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域下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构

2013-04-12 05:44魏金华张路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后现代校园文化师生关系

魏金华,张路杨

(1.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大学 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进入21 世纪,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的教育状况使我们有必要在未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改变策略和重作选择。而尤其对师生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重视”。[1]师生关系是校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效果。高校负担着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因此,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有好的一面,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教师既教会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学生的眼中有较高的威望,学生也尊重、崇拜老师。但受现代主义奉行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理性主义、中心主义等理念的影响,师生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方面,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主客二分导致师生定位失误

受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的影响以主体—客体关系来处理师生关系,在“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中,认知主体往往享有优先地位,对于认知客体有极大的支配权,相对而言,客体的地位显得被动,处于被支配和控制的劣势之中。师生双方总是有一方处于主体地位,而另一方被动地处于客体地位。在教育实践中就体现为: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在学的时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这种主客二分的师生关系,必然导致师生定位不准确。就教师而言,一方面,高校的教师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于教学、科研及科研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而且许多高校对于教师的年科研量、论文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等都有明确的指标。许多教师疲于应付,无暇更多顾及学生的学习,在与学生交流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是教师方面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往往会想当然地高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上的主观误区。

就学生而言,一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预期所产生的强烈反差使其产生茫然甚至不知所措,造成其定位不准。尽管大学生具备了自我识别和完全行为能力,当他们逃脱了父母的束缚置身于一个完全由自己主宰的环境当中,从一种“释放的自由”到全新的氛围中,心灵上的“虚脱”使他们的迷茫状态得以持续。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体验,他们置家长的期望与教师的教导于不顾,一步步滑入放松和追求轻松“快乐”的行列之中。基于以上师生双方的原因,给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有时教师对学生苦言相劝而被学生漠然置之。而一部分学生只要考试不挂科,很少愿意主动去理会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样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

2.缺乏交流导致师生情感淡薄

高校师生情感淡化是目前和谐师生关系令人堪忧的最核心表现。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大幅加剧,许多高校采取教室流动、合班上课,一个教师通常面对几百个学生,师生间时空距离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减少了师生交往接触的机会,一个学期结束,教师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学生也不甚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我国高校教师往往注重以知识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单向传输,而忽视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在课堂上,随着授课方式的改革,教师使用PPT 授课,容易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即使上课不听讲、不参与师生互动也没有关系,只要看看老师的PPT 就可以了。师生之间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我讲你听”的单向的、被动的授受关系,而非双向互动的关系,更谈不上有思想上、心灵上的碰撞。在课堂外,师生之间通过QQ 号、BBS、MSN、E-mail 地址等通讯手段交流。这些依靠信息技术的交流方式不能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现实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除了能传递信息之外,还能传递情感,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而各种数字通讯手段导致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往减少,人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缺乏亲切感,缺乏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归属感。

3.工具理性导致师生交往异化

现代科学技术以其无坚不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并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旋律,一时间似乎人们无暇顾及对人精神世界的构建。“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2]在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日渐增强的情况下,师生关系更多地被打上了社会世俗的烙印,社会的不良诱导使得“庸俗与低级、实用与功利”正日益成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发展的阻碍因素。学生按心中的有用性来选择与教师结交,如考研学生为了专业成绩更有把握,为了获得奖学金、评优、入党等机会而接近教师,利用跟老师拉关系来达到目的,甚至用金钱与老师做交易,使本应纯洁的师生关系染上了铜臭味,严重扭曲了师生关系。个别教师利用学生的心理需求,谋取私利,向学生索要财物,把交往变成交易,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单纯。他们双方都是以交往为目的的,没有感情的成分在内,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带有庸俗性的。在一些高校,师生之间基于某些个人利益而结成牢固同盟,以及基于学缘关系及门派作风所致的“学术集团”,相互为对方获取既得利益大开方便之门。甚至于在学生本人社会活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家长及其社会关系也往往会为教师的某些不当要求鸣锣开道。

二、后现代教育的主要理念

后现代主义是20 世纪后半叶在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教育思想是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通过对现代性教育思想的批判和解构,否定中心和等级,批判总体化和经营主义,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要求尊重他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推崇创造。在后现代主义阵营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有利奥塔、弗莱雷、包华士、多尔、吉鲁、罗蒂。后现代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互动合作的教学观

