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1920年长沙学术讲演会考实*

2013-04-11 07:27李永春
湖湘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演讲会大公报罗素

李永春,郭 范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411105)

1920年10月26日—11月2日湖南省教育会在长沙举行名人学术讲演会,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应邀出席并发表一系列演讲,在湖南和文化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元培《自写年谱》对此有所涉及,《蔡元培年谱长编》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经蔡元培本人修订的讲演稿,但是,其中关于蔡元培在长沙讲演的次数、时间、记录、修改等问题都存在不少讹误。根据长沙《大公报》的报道和所刊《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本文拟对蔡元培演讲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考实。

蔡元培在《自写年谱》中谈到“长沙讲学”的问题,说:“暑假中,湖南学者周鲠生、杨端六诸君等乘杜威留京、罗素新自英来的机会,发起长沙讲演会,北京各校著名的教授都被邀,我也参与。那时谭君组庵任湖南省长,招待我们。我讲了四次,都是关于美学的。我曾把演说稿整理过,载在《北京大学日刊》。”[1]P128揆诸史实,上述回忆有许多错讹之处。

首先,长沙学术演讲会的发起者不是周鲠生、杨端六。据1920年10月15日《大公报》关于演讲会的报道说:“省教育会委员陈君夙荒孔君競存等因教育会改选,各县选人皆来省,拟趁此时机,开一讲演大会,邀请中外名人来会演讲。适杜威尚在北京,罗素将到上海,乃函商在北京之熊知白,在上海之李石岑,熊李等均甚赞成。各方交涉,均已得有圆满结果。除杜威罗素外,北京之蔡孑民胡适之,上海之陈独秀张东荪,南京之陶行知刘伯明,均拟分途同来。”[2]很显然,长沙举办名人演讲会,最初是由陈夙荒、孔競存等教育会委员发起的,时间在10月10日,在征得省署同意后,同月14日在教育会成立演讲筹备会。[3]省教育会在《呈请省长拨给各费文》中也说到:“窃自欧洲战后,各国教育思潮哗然大变。湘省僻居内地,自应急顺世界之潮流,藉促学界之进步。前由教育委员会建议钧署,召集全省办学人员分期讲演,以促进地方教育,业经汇集呈核在案。兹本会职员会议,以本会改选期界,各处委员及各县教育会劝学所等办学人员均到会与选。拟趁此时机,敦请世界哲学教育大家,如罗素杜威及其夫人,暨海内知名人士来湘,从本月底起,分讲哲学教育社会经济等科,俾吾湘学界获聆名人讲演,咸晓然于教育潮流,并唤起其研究兴味。其有俾教育,必非浅鲜。”[4]这进一步说明,学术演讲会以省教育会改选为契机,以教育会名义,邀请中外教育大家来湘开展学术演讲,促进湖南教育发展。而且在教育会发起演讲会后,立即函商在北京的熊知白和在上海的李石岑。熊、李两人均为湖南人,一为北京女高师校长,一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兼中国公学教授。他们不仅赞成教育会邀请杜威、罗素来湘讲演,而且受教育会委托,分别负责上海和北京方面各演讲员的接洽联络。至于杨端六和周鲠生,都是湖南人,当时周正在英国留学,1921年底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自不可能参加长沙演讲会;杨为《东方杂志》编辑兼会计科长。据以罗素翻译身份参加演讲会的赵元任回忆说,杨端六是“湖南赞助人之一”。[5]P159李石岑在10月15日给省教育会的信说到,关于聘请罗素翻译的事,因为外间多觉得赵元任的翻译不圆满,“而赵又系苏人,恐言语不便,兹弟又力请杨端六任译事。杨已决定向商务印书馆暨中国公学请假二十天,与罗素一同赴湘也。杨任讲演译事(社会哲学方面)。”[6]因为杨端六支持这次演讲会,又回湘担任罗素翻译并且自己担任讲演,说他是演讲会赞助人,也未尝不可。但是说周、杨发起长沙演讲会,实属牵强。至于说演讲会发起时间是“暑假中”,显系误忆。

