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现状*

2013-04-10 01:29陆彩琴
上海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患侧上肢偏瘫

陆彩琴

(上海市青浦区香花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712)

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偏瘫康复护理的研究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1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损伤的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重新组织的能力,以弥补失去的功能[1],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帮助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降低患者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关节脱位、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优势是无任何药物能取代的[2]。许晓燕等[3]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如在病后1个月内开始康复治疗护理,达到生活自理需86 d;而1个月后开始康复治疗,达到生活自理则需100 d。部分患者由于忽视早期或较早时间的功能训练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偏瘫患者康复治疗1~3个月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个月后因各种继发性障碍会使恢复减慢。6个月内90.0%的患者恢复可达到最大程度。所以,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充分发挥和发展患者的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所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重要的意义[2]。

2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选择

一般认为,从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的康复即为早期康复。胡荣东等[4]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间窗功能锻炼特别重要,为发病24 h内。梁光霞[5]实践证明,康复训练引起再出血的概率很小,无论脑出血患者,还是脑梗塞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均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甚至超早期康复训练(发病48~72 h)。一般认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最佳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72 h。

3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

3.1 基础护理

做好生活起居指导,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空气清新。病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床边加床栏,以防坠床,床铺要平整、干燥。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且保证各关节处于良肢位,一般为患侧卧位,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使整个患侧身体被拉长,从而减轻痉挛。患侧在下,健侧在上的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患侧肩应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下肢呈迈步位,健侧下肢髋膝屈曲,患侧下肢呈伸髋稍屈膝体位,并用枕头在下面支持[6]。预防呼吸道感染,除每2 h更换体位拍背外,还须注意患者的口腔清洁,使患者头侧卧,口角处偏低,枕部稍高,使口腔唾液顺流而出或以吸痰器吸出,防止吸入性肺炎。预防泌尿系感染,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按护理常识处理。预防深部静脉炎,将患肢抬高,按摩患侧肢体,避免患侧下肢输液,如发生静脉炎可做理疗,亦可使用弹力裤或弹力绷带。预防皮肤感染,预防褥疮。对大小便失禁者,避免潮湿和排泄物刺激,防止局部受压。意识障碍的患者要保持气道的通畅,尽量少用仰卧位,以避免骶尾部等部位压疮的发生。

3.2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康复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7]。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的情绪时,神经抑制被解除,出现神经易化,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对提高康复疗效可起到重要的作用[8]。脑卒中后抑郁是最常见并发的情感障碍,发病率为22.0%~60.0%[9]。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悲观,对自身缺乏信心,直接影响病人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失去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从而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早期康复的目的、意义,积极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阶段,患者常因急于求成或而失望、悲观、抑郁。此时争取家属配合,从生活上、精神上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在训练中,任何微小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训练进步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

3.3 体位护理

3.3.1 卧位护理

①仰卧位,患侧肩胛下用薄枕垫高,肘、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置于枕头上,使患侧肩胛骨处于前伸位,患侧大腿外侧置一大号枕,髋关节、膝关节各垫一个小号枕,防止髋关节外旋,使膝关节稍屈曲(20°~30°),足底垫中号枕,取中立位,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90°,防止足下垂、足内翻[2]。②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90°,肘腕指关节伸展放至枕上(勿垂腕),患腿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呈90°,置于一大号枕上,再用一中号枕使踝关节稍背屈,防止足下垂及内外翻[2]。③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腕关节伸展,手指拉开,掌心向上,患侧髋关节保持伸展位,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保持轻度背屈位,健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放于一中号枕上,并将一大号枕置于背部支撑后背,维持体位[2]。

3.3.2 坐位护理

在患者胸前置一桌子,将患侧上肢放于桌面,肘关节微屈,手掌心向下,手指伸直,身体前倾,脊柱伸展,可以抑制躯干短缩,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在病人背部放一软枕,使患者坐位的重心在臀部,而不在骶尾骨上,以减轻骶尾骨受压的程度。患侧膝关节屈曲成90°,使足与小腿保持垂直位。坐位时应注意座椅不能太高,应保持双腿整个腿掌着地[10]。