互动合作是指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以平等、民主为基础,双方以主体身份进行的连续不断的双向交互活动,通过对话、理解与合作进行有效地交往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作为活动主体通过对话沟通,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合作者,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与学生一起合作去共同学习、共同发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时间和形式,使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不是等待观望,而是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主动地参与和探究。教师要善于将合作意识整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促成合作,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角色的转化。“互动合作式教学提倡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4]互动合作的教学观既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栽培”和“赏识”,又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启发”与帮助。师生共同面对知识、共享人类文化、共感人格魅力、共悟精神价值。

2.动态开放的课程观

1975年,皮纳在《课程理论化:概念重建主义者》一书中对课程这一概念进行了重建,根据它的词源来重新界定课程这一概念。课程“Currere”原意是在道路上奔跑,现代主义只注重了跑的结果,而忽视了跑的过程。皮纳认为课程应该是以“奔跑”为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学生的成长经历。此后许多后现代的教育者对课程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形成几十种后现代课程观。比如弗莱雷强调实践,伽达默尔强调视界融合,哈贝马斯强调解放性知识,多尔强调转变型视角等等。后现代课程观无论形式如何,主旨只有一个——消解传统主义、本质主义等在课程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动态、开放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后现代教育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目标应该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应根据课堂上教师、学生与课本三者之间的契合度,及时地调整从而生成符合具体需要的课程目标。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集中论述了他的有关后现代课程的思想。多尔认为,后现代是一种开放的范式,后现代课程也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课程。在后现代课程中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平衡—不平衡—再平衡,“就是艺术在于促进不平衡产生的同时限制这种不平衡。”多尔将后现代的课程视为一种转变开放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使创造成为可能。

3.平等对话的师生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家主张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师生平等对话不仅是言语、知识和信息的表达、倾听与理解的过程,更是双方情感的交流沟通及人格相互影响的过程。[5]这种平等对话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对话,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奥地利存在主义哲学家布贝尔认为: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格对等的“我—你”式对话关系。教师与学生处于共同学习的平等地位,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雷莱认为,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教师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6]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而达成视界融合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作为一群人格平等的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知识领域的过程中相互对话。“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批判能力得以发展,师生共同探讨知识,最终通过沟通达到共识。吉鲁等后现代主义教育家认为,传递知识已不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力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其批判能力。

三、后现代视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鉴于上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后现代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在后现代视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搭建师生立体交往的平台

在后现代视域下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首先应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之一。对新形势下的教育事业,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高校迫切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保持个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性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虽然任务和角色有所不同,但都是作为‘人’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7]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师、学生都是教育之本。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人”的情感和需求为本,二者在教育中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目前大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接触仅限于课堂授课50 分钟,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现代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为教师和学生开辟更多的沟通交往渠道。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师生交流新通道,借助于网络构建现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学信息咨询及公开制度,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为师生交往设计更为宽广的舞台。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通过QQ、MSN、E-mail 和BBS 等设立师生交流的论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在交流中丰富了思想、增进了感情。

2.创设充满生机的人文环境,打造缤纷绚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是高校的精神沃土,构建现代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容忽视。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艰苦、扎实的工作。以往校园文化建设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功利、实用倾向明显。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和实施。高校应该创造缤纷绚丽的校园文化活动,架起师生交流合作的桥梁,增进师生友谊。建立起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对人的道德价值认同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道德关系、人际关系。需要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建构师生的文化认同机制,实现师生文化的动态平衡。为此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公正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才能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独特个性,成为自主学习的主宰者。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整体推进,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3.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辟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表现形态的转变,在信息社会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渠道。因此,教师应放下架子,走向学生,转变原来居高临下的角色,平等地站在学生中间,当好一个长者。教师要改变自己全知全能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设计,把教育教学过程和探索结合起来,能动地实现教学相长。学生也应转变那种为教师是从、自己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观念,应主动与教师进行交往和沟通。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与学生建立尊重、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育是一种存在交往,是“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对话的过程”。[8]这种平等在“交往对话”中体现的是“倾听”和“商谈”教师改变姿态主动倾听学生的谈话,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在倾听教师的话语时,批判地接纳和吸收。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在“对话”中,师生双方都真诚投入,在理解中获得了沟通与共享,并完成了真实人格与精神的相遇相融过程。这种我—你之间的平等对话颠覆了教师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权威角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之一,学生更多的是从各种现代媒体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学生积累的文化资源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教师,这就是米德所说的“文化反哺”现象。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合作起来共同成长。

[1]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75.

[2]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1-6.

[3]钱军平.论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及其现实意蕴[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98.

[4]吕耀中.后现代主义教育视野下的师生观[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1-43.

[5]蒋文昭.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9(1):10-11.

[6]陈利民.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5-7.

[7]巩斐.现代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后现代校园文化师生关系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