其次,湖南省教育会邀请的演讲员也并非“北京各校著名的教授”。随着杜威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讲学影响的扩大,湖南方面也向他发出来湘讲学的邀请。在邀请杜威的同时,也邀请了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北大知名教授,但是蒋梦麟因北大校务不能分身,胡适曾经担任杜威演讲的翻译,邀请胡适来湘,兼有请其担任翻译的考虑,但他因病不能来长沙。[7]后来另邀请刘树梅担任杜威的翻译。故长沙《大公报》报道说:“湘省教育界欢迎杜威博士来湘讲学一事,闻已得杜威同意,定期本月二十日前后起程来湘,蔡元培同行。胡适之因患足疾,来否未定。至罗素博士,是否来湘,尚待接洽。”[8]显然,蔡、胡、蒋等人被邀,不能代表蔡元培所说“北京各校著名的教授都被邀”。刘树梅担任杜威的翻译,又邀傅铜、赵元任为罗素的翻译,均列入讲演团成员,他们都不是北京著名教授。在邀请杜威获允的情况下,负责上海方面联络工作的李石岑着手邀请罗素等来湘演讲。据10月13日《时事新报》的报道,“罗素到上海后,各地学术团体都争相邀请罗素,时值湖南省教育会在长沙开会,已商定从北京邀请杜威、蔡元培等人赴湘,因而经由李石曾、李石岑等人的多方活动,湖南在对罗素的争夺战中获得了优势。”[9]P108李石岑在邀请罗素来湘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李石曾等人支持,而且还有张东荪、陈独秀等人相助,他在10月14日致函北京的熊知白说:“关于聘请罗素先生讲演事,顷已与东荪兄商量一切,东荪兄极为赞成。岑因东荪兄此刻馆务尚不甚忙,请其一同赴湘,担任讲演。东荪亦乐从之。又岑因湖南既特别召集各州县从事教育之人,一同赴省,不得不郑重其事,而所聘请之演员,尤不妨多请一二名人,否则各校不能周转也。故与东荪商量之结果,又得陈独秀兄特别允许。(独秀兄尚允为赴湘事特别请代理人代理新青年杂志事),偕岑一同赴湘。惟独秀兄云,罗素到沪,即时赴湘,恐难办到,因聘请罗素,中国公学出钱最多也。”[7]显然,李石岑在张东荪、陈独秀等人帮助下成功地邀请到罗素来湘演讲;同时考虑到“各州县从事教育之人”一同赴省听讲,恐一时演讲员不能周转,故自作主张,又顺便邀请了陈独秀和张东荪等人。此外,如上引10月15日《大公报》报道所说,教育会还邀请了南京的陶行知和刘伯明,后因故未来湘。由此可见,上海、南京方面的演讲人均非蔡元培所说的北京各校著名教授之列。

再次,邀请蔡元培来湘的也不是周鲠生、杨端六,而主要由熊知白负责联系。熊代表省教育会向蔡元培发出《欢迎各教育大家函》:“敬启者:敝省教育甫届萌芽,兵燹之余,更形凋敝,启迪匡导,端赖名贤。先生学问道德,举国钦仰,敝省人士,亟欲亲聆伟论,用作南针。前托静生石岑先生敦请文斾莅湘,业承俞允。兹谨定于本月二十五日起集会,同人佇领教益,特派代表某君 耑诚欢迎,敬希先期辱临,俾慰 渴慕。”[10]但是,蔡元培因赴法时间与长沙讲演会期相冲突,10月14日还说不能来湘。经过熊知白与蔡元培、蒋梦麟等人商议,次日才决定与杜威一同赴湘,再由长沙转沪直接赴法。[7]蔡元培在长沙演讲时解释了此次来湘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杜威、罗素两先生,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哲学家,同时到湖南讲演,我很愿听一听。第二,是我对于湖南,有一种特别感想。”[11]同时也坦承,“这次来湘,完全是代湘籍留法俭学生筹款,演讲不过顺便发表几句罢了。”[12]蔡元培与杜威一行于10月21日赴行长沙,24日抵汉口,为华法教育分会留住一天。[13]26日上午抵达长沙,安排住明德学校。

