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支撑环节

2013-04-12 05:44纪亚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高校学生社团

纪亚光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2005年12月颁发的64号文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1]。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既注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注重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运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标。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是‘经院式’的,而是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作用不只是在高校,还必须面向社会大众,它也不是纯理论的,而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2]。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仅仅重视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显然是不够的,而应将高校学生与社会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予以高度重视。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职责与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无限生机的根本前提,支撑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支撑环节研究。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与全员育人平台的搭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社会紧密相连,使理论研究、课堂教学与育人职责、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中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一、以全员育人平台为载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承担的根本职责与根本使命。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的因素。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3]同样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离不开人。人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关键的和不可或缺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必须重视人的要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骨干队伍的带动,发掘和培育最广泛的群体基础,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的育人观念与队伍建设机制,形成马克思主义“全员队伍”的新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新机制。

本质上讲,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在高校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培养师生群体受众的马克思主义涵养和理论素质,并使其内化为客体的自觉意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只有创新育人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就主客体同一性和互换层面的意义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两者都同时属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主体和客体。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队伍建设包括两个大的方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队伍建设。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学生队伍,学生队伍将信息反馈过来,从而影响指导教师队伍,二者的建设是相互影响、彼此联动的关系。

关于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包含马克思主义专业指导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教师两个部分。前者由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科领域的学者、教师构成,主要负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和业务指导;后者由学校选派的专兼职教师和干部组成,任务是负责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推进的技术指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毛泽东时期就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的地位,指出:“我们应该尊重专门家,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4]。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5]针对新时期出现的诸多问题,胡锦涛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6]

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学生队伍的数量庞大,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同时也是生力军和主力军。依据马克思主义对其向心力的强弱等级,高校学生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骨干队伍建设、成员队伍建设和全员队伍建设。处于核心层次的骨干队伍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必须将其建设成为既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坚定的信仰,还要求其熟练掌握、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并能灵活运用、自如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处于次核心位置的成员队伍,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较为深刻的理解,并能积极地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的其他同学,凭借相对的数量优势成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中坚力量。成员队伍的建设中,既要充分肯定其坚定的意志、对马克思主义准确的把握和巨大的感染带动能力,同时也要认清和警惕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未能转化为自觉意识,流动性比较大等局限,做到防微杜渐。全员队伍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即是把全体学生不仅仅视为受众客体,更看作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传播队伍,突出了他们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由于规模巨大、情况复杂等原因,全员队伍的建设出现了艰巨性、复杂性、重要性、彻底性的特征。全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推进属于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要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全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全员队伍建设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

二、高度重视理论社团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方式,又是实现教育的重要场所,兼具文化整合和教书育人的双重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应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高校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机组成部分。[7]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鲜明的时代内涵、丰富的载体形式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健康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之相适应,高校校园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8]。因此,从全球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出发,站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机制,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应特别重视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众团体,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型团体。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各有特色,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等不同类型的社团。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形象称呼,一般是指由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社团。这些社团自觉以“弘扬党的理论学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宗旨”,力图“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和宣传党的理论学说,提升会员的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这类社团作为高校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阵地,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间的影响,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学校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坚定的政治性。此类社团一般是在高校党委的指导下,受团委的直接领导,由政治立场坚定、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在社团内部也存在党、团的组织。其宗旨与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社团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开展,会员要求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它是高校学生层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二是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9]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意识的群体,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每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新的硕果,高校学生理论社团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研究和宣传。三是广泛的群众性。任何学生社团都是广大的同学依照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非官方的业余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群众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维系广大同学的纽带,在共同信念的指引下,在平等和友爱的氛围中,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塑造人,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四是科学的实践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0],注重实践是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和社会实践的向前发展。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所具有的时代性、群众性、实践性等特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存在着重合性,这是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契合点。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特点和自身优势,能够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传播者与受众群体连接起来,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所具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实现路径不可或缺的补充,另一方面它也不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全新探索。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由于其紧密贴近大学生的特点,在宣传、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着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学生为本,切实关注广大学生群体的最根本利益是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基本原则。广大的学生群体是高校的主体,同样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青年大学生具有蓬勃的朝气,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但是,他们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根据大学生的这些特点,高校学生理论社团需要进行正确、恰当的引导。在社团中强调平等意识的培育和人文情感关怀的凸显,增强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对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态度。以积极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促进高校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广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实现由传统的“被动灌输”到如今的“主动学习”的转变,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在强调高校学生理论社团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视高校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流实现路径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自身联系大学生群体的独特优势,是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前提,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外联作用,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其一,聘请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培养社团骨干同学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其二,社团内部设立理论研讨小组、对外宣传小组等类似机构,与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紧密联系,建立互动的理论学习与对外宣传机制;其三,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对社团自身开展的重要活动,及时与学校宣传部门沟通,使其在校内外给予报道。因此,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从多个方面建立起了与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学生内心。

