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服装设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2013-04-18 04:18
纺织科技进展 2013年2期
关键词:设计部服装设计设计师

陈 莹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改革开放以后,在“品牌”概念引入服装业的同时,“设计”也被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只是因为当时经济发展及文化、技术的制约,中国的服装仅仅停留在制造业上,但为满足消费者愈来愈高涨的审美需求,服装企业只能抄袭国外服装大牌的设计作品,有些服装企业根本不存在设计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服装业都处于发展、设计的滞留状态。

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化程度明显增强,服装业开始重视中国的原创性设计,一些设计师品牌与设计品牌开始活跃在中国的服装舞台上。然而在品牌运营的环境下,设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设计一件符合要求的产品,设计的活动范围已有所扩大,设计的复杂程度与不可控性也越来越高,这种不可控性随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减少甚至规避风险,设计与管理的结合在如今服装运营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变得多样化,这促成了服装设计的发展,同时也为服装设计管理带来了风险。

1 服装设计管理中的风险分类

1.1 设计本身的风险因素

一件成衣从服装设计到样衣确定再到批量生产,会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设计出的产品并没有被市场很好的吸收,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多服装设计师也会担心自己设计出的产品不被目标消费群认可,使得企业库存压力增加,产生库存风险。在不同的公司文化和管理系统的背景下,造成这种设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甚至比较综合而复杂。

1.1.1 流行元素的取舍

设计师往往都具有自己的设计风格,而这些设计风格也是设计师进入一个品牌之后与这个品牌的文化和风格磨合之后所特有的。当流行趋势与设计师自己的设计风格有所出入时,设计师会犹豫到底是该加入一些流行元素还是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如果坚持自己的设计个性而与流行背离,那么设计出的产品也许会因为不具流行风尚而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如果加入一些流行因素并且影响了过去的设计风格和个性,更是冒着被原有的一些老顾客所厌弃的风险,也许她们更喜欢原本的与流行不一样的风格元素。所以,流行的取舍一直是设计团队每一季设计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重要课题。

1.1.2 设计的过度化

设计师往往对形式有着异常的敏感性,很容易一厢情愿地以为设计所赋予的外在形式会成为人们感受的中心,从而忽略了人对产品本身的需要。过度的强调设计,反而会把设计的发展引入歧途,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一味的求新求奇求变,在产品中不断加入各种设计元素,形成设计堆叠,甚至为了设计而设计,忽视了产品本身的实用性、价值与美感,不仅不能使设计提升产品的质量,反而会降低产品的价值,带来设计风险。

1.1.3 全新概念设计的使用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利润,或者对竞争对手的某些品牌策略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品牌运营下的服装公司需要新鲜血液来充实品牌文化和已有的产品线,然而新产品的推出会为企业设计部带来许多设计概念上的挑战。设计师要根据产品策划做全新概念的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规划做指导,设计师很容易在新产品的设计中迷失方向。设计师一旦在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服装产品设计,这种盲目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可能导致这批新产品无法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最终造成资金投入无法回收,企业损失惨重。

1.1.4 设计品质的损失

服装设计从创意、制版、初样、订样、生产到最终上市销售,设计品质会不断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损失。导致设计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来自于设计的可实现性,面料、工艺水平、样衣的完成度,生产技术、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沟通等多方面。设计品质的逐级损失会影响设计的实现与推广,甚至导致整个设计效果的下降,是设计管理面临的最大风险。设立全面的设计标准,控制好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服装设计的管理至关重要。

1.1.5 风格的一致性

设计师的设计风格是否与品牌风格一致,对品牌形象的营造和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设计师过分发挥自己的设计风格,无视品牌文化,使得设计风格(即产品风格)与品牌风格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无法清晰地对品牌做出正确的定位,甚至会产生疑惑。最终造成品牌形象的传播受限和消费者品牌混淆的后果。

1.2 内外部沟通方面的风险因素

1.2.1 设计部内部沟通不良

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涉及的范围广,部门中人员的任务分配繁多,产品开发的各个步骤包含着信息流通的过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虽起到的作用不同,但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会有承接关系,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工作而忽视了整个团队的配合,很容易造成设计过程的中断。另外,设计团队的设计人员可能因为个人性格、教育背景和思维方法的不同,使得对同一主题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同时设计师的感性因素比较多,当讨论设计方案时容易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冲突。这些因素都可能降低产品的设计质量,甚至耽误产品生产,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对管理者来说,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风险。

1.2.2 设计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良

除了设计团队内部的沟通问题外,设计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交流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

(1)设计部与市场部沟通不良 有些企业设计部的设计师倾向于单方面地依靠自己的品位与美感来定义商品,而市场部却容易忽视流行与产品的美感设计,这导致设计师们不愿与市场人员谈论设计,认为市场人员不懂得设计的美感。可当产品销量不好时,市场部便认为设计部只会设计消费者不会买的产品,不懂得消费者真正的购买需求,可市场部又没办法拿出令设计部信服的资料与数据,纵使能提供相关资料,也只是密密麻麻且没经过专业分析和归类的数据,设计部拿到后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运用,所以设计师们仍然是闭门造车。这种没有依据市场需求所进行的设计规划将导致产品生产走向错误的方向,最终产生链式的恶性循环。

(2)设计部与采购部沟通不良 设计部根据当期产品的设计向采购部提供具体的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既定的计划联系供应商并且进行合理的调整,再将调整的计划反馈给设计部进行良性沟通,最终确定采购清单。但是,如果两个部门没有经常或及时沟通,无法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本可以避免的风险。比如,设计部因产品设计上的更改需要临时更改面料却没有最快地与采购部门沟通,结果当采购部门接到新的采购清单再去联系供应商时,供应商的面料可能早就售罄缺货短期内无法供应或者交付时间不够,影响整个工厂成衣化生产的时间。反之,采购部联系供应商发现设计部所需要的面料供应商交付时间太长却没有及时联系设计部,就会使得设计部在短期内仓促更改设计而影响当期产品的设计质量。