复次,蔡元培自述的演讲场次和演讲内容也有误,容后详述。

湖南方面对于蔡元培来湘演讲,做了非常细致而周到的安排,给予高规格的接待。

在各演讲员及其行期确定之后,讲演筹备会着手拟定演讲题目与安排演讲场次,以便广告宣传,并安排听讲人员。10月17日《大公报》公布消息说,筹备会已“先将各人所长,定为纲要,以便临时讲演。”其中蔡孑民讲美学与伦理学。筹备会还拟定各演讲员到湘之后,派人分别接洽,指定朱剑凡具体负责接洽蔡元培。[14]

关于讲演时间,讲演会拟采取“分时演讲”办法。10月15日《大公报》预告说:大约罗素在每日上午九时半起至十一时止,杜威在下午自二时半起至四时止,其余时间则请蔡孑民胡适之等讲演。在讲演员确定行程之后,讲演会在25日正式公布了各讲演的时间和场次安排,其中正会场(遵道会)安排蔡元培10月26日—11月1日每天下午四时至五时各一场,分会场(第一师范学校)则安排10月28、30日九时半至十一时各一场,总共八场讲演。[15]教育会原计划安排罗素讲演一周,每天一场,但罗素坚持只讲一天,省教育会方面的解释是:罗素因海程甚为困顿,沿途经过各处,又均请其演讲,精神疲倦,急须赴京修养,故在湘不能久留。[16]经谭延闿再三挽留亦无结果,罗素讲演改为26日下午和晚上、27日上午和下午在正会场连续讲演四场。随着罗素演讲计划的调整,蔡元培的演讲场次和时间也相应调整为:10月26、27、29、30 和11月1、2日的下午四时至五时在正会场讲演,分会场的讲演未变。因为蔡元培26日上午11 时才到长沙车站,正会场下午临时改为安排罗素讲演,所以是日正会场下午的讲演取消。29日演讲会再次公布调整了的演讲时间,其中蔡元培是10月29、30日和11月1、2日的上午九时半至十时半在正会场讲演,11月1日下午在分会场讲演。[17]从每日演讲时间段安排看,蔡元培排列在罗素、杜威之后;从演讲场次看,最初罗素、杜威、蔡元培各讲演8 场,吴稚晖、张溥泉各4 场,张东荪、章太炎各3 场,等等。可见,蔡元培在讲演名人中始终处于仅次于罗素、杜威的地位,在国内的演讲名人中无疑是最重要的。他在长沙讲演会上实际讲演7 场,各讲演场次容后详细考述。

关于接待,湖南方面对罗素和蔡元培一行的欢迎也是盛况空前的。蔡元培10月21日赴行长沙,在汉口会合由南京乘船来汉的罗素一行,26日同车抵达长沙。到站欢迎的有教育会会长陈夙荒、委员朱剑凡等及各校代表六七十余人,以及北大同学欢迎团十余人,据《大公报》称,“盛况与欢迎杜威略同,惟手续较周。先与车站长交涉定妥,于月台划定地点,为欢迎代表驻足之所,并令站警维持秩序,不准旁人孱入。十一时火车到站,即由欢迎团中推定陈夙荒朱剑凡方竹雅赵运文等上车,表述欢迎之意。”[18]也就是说,蔡元培和杜威、罗素一样受到湖南方面高规格的接待。在讲演会中,湖南省省长亲自主持讲演,设宴款待诸位名人,就是蔡元培《自写年谱》所说的,谭延闿省长亲自招待他们。

关于讲演记录,讲演筹备会进行了多次讨论。除了讲演会邀约新闻界人士张平子、龙兼公、杨国础、马文义等人担任记录员外,长沙《大公报》特地邀请具有相当学术功底的李济民、毛泽东、唐汉三、金缄三担任讲演记录,并在26日公布了特约记录员名单:“此次国内外名人来湘讲演,于学术改进,文化宣传,所关甚巨。本报为谋各界快睹起见,特请北京大学哲学士李君济民专记杜威罗素两先生演辞,唐君汉三金君缄三毛君泽东分记蔡章张吴先生演辞,务期记载翔实,刊布迅速,以副阅者雅意。”[19]实际上,蔡元培讲演主要由李济民、杨文冕、毛泽东和马文义等人担任记录,其中毛泽东记录了《对于学生的希望》和《美术的价值》。[20]

