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上事故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3-04-20 12:02李广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件数海域南海

李广敏,张 娟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 广州 510300)

南海海上事故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及对策

李广敏,张 娟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 广州 510300)

文章对收集到的南海海上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海上事故主要发生50 m以浅的近岸海域,且冬季发生海上事故的几率要高于其他季节。同时,对南海海上事故发生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南海;近岸海域;海上事故;事故成因;对策

1 前言

南海北部海域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区域之一,在该海域有大量的渔业捕捞、航海运输和海上开发活动,随着海洋活动的增加,海上事故也随之增加。海上事故主要发生在什么区域、什么季节发生事故较多,这些分布规律对政府部门进行搜救管理和布设搜救力量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海上事故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因为船舶在航线上航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事故。而一旦发生事故,由于远离大陆,外界救援有限。因此对海上事故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有所认识,对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收集了2004年至2011年7月的南海海上事故共97件[1],对海上事故的时空分布规律、海上事故发生原因以及救助措施进行了分析。

2 南海海上事故时空分布情况

2.1 空间分布

南海海上事故几乎都发生在南海近岸沿海,从海上事故发生所在的水深来讲,多数海上事故都发生在浅水。统计结果显示,97件海上事故中91件均发生在100 m以浅的近岸海域,占事故总件数的93.8%。其中:有79件是发生在50 m以浅的海域,占事故总件数81.4%;有12件是发生在水深50~100 m的海域,占事故总件数的12.4%。只有6件事故是发生在100 m以深的外海域,占事故总件数的6.2%。

50 m以浅海域发生海上事故主要集中在5个区域:湛江附近海域,发生9次;珠江口外担杆岛附近海域,发生8次;大鹏湾至揭石湾外海海域,发生10次;神泉港—靖海湾外海海域,发生10次;汕头外海域,发生13次。这5个区域发生海上事故共50件,占50 m以浅海域发生海上事故件数的63.3%,其中以汕头外海发生事故为最多,为13件。

2.2 季节分布

表1为不同季节海上事故统计结果,表1显示:冬季发生海上事故的概率较高,占事故总件数的43.3%,其他3个季节发生事故件数差别不大,均不超过20件。

表1 不同季节发生海上事故件数统计结果

3 海上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3.1 事故成因

海上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货物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等。在诸多因素里,人员因素往往是触发因素。人员的身体状况、知识水平 (包括驾驶技能、应变能力)、工作态度等,都直接影响人员的行为并对事故起决定性作用。英国船东保赔协会、日本海上保安厅、澳大利亚运输部等许多机构进行过专门的事故统计和专题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80%左右的事故是由于人为失误所造成的[2]。纵观2004年至2011年7月的南海海上事故,事故原因虽多是因船舶碰撞导致的船体沉没、人员落水等,但深层次原因还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或疏忽导致。除却不可抗力外,环境因素很少成为事故的主导因素,而人为失误才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其次,船舶因素也是对事故发生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船舶航行操纵设备、助航设备的性能和状况,船舶材料及质量,船体结构、强度、密封性和分仓布置,以及船舶的池水、稳性和惯性等[3]。而管理因素和货物因素则是引发海上事故影响较小的因素。

具体结合南海海区的实际情况,南海海上事故的发生原因还有以下几点:① 南海海域辽阔,是我国最大的海区。南海南北长1 200 n mile,东西宽750 n mile,面积356万km2。广东和广西大陆海岸线长5 800 km余,占全国海岸线的32%。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2 200 km2,环岛海岸线1 528 km。此外,南海还有大大小小1 831个岛屿。②南海海上船舶密度很大,海上运输十分繁忙。根据2003年底的统计数字,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共有12万余艘渔船,近3万艘货船,60多艘客船和客滚船;每年还有数十万艘国际船舶航经南海;在南海从事海上油田作业等各类海上作业的大型特种船过百艘;来往香港、深圳两个世界级大港的船舶也越来越多,吨位越来越大;油船和天然气类危险品船增长迅猛,海上船舶密度很大。③南海海区气候条件差,海况恶劣。南海是世界著名的台风区,每年有十几个台风袭击南海。而东北季风是南海另一大灾害,季风盛行期间海上事故频频发生,对海上船舶和海上作业人员人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

3.2 防范措施

通过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行为的激励提高船员职业素质,谨慎驾驶。严格船舶机械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工作,在调度使用时应考虑船舶的技术设备状况。改善通航环境,结合辖区实际,制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依法管理。并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3]。加大对船业公司行业管理。交通主管部门及海事机构要加强对船业公司的行业管理,帮助其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提升救助能力,进一步健全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加大重要设备的投入,加强防污染措施的落实,整合现有的应急搜救资源,提升处置海上险情的救助能力,把好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4 结论

船舶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而预防船舶海上事故更是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课题。船舶营运安全直接左右着船务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船员、船舶、货物、港口的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环境的保护,如何找出事故发生规律,预防和减少海事事故的发生,始终是一个值得航运界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中心办公室.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中心简报[R].2004-2011.

[2] 李祥贤.海上事故中的人为因素[J].中国水运, 2002(3).

[3] 陈伟炯.船舶碰撞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航海技术,1999(6).

[4] 尹干洪.提高南海海上救助能力建设的思考[C]∥救捞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海:中国航海学会救助打捞专业委员会,2005.

猜你喜欢
件数海域南海
南海明珠
遗落海域
北海北、南海南
SILK RAZOR剃须刀
2021年天猫618预售爆款大搜罗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南海的虎斑贝
南海随笔
“分数”化“比”化难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