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讲故事了吗

2013-05-07 09:51舒雪然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花猫狐狸行为习惯

舒雪然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了,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了,才能使小孩子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曹植七步能写诗,白居易一岁识字,六岁作诗,十六岁名扬天下,日本的三轮光范,两岁开始写日记,十一岁翻译《詹天佑传》,莫扎特五岁作曲,六岁主演音乐会,德国数学家高斯三岁掌握心算,五岁便能解复杂方程式……每一个天才的背后,都是教育的奇迹。现实中儿童存在的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任何学校都解决不了的,因为老师总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无法面面俱到……当你如此焦虑时,你可能会想,干脆让孩子自由成长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父母,我们作为社会公民,有义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作到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周围孩子学习的榜样。正人先正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有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喜欢听别人讲大道理。我们高中学生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子呢?在行为习惯培养上,我们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总结出了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启发孩子,让孩子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包含许多方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培养小孩子行为习惯上的一点经历和感受。

第一、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人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已经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整体,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取决于和别人打交道的程度。是不是习惯于与他人交往、同他人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孩子的发展空间。目前由于孩子中独生子女数量大大增加,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成为孩子中大多数人心理品质上的弱点。

小孩子从小就特别崇拜老师,经常玩当老师的游戏。有一次,邻居一孩子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黑板,他开始的时候是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给自己讲课,后来不满足于此了,找了几个小伙伴听他讲课,讲完了还出题目给他们做。这下小朋友们的兴趣来了,也要当老师,不愿当学生。于是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他先请一个孩子走上讲台,伸出自己的小手,分别谈一谈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和长处。学生说:“大拇指可以用来赞扬别人,可以按图钉;食指可以指东西,可以挠痒痒;中指最长,可以……”小孩子的思维挺活跃,一口气说了不少,其他同学纷纷补充,可谓数尽每根手指的功能。这个时候,老师笑眯眯地发给学生们每人一个他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装着一个小玻璃球的杯子。他对大家说:“那么,现在就请你们用你们认为最有本事的那根手指把玻璃球从杯子里取出来!记住,只能用一根手指。”老师刚一宣布完,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学生们积极地动起手来。可是,不论他们怎么努力,玻璃球就是取不出来,急得小家伙们一个个抓耳挠腮。老师这才不紧不慢地又宣布说:“好吧,你们可以邀请另外一根手指同原先的那一根合作。”问题于是迎刃而解。

这位老师的用意很明显,教会孩子参与合作的技能。合作,意味着参与者的个性要服从集体的“共性”,意味着参与者必须约束自己的表现欲以求得整体“合力”的最大化。合作需要有爱心的付出,需要牺牲精神,还需要人际交往的技能。如果缺乏这些素质,合作便是不愉快的,也是不能持久的。

听完这个故事的第二天我就发现他家里又来了一些小朋友来上课,与往日不同的是大家规规矩矩地坐在小凳子上笑咪咪的听课。

第二、培养孩子欣赏他人长处的习惯。我们应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接受别人,欣赏他人。只有欣赏对方的长处,自身才会产生真正的动力。

小时候,院子里有个孩子很娇气,动不动跟小朋友生气,常常高高兴兴出门,不一会却哭着回家。问她怎么了,噘着嘴对我说:“再也不跟圆圆玩了,她讨厌。”我问她:“想不想听姐姐小时候的故事?”我对她说:“我小时候有个非常好的女朋友,俩人整天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俩人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了,我认为是她不对,发誓再也不理她了。我爸爸知道后却对我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假如你同别人交往时一旦发现对方的缺点就对否定她,看不见别人的长处,你将永远交不到一个真正的朋友。我爸爸的话我记了十几年,当年的那个小伙伴吴姐姐至今不还是我的好朋友呢。”

习惯欣赏别人,习惯发现他人身上闪光的东西,习惯赞美别人,感激别人,骨子里就会压根没有嫉妒一词。

第三、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习惯。

要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事,首先就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把理解和尊重转化为内在的认知习惯,是儿童的爱心形成的认识基础。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

有个孩子有一天遇到我时长叹一口气说:“唉,终于甩掉丐帮的人了!”我一听莫名其妙,何为丐帮,此乃江湖用语呀?一询问才知道,原来使打扫卫生的、食堂工人的孩子等等。我感到了她语气中的歧视,给她讲了狐狸和鹳的寓言故事。

狐狸请鹳吃饭。他只端出两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一些稀稀的肉汤。狐狸一边招呼着鹳不要客气,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很快汤就没了,盘子也舔干净了。鹳用她那长长尖尖的喙,啄来啄去却什么也吃不着。狐狸假惺惺地问鹳,他做的汤是否合鹳的口味,他希望鹳能再多吃一些。鹳饿着肚子一言不发,临走时,她邀请狐狸第二天到她家吃饭。狐狸很高兴地答应了。

吃饭时间到了,狐狸果然如约而至。鹳的饭菜早已做好,狐狸远远地就闻见鱼的香味了。狐狸正在高兴,但是当他发现,鹳端上来的是一只小口长颈的罐子时,狐狸沮丧极了。他看着鹳用她尖细的长嘴,一口一口地吃着罐中的鲜鱼时,馋得直舔罐子。狐狸什么也没有吃着,只好装模作样地饿着肚子走了。

讲完故事我告诉她记住:若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须尊重他人。

作为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宽容和善于理解他人吗?如果做不到,你就必须尝试着改变自己。因为这样的改变不仅对你来说很必要,周围的人特别是孩子可能因为我们的苛刻而变得不能理解和宽容,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培养孩子自信。

暑假有一天回家,一个小女孩在马路上哭,我问她原因,说是在学校小朋友们都欺负她,嫌她丑。我一边陪她回家,一边给她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我告诉小女孩说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一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送她到家门口的时候,女孩终于破涕为笑了。

第五、培养孩子好学不倦。

我曾经给院子里的小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教育孩子,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智育保姆变为德育保姆,教育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团结同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关心、帮助别人,如老、弱、病、残和经济困难的人。使其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做,而且可以多做,什么不能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孩子成才,真是件不易的事。每个孩子能力有大小,智力有高低,学习成绩可能好也可能差。孩子在普通班学习,要鼓励他加倍努力,用比别人多的时间努力学习,勤能补拙,还有机会,还能赶上来。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当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我也只是略及皮毛,不过,我还是想真诚地对家长们说:“你们的孩子需要你们的爱,孩子爱听你们讲故事”。

猜你喜欢
花猫狐狸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大花猫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狐狸和猫
狐狸
花猫的方法
饿疯了
狐狸便当
我要变成小数点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