前已提及,蔡元培自述说在长沙讲演四次,而且均是关于美学的。但是,担任讲演记录的凤蔚在讲演结束后写的总结报告说,蔡元培演讲的题目有《学生底职能》、《师范教育》、《美术的进步》、《美术和科学的关系》、《对于学术界新希望》等五个。[12]《北京大学日刊》的“编者谨按”说,蔡元培在湖南“凡讲演七次”。[21]《蔡元培全集》则称,蔡元培在长沙讲演会“共讲九次,讲演词曾被记录发表。”[11]P289有论者纠正说,“实际上讲了12 次,演讲的题目依次为:《美术的价值》、《何为文化》、《对于学生的希望》、《中学的教育》、《美术的进化》、《学生的责任和快乐》、《对于师范生的希望》、《中学的科学》、《美学的进化》、《美学与科学的关系》、《美学的研究法》、《美化的都市》。”[1]P128揆诸史实,蔡元培在长沙演讲会(正会场和分会场)上总共讲演7 场。《北京大学日刊》发表经蔡元培修订的讲演词共七篇,而且注明《何为文化》为“蔡先生湖南的第一次讲演”、《美术的进化》为第二次讲演、《美学的进化》为第三次讲演、《美学的研究法》为第四次讲演、《美学与科学的关系》为第五次讲演、《对于师范生的希望》为第六次讲演、《对于学生的希望》为第七次讲演。从该刊所附修改稿照片可以看出,“湖南第一次讲演”等字为蔡元培所题写。[21]考诸筹备会讲演安排和时间序列以及《大公报》的相关报道,上述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以下对讲演会期间各场讲演依次考述。

10月27日,蔡元培在明德学校“讲演美术”。《蔡元培年谱长编》称:蔡元培到达长沙的第二天,即10月27日,“下午1 时,明德学校开茶话会,该校主任谢真致欢迎词后,即由蔡先生讲演《美术的价值》”,并说明该演说词是毛泽东记录的。[22]P339—340据此断言该讲演时间是10月27日,地点在明德学校。其实,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大公报》10月28日报道了昨日各处讲演情形,全文如下:“昨日午后,明德学校全体职教员开茶话会,欢迎蔡孑民吴稚晖及前日同来住在该校之李石岑赵元任刘树梅诸先生。首由主任谢真君致欢迎词,次由蔡先生讲演美术,次由吴先生演说,希望明德中学与英国之伊丁中学相垺,最后由赵元任先生唱一歌,以助余兴。”[23]该报道只说是“讲演美术”,而蔡元培此次在长沙关于美术的讲演多达6 场,《美术的价值》是否是在明德讲演,尚未见具体的记载。而11月5日出版的《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10 号,标记蔡元培讲演《美术的价值》是“在周南女校”,“毛泽东记”。既然《大公报》发表的讲演稿注明是在周南学校,而且该记录由周世钊和毛泽东共同担任,演词前还有“记者按”加以说明,因此讲演地点在周南女校不可能有误。按讲演时间和《大公报》刊登顺序来推断,周南的这次讲演也不可能在27日。因为讲演会开始几天的讲演辞均在《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依次刊载,到11月1日该报刊出《编辑部启事》指出,“演稿积压太多,容后次第登出”。至于明德中学的演题是什么,尚待查考。

同日下午四至五时,蔡元培在正会场讲演《何为文化》,主持人为方竹雅,演讲记录为李济民、杨文冕,演辞刊于《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2、3 号。[24]

10月28日,在分会场(第一师范)讲演《对于学生的希望》。其根据如下:27日讲演会发出通告云:“二十八日上午九时半至十时半,请蔡孑民先生讲演,十时半至十一时半请吴稚晖先生讲演。”28日《大公报》在《本日讲演之分配》中有这场讲演的报道。29日《大公报》关于昨日讲演会讲演纪略称:“昨晚分会场在南门外第一师范,上午为蔡孑民吴稚晖两先生讲演。蔡先生所演者为《对于学生之希望》,吴先生所讲者仍继续前日所演《勤工俭学》,主席者教育科长方竹雅。”30日出版的《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四号明确标记《对于学生的希望》讲演为“毛泽东记”。