三、以服务社会为目标

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相对稳定的社会认同是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要素之一。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能否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是该学科存在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不例外。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长期以来一直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新的形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要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供学理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要求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既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还承担着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进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归根结底在于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为思想理论建设服务的意识。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众所周知,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支柱。正如孔德所言,只有当全部指导思想为一个集体的全部成员所采纳,透过共同的信仰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时,社会才有真正的统一性。当一个社会内部同时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思想与信仰,存在好几种相互排斥的观念时,这个社会一定是混乱不堪的。

毋庸讳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反差。比如,“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却不能回避社会主义仍处于低潮这一现实;我们讲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却不能回避改革开放中存在多种问题这一事实;我们讲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共同富裕,却不能回避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这一现实;我们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就,却无法回避当前思想道德领域存在各种问题这一事实;我们讲和谐社会建设,却无法回避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我们讲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却无法回避工人下岗、失业等事实;我们讲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却无法回避党内存在的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这一现实”[12]。理论研究与现实的大众生活相脱离,从而无法在社会中产生共鸣,获得理解,使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无法对快速变迁的世界作出合理解释,难以指导实践、改变世界,从而在社会上忽视和淡化意识形态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思想界“主动放弃”意识形态阵地的现象仍然存在,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萎缩甚至丧失合理性的危险。

对于这些问题,靠单纯的理论研究、单一的理论宣传或单一的课堂教学等等,都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将服务社会放在首位,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社会整体建设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在直面现实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保持其科学性和先进性。

社会是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时刻关注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要深入研究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要把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和人们思想发展实际,用科学的理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把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断创新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教育效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服务于理论宣传和理论教学,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权威。

权威是公认正当的权力,通常较易被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社会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程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人们的思想实际问题最为关键。尤其是解决人们的思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理论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显然,理论宣传和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不能脱离理论研究。只有服人以道,服人以理,才能树立起最可贵与真正有价值的社会权威,才能得到社会成员情感的共鸣与拥戴,成为群众行动的指导原则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3]因此,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理论的彻底性,又要注意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去。

再次,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特别注意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看似虚拟,但同时又实实在在地发挥着其作用。它已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互联网的存在,既给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针对网络传播无国界、隐匿性和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时代的历史机遇,善于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最后,应努力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

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社会整体建设的良性互动,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至关重要。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及时适应和满足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发展和创新的变化与要求,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同步骤、同节奏发展。其中,高校环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首先接触到的最直接、最紧密的外部环境构成。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承担着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到全社会的职责。宣传网络平台与高校环境的整合注重在尊重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借助大学校园现代化硬件设施优势及吸收优秀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心理趋向、兴趣所在凝聚于宣传网络平台这一综合中介上,进而统一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性价值诉求上。社会环境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的最终目标,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宣传网络平台与社会大环境的宏观整合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具体体现在“宣传网络平台—社会—理论”的关系模式上。一方面,宣传网络平台只有经历社会环境的影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自身的不足,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发挥综合中介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全社会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宣传网络平台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方法论启示。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的建构与整合,应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高校为纽带、社会大众为主体、宣传网络平台为载体的交互作用、彼此影响、协调共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机制,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1]陈占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的再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38-42.

[2]张雷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4-8.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4][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814.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7]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

[8]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180-182.

[9]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1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12]秦宣.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J].理论视野,2010(3):11-1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猜你喜欢
大众化高校学生社团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