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

2013-04-25 10:27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街道社区栏目民主

杨 萍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250022)

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因为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显,网络成为广大基层党员政治参与的重要媒介。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习惯能够得到逐步的培养和锻炼,党员的各项权利和责任能够得到一定的维护和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也能够进一步得到加强。这一探索是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方针的生动实践。[1]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探索,有必要对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囿于调查研究的实际条件,笔者只从网络平台的建设,即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建设状况的角度来研究。但是从技术角度看,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是否建立和完善、是否开通,能否正常运转和更新是决定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的硬件指标。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分别从鲁东、鲁中和鲁西选取共23个城市街道社区官方网站作为调查对象①由于网站建设需要一定的成本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密切联系等因素,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党工委往往是共同建立和使用一个官方网站。。样本的选取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街道社区属于《党章》中规定的基本范围。《党章》第五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2]43-44本次调查就把基层单位中的街道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2.街道社区具有重要地位和优势。街道社区和农村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本的两种基层政权单位,具有基础性地位。与农村相比,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最高发展水平,在该项研究中选择城市中的街道社区具有更客观的优势,具有更充分的调研空间。

3.选取的23个街道社区也考虑到了区域因素。鲁东、鲁中和鲁西都有不同的区位和发展特点,从这三个区域选择一定的街道社区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较为客观地了解运用网络政治参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因此,本次调查从鲁东这些沿海城市中选取10个街道社区,从鲁中选取10个街道社区,从鲁西选取了3个街道社区。①在本次调查中,截止到2013年3月7日,通过百度只搜索到三个街道社区的官方网站。

(二)调查内容

网络政治参与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有具体的表现方式。根据网络政治参与的五种表现方式,本次研究将23个街道社区网络平台中的五类栏目建设情况作为调查内容。

网络政治参与是政治参与理论在现阶段的发展,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界定源于对政治参与的基本认识。中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政治参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3]5王浦劬提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4]152陈振明、李东云提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5]107在总结借鉴学者们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政治参与的核心双方应该是普通公民与政治组织,而政治组织又包含了中央与地方等不同的层级、国家与政党等不同的类型。因此,笔者对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试图影响不同层级的各种政治组织构成、运行及决策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发挥网络的诸多特性试图影响不同层级的各种政治组织构成、运行及决策的行为。

根据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解,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可以包括网络政治知情、网络政治投票、网络政治选举、网络政治表达和网络政治接触,这五项也是本次考量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五个指标。具体到本次研究中,网络政治知情是指基层党员通过网络了解基层党组织的构成、运行及决策的行为。虽然这一行为不是直接影响政治组织的实际运行,但它是党员更好地产生实际影响的一个基本前提。因为只有“增强党内生活透明度”,[6]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网络政治投票是指基层党员在具有选择性的政策面前通过网络表示其政治态度的行为;网络政治选举是指超过法定数的基层党员通过网络按照一定程序选择一个或少数人担任所在政治组织某种领导职务的行为;网络政治表达是指基层党员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从而影响基层党组织构成、运行及决策的行为。它既包括党员个人独立表达观点也包括经过论坛讨论后形成一致的意见来表达观点;网络政治接触是指基层党员为个人或一小部分人的有关问题而通过网络与基层党组织官员形成互动并影响之的行为。

二、调查的基本数据与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数据

调查人员对样本进行甄选和确定调查内容之后,基于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基本数据。

表1 鲁东10个街道社区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调查数据

表2 鲁中10个街道社区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调查数据

表3 鲁西3个街道社区网络政治参与各栏目调查数据

表4 23个街道社区网络政治参与各类建有栏目汇总数据

表5 23个街道社区网络政治参与各类实际有效栏目汇总数据

(二)数据分析

1.鲁东、鲁中和鲁西网络政治参与总体水平具有差异性。

图1 鲁东、鲁中和鲁西三个区域网络政治参与总体状况分析

如图1所示,三个地域网络政治参与走向基本呈抛物线式。其中鲁西网络政治投票、网络政治选举和网络政治表达栏目数均为0,但是网络政治接触建设得比较好,均设立相关栏目并能够开通运行。从鲁东和鲁中来看,网络政治投票和网络政治选举也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三个区域网络建设的总体水平看依次是鲁东、鲁中和鲁西,鲁中和鲁东建设水平较为接近。网络建设水平的差异可能与以下影响因素有关,如基层党组织领导者的观念、党员的民主素养、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计算机的普及与使用率,以及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水平。例如,在搜集鲁西地区街道社区的官方网站时,就只在百度中搜索到了三个网站。究其原因,除去一些人为因素外,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也确实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2.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建有数量还不均匀。

图2 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建有数量分析

如图2所示,网络政治接触、网络政治知情和网络政治表达均超过或接近50%。网络政治知情和网络政治表达类栏目的建立能够使党员通过网络的优势及时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动态和表达政治观点。网络政治接触栏目数能够达到60%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立这种沟通栏目能够实现下情上达和上下互动,能够有效及时地了解和解决普通党员或小部分人的个别问题。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期待依靠领导来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

针对所调查样本没有建立网络政治选举栏目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选举是民主的重要内容。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党内基层民主应是“‘增量’民主”[7]318,应该从党员知情、表达、接触等方面逐步培养,党员的民主素养、民主习惯和力量都达到一定程度后,选举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推进。当然,建立在现实政治基础之上的网络政治选举亦是如此。另外,目前小网站的防御技术还比较低,存在被黑客攻击等诸多风险,因此在没有探索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机制时还不宜在网上搞网络政治选举。

3.建有栏目数与有效栏目数相比总体呈递减势

图3 网络政治参与各类栏目建有栏目数与有效栏目数比较分析

如图3所示,除网络政治选举外,其余四个调查项均存在递减问题。差距最大的是网络政治知情,期间相差40%。虽然本次调查把更新时间延长到了半年,但是很多网络政治知情类栏目自建立后很长时间均无更新。不更新就不能让党员及时从网上获知最新的党建动态,也就不能很好地参政议政。网络政治接触和网络政治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的技术原因是默认客户端没有正确安装或无法找到该网页,实际上从网络平台建设的角度讲还存在进一步落实的问题。不能仅停留于网络建设中建有该栏目,而更重要的是要让栏目开通并发挥实际的效力。

三、基本结论

通过对23个街道社区党组织网络平台建设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

1.从网络平台建设角度看,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工作已经逐步开展。在调查的网络政治参与五个考量指标中,除网络政治选举外,有关网络政治知情、网络政治接触、网络政治表达和网络政治投票的栏目都已建立并开始运转。其中有关网络政治知情、网络政治接触和网络政治表达的栏目建有的数量均超过或接近50%,有些栏目有了初步的分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新和运行。同时,通过某些栏目中基层党员的积极参与也可以看出,基层党员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维护自身利益和参与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意识和行为也在逐步增强。

2.从网络平台建设角度看,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仍面临三大难题。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之所以任重道远主要因为面临以下三大难题。一是如何让网络政治参与各栏目的分类更科学完善并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转,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二是正如上文所述,基于现实政治基础之上的网络政治选举如何稳步实现仍需探索。三是优化网络政治参与的软环境需要培育基层党组织领导者和党员的民主素养、培育“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主动参与为特征的‘参与型政治文化’”,[8]144提升党员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机制和法规。软环境的培育也是一项难题,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7-10-25.

[2]中国共产党章程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J].东南学术,2008,(4).

[6]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05-21)[2012-11-17].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_7.htm.

[7]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李斌.网络参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街道社区栏目民主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培训掠影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关于栏目的要求
街道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强化分析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