同日,在岳云中学讲演《中学的教育》。10月29日《大公报》是这样报道的:“昨日午前八时北大同学在岳云中学欢迎杜威夫妇及蔡孑民吴稚晖诸先生。吴未至,岳云中学学生即邀诸先生讲演。杜威先生以急须赴遵道会讲演,不能演说。寻由蔡先生演述中学生求学之要点,谓宜于英文算学国文用功,但国文一种,能以白话文发达意思,即可适用,用功稍微容易,英文算学二门,更须加意研究,始可用以求各种学问云云。”该讲演记录者邓光禹,刊于《大公报》1920年11月9—10日。

10月29日,在正会场讲演《美术之进化》,演讲记录为李济民、杨文冕,讲演词刊于《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4、5 号。该讲演除了见诸《大公报》当日讲演安排的预告外,30日《大公报》关于昨日讲演会讲演情形的报道称:“昨日正会场仍在遵道会,上午讲演者为蔡孑民张东荪两先生,蔡先生所讲者为‘美术的进化’,张先生所讲者为‘对于社会改造之管见’。”

同日,蔡元培应邀到兑泽中学讲演,由鼾僧笔记。29日《大公报》关于《昨日各处讲演纪略》报道说:“兑泽中学 昨日上午八时,荷花池兑泽中学校全体职教员敦请蔡孑民吴稚晖两先生演讲。首由校长李文英致欢迎词,全体学生起立致敬。次由蔡吴两先生次第演讲。大致无外学生对于物质生活外,尤须注重精神生活一般,学生颇为感动云。”蔡元培是日讲演题为《学生的责任和快乐》,发表在1920年11月19日《大公报》。同日,应邀出席第一师范教职员关于教育问题座谈会,还应邀在该校向学生演讲有半小时。[25]晚上,在湖南学生联合会欢迎讲演名人大会上发表演说。[26]

10月30日,在正会场给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生讲演《对于师范生的希望》,杨文冕担任记录。同日,在妙高峰一中学讲演《中学的科学》,何元培记录,讲演词刊于11月11日《大公报》。同日还在各公团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其大略谓湖南应注重交通,以输出农产及工作品,商业亦可望振兴。又须谋教育与实业之联络,多派留学生,视何种为需要而定人数云。”[27]

10月31日,游览岳麓山并瞻黄兴蔡锷墓,后在岳麓工业专门学校发表演说[28],演讲内容不详。

11月1日,在正会场讲演《美学的进化》,李济民和杨文冕担任记录,讲演词刊于《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7、8 号。据11月2日《大公报》报道说:“昨日上午正会场遵道会由蔡孑民李石岑两先生讲演。蔡先生所讲者为‘美学的进化’,李先生所讲者为‘杜威罗素的批评’。”[29]同日下午,蔡元培在分会场讲演《美术与科学的关系》,马文义记录。11月2日《昨日讲演会讲演纪略》说:“昨日上午分会场第一师范缺席。下午为张溥泉蔡孑民先生讲演。蔡先生所讲者为‘美学与科学’,张先生所讲者为‘普通投票’。”下午,蔡元培还出席湖南报界欢迎名人大讲演,就湖南自治问题发表意见。[30]

11月2日,在正会场讲演《美学的研究法》,由李济民和杨文冕记录,讲演词刊于《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12 号。次日《大公报》报道说:“(2日)上午遵道会正会场为蔡孑民章太炎两先生讲。蔡先生到会时,无人主席,乃迳自登台讲演美学。少顷招待员陆续到会,蔡先生讲演毕,由商业学校校长蒋国辅致谢词,全场鼓掌。”[31]