3.3.3 站位护理

康复护士的帮助对患者站位训练非常重要,应站在病人的患侧,减轻病人的恐惧担心,引导病人重心向患侧转移,用健侧手指紧扣住患侧手指,并抱于胸前,双足分开10 cm左右[10]。

3.4 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3.4.1 按摩

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每天2次,每次20 min,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柔的按摩[11]。

3.4.2 翻身动作训练

患者双手交叉握住伸直,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健侧腿伸到患腿膝关节下方。以躯干为轴向患侧或健侧转向,护士站在患侧协助。每2h翻身变动卧位1次,患侧卧位每次不要超过1 h[12]。

3.4.3 床上训练

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上肢做Bobath握手,肘屈伸,肩上举;下肢做双桥和(或)单桥,床上轨迹,屈踝[13]。

3.4.4 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首先侧移至床边,将健腿插在患腿下,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使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摆动双腿[14]。

3.4.5 站起及站位平衡训练

患者Bobath握手,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立起;患者站立平行杠边,健侧上肢紧抓杠木,重心放于健侧下肢,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至大于30 min[14]。

3.4.6 步行训练

患者坐位能保持平衡即可开始。先于平衡杠内步行,注意上肢的摆动及骨盆的旋转,接着平地步行,实地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15]。

3.4.7 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

训练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如厕、沐浴、拧毛巾等,积极训练患者患侧上肢及手的功能。在ADL训练项目中尤以移动能力的训练最为重要,在康复护理中还要注意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借助工具学会翻身、起床以及从床移到轮椅,再从轮椅移动到厕所的技巧动作和方法[16]。

4 脑卒中患者偏瘫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病程长、恢复慢、经济负担重,所以很少能够达到完全康复后出院,而不能继续康复训练,往往前功尽弃,出现各种功能减退。家庭康复有着住院治疗无法取代的优势。陈君等[17]通过对141例脑卒中患者的问卷调查发现有73.5%的患者愿意在社区和家庭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可见家庭康复治疗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冯正仪等[18]对社区3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于1个月、3个月的评价发现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病人自理能力和家庭照顾能力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朱建玲等[19]对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并进行康复评价,在Brunnstrom分级评定、FMA、MBI评分上有显著改善,康复护理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家庭康复护理的优势还表现在费用的节省。家庭康复无疑是一种最经济的治疗途径,符合中国国情。

[1] 姜从玉, 胡永善. 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24(7):443-445.

[2] 冯丽娜.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3): 43-44.

[3] 许晓燕, 樊敏. 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的发展现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18): 25-26, 29.

[4] 胡荣东, 肖爱军.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的临床应用[J].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4): 5-6.

[5] 梁光霞, 张向辉, 史红梅.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 19(13):68-69.

[6] 罗红梅, 杨晓慧. 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床上体位的摆放[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 23(11): 105.

[7] 毛芙敏. 110例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J]. 护理研究, 2000, 14(4): 171-172.

[8] 李韵. 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心理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26(4): 241-242.

[9] 凌彩坚. 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6): 100-102.

[10] 陈莉红. 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护理[J]. 中国疗养医学, 2004, 13(1): 17.

[11] 郑燕红.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 15(10): 614-615.

[12] 岑春兰.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 28(5): 869-870.

[13] 孙秀艳, 马艳辉, 崔静宜, 等.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三段式康复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28): 6192.

[14] 陈冬青. 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03, 18(1): 45-46.

[15] 李亚东, 张春晶, 唐艳红.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3(3): 292-293.

[16] 林宗霞.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内容的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28): 6136.

[17] 陈君, 颜骅, 李泽兵, 等. 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调查[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25(3): 162-167.

[18] 冯正仪, 张华, 胡永善, 等. 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的有效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2, 16(11): 627-629.

[19] 朱建玲, 廖亮华, 陈树丹, 等.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06, 20(4):890-892.

猜你喜欢
患侧上肢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