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2013-04-11 23:01刘德坤
黑龙江科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才大学生

刘德坤,许 峰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哈尔滨150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大幅提高,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兴起的,面向市场需求的民办高校在新形势下就要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来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

1.1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制造,因而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对其数量的需求却不断地缩减。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即失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就选择了自主创业。目前,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以及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培养、指导和扶持计划,为大学生提供非常有利的创业环境[1]。

1.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民办高校长足发展的途径

民办高校发展起步较晚,但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实干型人才。民办高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长足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民办高校是否有很强的社会认同感,是否有市场需求。如果我国的民办高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型人才等,它就一定会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2 目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定位不合理

目前,在民办高校的教育培训中,许多民办高校机构认为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是在学校的教育职能之外的“精英教育”,没有专门的课程,也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有些民办高校甚至把创新、创业教育仅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补充,错误定位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2.2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包括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实践训练、评价监督、组织管理等一系列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可是目前来看,民办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自发、分散、摸索阶段,没有建立系统全面的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服务保障、组织管理、评价监督等机制还不是很健全。

2.3 缺乏实践服务平台

民办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需要搭建一个实践创业平台,这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创业实践活动需要资金、项目、场地、设施设备等,民办高校由于实力有限,常常会基于短期利益考虑,从而不会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投入过多经费,导致相关教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创业环境不理想,缺乏实践服务平台,限制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

3 民办高校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

3.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念

民办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念时,第一,要优化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和系统性,在课程结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实践性课程设置。第二,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方法。第三,应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评价的内容要体现时代要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等。

3.2 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增强创业意识与才干、积累经验的重要平台。目前在校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锻炼,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民办高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最佳方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缩短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的适应期[2],是大学生提前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促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才能。

3.3 为学生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民办高校要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保障创业的条件,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在充分争取和利用社会各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民办高校还要发挥学校本身的优势为创业学生与企业的帮扶搭建桥梁,为学生创业努力争取外界的资金支持,帮助学生了解并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等等。

[1]李小兰.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1):74—75.

[2]李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特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