综上所述,蔡元培在长沙讲演会上先后讲演7场,其中正会场5 场,即《何为文化》、《美术之进化》、《对于师范生的希望》、《美学的进化》、《美学的研究法》;在分会场讲演2 场,即《对于学生的希望》、《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按讲演时间序列为:27日《何为文化》、28日《对于学生的希望》、29日《美术之进化》、30日《对于师范生的希望》、11月1日《美学的进化》和《美术与科学的关系》、11月2日《美学的研究法》。对照讲演会讲演安排,除了26日下午讲演未按计划进行外,上述7 场讲演都是讲演筹备会计划和实际安排的场次,也就是湖南教育会方面以及蔡元培所说在湖南的七场讲演。但从讲演时间来看,蔡元培《自写年谱》以及《北京大学日刊》所标注讲演序列有误。《何为文化》无疑是蔡元培在湖南的第一次讲演,《对于学生的希望》不是第七次讲演,而是第二次。《美术的进化》不是“第二次讲演”,而是第三次讲演。《美学的进化》不是“第三次讲演”,而是第五次讲演。《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不是“第五次讲演”,而是第六次讲演。《对于师范生的希望》不是“第六次讲演”,而是第四次讲演。《美学的研究法》不是“第四次讲演”,而是第七次讲演。无论从讲演内容还是场次看,蔡元培《自写年谱》所说在长沙四次讲演美学的说法,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除在讲演会讲演外,蔡元培还应邀到各学校讲演,27日在明德学校讲演美术、28日在岳云中学讲演《中学的教育》、29日在兑泽中学讲演《学生的责任和快乐》、30日在妙高峰一中学讲演《中学的科学》以及在周南女校讲演《美术的价值》。此外还有临时性的讲演,如29日向第一师范学生讲演、30日在各公团欢迎会上演说、31日在岳麓工业专门学校演说,等等。但这些讲演都不在学术演讲会讲演安排之列。

蔡元培在湖南的讲演词,经过他本人的整理修订,刊登在《北京大学日刊》。

学术演讲会闭幕后,教育会开会讨论讲演稿的征集问题,商决如下:(一)各种记录均由各记录员在岳云中学选择一份,公同订定后交教育会。(二)分会场各项讲稿,请张效敏君征集。(三)蔡孑民所讲演之底稿,限十月八号以前交教育会邮寄上海。(四)征集正会场各项讲稿,经李济民君负责。(五)讲演录汇集后,印刷成册,再定名湖南省教育会学术讲演录。(六)征集各项讲演稿,以阳历本月底为期。[32]由此可知,蔡元培讲演稿经记录员修订后上交演讲会,由后者收交教育会汇寄在上海候船赴法的蔡元培。蔡元培在赴法航行途中,整理了在湖南讲演的七篇稿子:(1)何谓文化,(2)美术的进化,(3)美学的进化,(4)美学的研究法,(5)美术与科学,(6)对于师范学生的希望,(7)对于学生的希望。这七篇都抄过两份,一份寄湖南,一份寄大学日刊发表。[33]也就是说,《北京大学日刊》发表的是蔡元培亲自修订的讲演记录稿。《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所刊各演稿是最初公开刊登的讲演记录,当然也是演讲会交付蔡元培的记录之一。对照《大公报》和《北京大学日刊》所刊各讲演稿,可以发现蔡元培作了不少修改。

一是用词造句方面的修改,也是修改最多的方面。《何为文化》开头语在《大公报》记为:“我未曾受过完全大学专门的教育,我是不佩讲学文的话一个人,不过随杜威罗素两位先生到湖南听听讲演来的。今天又要我讲演,我也不晓得什么讲演,姑且向各位谈谈。”《北京大学日刊》改为:“我没有受过正式的普通教育,曾经在德国大学听讲,也没有毕业,哪里配在学术讲(演)会开口呢?我这一回到湖南来,第一,是因为杜威、罗素两先生,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哲学家,同时到湖南讲演,我很愿听一听。第二,是我对于湖南,有一种特别感想。”讲演的结束语在《大公报》记为:“我将文化的内容,略略已经说了。我再说一句文化上最紧要的话,就是教育的发达必须要分配均匀;不然,不得叫做文化。又大家个个要负文化上的责任,才能够振起文化的精神。”蔡元培修改为:“以上将文化的内容,简单的说过了。文化是要各方面平均发展的,不是畸形的。文化是活的,是要时时进行的;不是死的,可以时时停滞的。所以要大家在各方面实施进行,而且时时刻刻的努力,这才是当得文化运动的一句话。”可见,讲演时和记录时都比较通俗简单,修改后则更书面化,更多体现出学术讲演的特点。其他各讲演词大致如此。