总之,设计部与采购部之间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设计风险、成本风险和时间风险对品牌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需要采取避免措施,并进行风险管理。

1.3 环保风险

服装公司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污染,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整合资源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不环保面料及染料的过度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企业的污染程度超过了国家统一标准,不仅会有钱财上的惩罚和损失,而且会受到环保人士的谴责,最终给企业带来环保风险,从而损害品牌形象,减少品牌无形资产。因此,在服装设计阶段,设计师就要在结构处理和面料选择等方面考虑环境因素,尽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1.4 工作环境杂乱造成的风险

品牌运营下的设计部进行服装设计活动往往需要很多的设计资源,这些设计资源的复杂凌乱往往造成工作环境杂乱从而引发诸多风险。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信息资源中的市场信息资讯、设计师灵感来源、面料、图案、风格的流行资讯、各大展会的最新信息资讯等来确定新一季的服装设计决策,这些信息资源可能有纸质文件或实物样品,也可能是电脑里的电子文件。由于品牌下的产品分类众多,不同产品的信息资源不同,所以很容易造成资源混乱的现象。另外,设计人员在信息资源共享时往往不注意这些图纸或样本的放置或归还,这种现象在进行新一季产品的设计繁忙期尤为明显,图纸、样本等纸质文件和材料资源交接的无制度性很可能造成资源丢失的问题,最终导致设计风险的产生。还有电子文件类的信息在进行不定期的线上传递交接时,设计人员没有及时的将文件在电脑中进行清晰地整合归类,最后在用到文件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搜索。另一方面,设计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工作环境杂乱的表现。设计团队中的各位成员是否清楚自己的任务分配,如果没有清晰的设计管理制度,可能会造成对工作任务的理解模糊不清,进行重复性工作、错误性工作等无意义甚至起反作用的行为。

工作环境的杂乱狼藉很容易损伤设计质量,也会浪费设计时间,长久下来对设计部工作环境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工作质量,进而拖累其他部门,不利于整个服装企业的发展。环境杂乱造成的一系列风险需要及时地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整顿,从而使工作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终规避风险。

2 企业应采取的风险规避措施

设计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不仅不利于管理,还会危害到企业的长期发展。风险有大有小,有些因素也许只会使企业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长此以往都不利于发展。而有些因素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动和销售计划,进而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危害。因此,基于以上的风险因素,并根据实际经验和一些理论依据总结了服装设计管理中风险防控与规避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良好的风险管理,使设计部门以及品牌运营本身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2.1 增强设计师对版型结构和生产流程方面的知识

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结构和生产流程的深入了解可以加大服装制作与生产的可实现性。设计师对这类知识有了很好的了解,在设计时也就会将一些可行性因素和节省工艺的细节设计考虑在内,并且能够更好的与版师沟通交流。设计师本身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不至于在版师的要求下几经更改而迷失自己,损失设计品质。了解生产流程甚至是细节,有助于后续生产工艺的改进,如更改袖扣或领型可能减少生产流程最终降低生产成本等。这些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还对企业整体的作业情况进行了很多的改进,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背景下服装产品的设计研发。

2.2 加强设计部内外沟通,学会换位思考

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设计成员的沟通意识,加强团队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默契程度,减少矛盾、分歧和误解的产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减少信息通知延时或错误的发生,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规避风险。

2.3 提高品牌意识,忠于品牌风格

在进行产品定位时,设计管理者要及时与各部门沟通,重申品牌定位,强调当季的设计概念、背景故事和产品特点,以便设计风格与品牌风格保持高度一致,也有利于营销部门对品牌形象进行有效推广。

2.4 加强规范化管理,减少设计品质损失

在设计过程中,对流程实施科学管理,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控制好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规范各部门的工作,促进各部门合作与交流,减少设计品质在各步骤的损失,达成设计从创意到推广的统一。

2.5 采取7S管理原则,维护良好的设计环境

“7S”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是在“5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这7个词的缩写。它的管理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工作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7S原则完全可以借用到服装设计部门的环境建设方面,可以帮助设计部门进行设计资源的良好分类整理,可持续性地维护设计环境,为设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设计空间。

3 结语

风险会为设计带来威胁,只有有效的评估风险,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利用风险,才能保证设计顺利完成。现代品牌运行下的服装企业设计部门中的风险因素很多,有些因素不可避免也异常棘手,但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因素的危害性,积极采取防御和规避措施,及时纠正错误并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做出相应的改进,减少风险成本,提高设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整体效率,为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做出贡献。

[1]李 璇.对服装企业中设计管理之必要性的思考[J].科学资讯,2009,(11):40—41.

[2]孙 静.服装品牌设计管理模式的构成因素分析[J].纺织学报,2006,(5):108—111.

[3]金雅婷.服装设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中英两国服装设计师案例分析[J].科技资讯,2011,34:150—152.

[4]马天遥.浅谈服装设计管理与设计团队[J].科技信息,2009,36:687.

[5]赵新芳.品牌服装的设计资源整合管理[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9:36—45.

[6]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3—28.

[7]叶 芳.中国中小型企业设计风险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9:63—69.

[8]刘晓刚.服装设计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75—77.

[9]秦一峰.浅谈7S现场管理的推行[J].广东化工,2012,(14):80—99.

[10]陈 玉,李 辉.现代服装品牌运营下的设计管理[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79—80

猜你喜欢
设计部服装设计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设计师访谈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事业的子弹
推荐一个设计师
斯柯达首席设计师跳槽宝马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房地产企业促进设计和成本优化工作配合的探讨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