现污染

海南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但在沿海城镇和某些港湾,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表现为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有加重趋势,部分海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09年监测显示,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的部分河口区近岸海域水质继续较差,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类为主要超标项目,其中尤以海口湾及清澜、博鳌、洋浦最为突出;海口湾近岸海域沉积物普遍受到重金属镉、砷、铜、铅的污染,多数测站沉积物砷、镉含量和部分测站沉积物铜、铅、汞含量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4.2 部分海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海南省东部大部分海岸珊瑚礁资源生长发育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珊瑚礁生态系统相对较脆弱。局部沿岸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珊瑚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西沙群岛监测区域珊瑚礁从2008年开始活珊瑚覆盖度下降,死珊瑚覆盖度增多,珊瑚礁鱼类分布密度减少,珊瑚礁生态系统在较大范围呈现退化趋势。总体来讲,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基本稳定,海湾沿岸的海草床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但也存在人为的直接清除及养殖活动、旅游活动和生活污染等带来的环境压力[2]。

4.3 海洋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由于海域受污染,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捕捞过度,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目前,南海北部大陆架底层渔业资源密度已下降到很低水平,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9,而北部湾海域的渔业资源密度已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8。渔获组成向小型化、低龄化和低值化转变,1997—1999年度底拖网调查的渔获物中,经济种类仅占总生物量的51%,且由不足1龄的幼鱼组成;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如鲥鱼、大黄鱼和鲷类等,目前已很少在渔获物中出现,优质鱼类资源的更新能力严重缺失。

4.4 部分岸段海岸侵蚀现象严重

海南岛海岸线全长约1 823 km,其中80%为砂质海岸,在砂质海岸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岸段因侵蚀而后退,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北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及自然因素影响,海岸侵蚀现象有所加剧。近30余年来,如南渡江现代三角洲前缘0~10 m等深之间的水下岸段年平均蚀退9~13 m;除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外,滥挖乱炸珊瑚礁、人工构筑物的修建和取沙等人为因素是造成海岸侵蚀速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5 建议

5.1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投入

为了提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力,必须实施海洋生态系统管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维护一流的海洋生态环境。认真落实 《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加强污染源治理,加快建设江河沿岸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加强对海洋自然资源的保护,新建国家海洋公园、国家级和省级海洋保护区。合理功能区划、集约利用开发海岸线,保护沿海防护林带、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开采海砂。逐步建立有效的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科学制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实施海洋生态补偿。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的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机制,为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海洋环境状况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实施重点海域监测网络化工程,加快覆盖全省的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控监督网络体系建设,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决策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加强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控制和压缩近海传统渔业资源捕捞强度,严格捕捞作业管理。推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加强养殖水域监测管理,规范养殖废水排放,限制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开发活动,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高度重视海洋灾害防治,降低海洋灾害损失。

5.2 加强海洋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

海洋科技和专业人才是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的重要支撑。海洋资源深度开发高度依赖科学技术,而且海洋技术又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被列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之一。为了加快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海南省必须加强海洋科研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现有的海洋科技力量,打造具有新型机制、体制的科研机构。支持海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争取设立西沙海洋科研中心和科考基地。建议省政府从有关开发、建设基金、海洋使用金中划出一定比例,财政设海洋科技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海洋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成果转化。省财政每年拨款一定数额用于支持重点海洋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要制定海洋高新技术人才引进鼓励政策,在研究经费、住房、户籍、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保障,重点引进和培养海洋高层次科技人才、海洋旅游人才、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渔业技能型人才等,努力创建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的平台,为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技术和人才支撑。大力加强航海、船艺、货运、航海仪器、通信、船舶安全管理等海洋专业技能人员的培养。

[1] 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Z].2009.

海南省“908专项”(HN908-01-02,HN908-02-03,HN908-04-02,HN908-04-09);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5005).现代化港口体系。

猜你喜欢
珊瑚礁海南省海域
遗落海域
终于等到你!ATOLL(珊瑚礁)ST200流媒体播放机、SDA200流媒体播放/功放一体机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跟踪导练(三)3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海南省肿瘤医院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