二是修正一些重要的专用名词,尤其是人名和书名,如《美术的进化》中,费希纳1876年出版《美学的预备学校》一书,改为《美学的预科》;摩曼1928年著《现代美学》,改为《现代美学绪论》。又如“乐记、考工记、文心雕龙、诗话之类”一句,改为“中国的《乐记》、《考工记·梓人篇》等,已经有极精的理论。后来如《文心雕龙》,各种诗话,各种评论书画古董的书,都是与美学有关。”《美学的进化》谈到希腊罗马时代的美术家有文喜、佘尼尼,十七世纪法国诗人波埃罗、英国经验派心理学家呵谟、布克、鲍甲登,这些人名蔡元培修定时分别改为文喜(Leonardo da Vinci)、埃尔倍西(Leone Battiota Alberti)、波埃罗(Borlean Despeaux)、呵末(Hume)、褒尔克(Burke)、鲍格登(Alexander Baumgarten)。美术的讲演中,专业术语和人名书名地名方面的修改比较多。

三是补充记录稿中的一些记录不全或简略的内容。如《美学的进化》,《大公报》记为:“前次我说美术的进化,今天我说美学的进化;我们要知道不论什么学问,总是先有术后有理,先有零碎片断,后有整齐条理的,譬如上古自有烹调,已是化学的初点,炼铁术出,化学的学术,已经略有完备的事实,而化学直到十八世纪始有科学的体裁,所以在古代野蛮时代虽有美学的萌芽,但有其术而无其学。”蔡元培修改为:“我已经讲过美术的进化了,但我们不是稍微懂得一点美学,决不能知道美术的底蕴,我所以想讲讲美学。今日先讲美学的进化。我们知道,不论哪种学问,都是先有术后有理,先有零碎片断的学理,后有条理整齐的科学。例如上古既有烹调,便是化学的起点。后来又药方,有炼丹法,化学的事实与理论,也陆续的发布了。直到十八世纪,始成立科学。美学的萌芽,也是很早。”修改稿将讲演记录关于野蛮人的跳舞两种形式的内容进一步展开,还补充周代的武舞、元代的曲本,到今天的二黄、梆子等内容,也补充欧洲现行戏剧三种形式,并且在歌剧、白话剧、小歌剧分别加以英文0pera、drama、operetta 来说明。此外,该讲演中谈及费希纳氏的两本书后,接着说:“他是主张用归纳法治美学,建设科学的美学,这是美学上第二纪元。费氏的归纳法用三种方法,考验量美:一、选择法:用各种不同的长方形,令人选取最美观的。二、装置法:用硬纸两条,令人排成十字架,看他横条置在纵条那一点。三、用具观察法:……”这是《大公报》中根本没有的记载,后者所记“简单的美术,可以用洁净表现,复杂的就不能够。譬如柑子的色当是黄的……这都是以科学的方法解释美学的。”“凡人选择一物,或放置一物,……和当时的文化,都有关系的。”则不见于《北京大学日刊》,显然是后来修改增加的。

四是删节与演讲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希望》是上述七篇讲演词中文字修改最少的,其中明显的修改在讲演结尾处的一句话:“我以上所讲,是普通的,最后对于湖南学术诸君,尚有二事,须特别说一说。”《大公报》记录为:“我以上所讲的两件事,第一是要打破宗教,我所指的宗教是广义的,就是说要打破种以上各端,是吾一时想及,陈述出来,希望学生诸君留意。最后吾于湖南学生诸君,尚有一二特要商酌之点,述之于次。”另一处为《大公报》11月3日连续刊登的讲演内容在《北京大学日刊》中只字未见,疑是蔡元培自己删除所致。可见,这样删节就使前后内容更连贯更有条理。

蔡元培如此修改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大公报》提出对于名人讲演“记载翔实,刊布迅速,以副阅者雅意”的要求,讲演记录来不及仔细修改和整理,报社主笔编辑就赶着謄编,难免忙中出错。[12]二是因为蔡元培说话带有浙沪音,“湘人都不大明瞭”,所以听讲和记录都成为问题。[12]在《美术的价值》演词前有毛泽东写的“记者按”:“蔡先生的话有好些听不清楚,此篇所记,只其大略,开首有两段是周世钊记出给我的。”[34]加上连日演讲,蔡元培“声音甚低,听不清晰”[27],自然也影响到记录。此外,记录员的学识和专业水平,也是影响记录质量的一个方面。从《大公报》刊发的名人讲演来看,演辞前的说明或其后所附致歉、更正和补充等内容,足见讲演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之多,也可见《大公报》对于讲演者和读者是非常负责的。蔡元培讲演稿经本人修改并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之后,其他报刊转载,如《美术的进化》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7 卷第22 号,《美学的进化》、《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和《美学的研究法》曾发表于《绘学杂志》第3 期,分别标明是蔡元培在湖南的讲演序列,也进一步扩大了长沙学术演讲会的影响。

总之,蔡元培在学术演讲会上的系列讲演,主要涉及美学理论和价值,向湖南教育界和青年学生宣传介绍了这一类新知识新思想。更重要的是,他对湖南学生所关心的学生自治、考试问题、学生运动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批评,当时讲演记录的评论是:“蔡孑民底讲题,注重在学生,希望学生时代能得专门知识,用来改造国家,改造社会。”[12]湖南教育界人士更是以为“甚可引为圭臬”,指导湖南教育事业之进行。[35]时任一师范附小主事的毛泽东,担任过蔡元培讲演的记录,也亲聆他的讲演,在时隔十六年之后给蔡元培写信还感慨地说:“五四运动时期北大课堂,旧京集会,湘城讲座,数聆先生之崇论宏议,不期忽忽二十年矣!”[36]P66足见当年蔡元培讲演影响之深远。

[1]崔志海.蔡元培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英美两大哲学家定期来湘详志[N].长沙:大公报,1920-10-15.

[3]李悱一,龙兼公.本报七周年间湖南大事记[N].长沙:大公报七周年纪念增刊第二号,1922-09-01.

[4]教育会演讲会之重要文电[N].长沙:大公报,1920-10-17.

[5]赵元任.从家乡到美国——赵元任早年回忆[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

[6]关于罗素来湘之商榷[N].长沙:大公报,1920-10-20.

[7]关于杜罗两大哲学家来湘之要函[N].长沙:大公报,1920-10-15.

[8]长沙:大公报,1920-10-14.

[9]冯崇义.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M].北京:三联书店,1994.

[10]欢迎各教育大家函[N].长沙:大公报,1920-10-17.

[1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2]凤蔚.长沙特约通信[N].上海:民国日报,1920-11-14.

[13]讲演名人来湘纪程[N].长沙:大公报,1920-10-26.

[14]演讲会筹备记[N].长沙:大公报,1920-10-26.

[15]讲演会筹备要闻[N].长沙:大公报,1920-10-25.

[16]长沙欢迎中西学者[N].上海:民国日报,1920-11-02.

[17]本日讲演之分配[N].长沙:大公报,1920-10-29.

[18]昨日欢迎罗素先生记[N].长沙:大公报,1920-10-27.

[19]本报特别启事[N].长沙:大公报,1920-10-26.

[20]李永春.毛泽东与1920年长沙学术讲演会[Z],党的文献,2010.

[21]北京大学日刊,1921-02-14.

[22]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3]昨日各处讲演纪略[N].长沙:大公报,1920-10-28.

[24]昨日正会场演讲纪略[N].长沙:大公报,1920-10-28.

[25]长沙:大公报,1920-10-30.

[26]昨日讲演会讲演纪略[N].长沙:大公报,1920-10-30.

[27]各公团欢迎名人记[N].长沙:大公报,1920-10-31.

[28]昨日名人游山盛况[N].长沙:大公报,1920-11-01.

[29]昨日讲演会讲演纪略[N].长沙:大公报,1920-11-02.

[30]昨晚报界欢迎名人大演讲[N].长沙:大公报,1920-11-02.

[31]最后一日之讲演会[N].长沙:大公报,1920-11-03.

[32]讲演会征集讲演稿[N].长沙:大公报,1920-11-09.

[33]彦之.从上海经过法国到伦敦(续)[N].晨报,1921-04-23.

[34]大公报增刊名人讲演录第10 号[N].长沙:大公报,1920-11-05.

[35]《湖南教育史》编委会.湖南教育史(第二卷)[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6]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演讲会大公报罗素
《大公报》举行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濂溪区一中举行大型励志演讲会
一次演讲会
一次演讲会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