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存在的误区

2013-05-07 09:51张毅杨志勇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误区物流区域

张毅 杨志勇

【摘要】通过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物流“物流热”的兴起与发展的确令国人振奋,然而,不得不承认,在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的“遍地开花”不仅难以修成正果。发现我国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四大误区,将发展现代物流的目的与发展现代物流的手段混为一谈,将现代物流系统等同于“物流+运输+仓储+信息网络”,对“第三利润源”的社会期望值过高,区域物流战略及规划值定理论与实际脱离。切实转变当前观念,改善区域物流现状是当前的发展物流业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区域;物流;误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物流与电子商务、B2X、因特网等一起成为少数在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但是,“物流热”后的冷思考也使清醒地意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表现在全社会对物流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作为概念炒作的成分过多而真正成功的物流案例却是凤毛麟角,现代物流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领域的急先锋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刚刚迈开脚步的中国物流业还面临着太多的困惑。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物流热”的兴起与发展的确令国人振奋。然而,不得不承认,在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的“遍地开花”不仅难以修成正果,而且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区域物流自身实践的发展与不断深入,要求迅速建立起与之协同发展的区域物流理论体系。

从目前情况分析,由于物流理论研究环节的相对薄弱与滞后,区域物流实践中亟需澄清的一系列基础性的问题均未得到及时的令人信服的解释,致使中国区域物流发展存在着许多误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何克服与清除这些误区也正是现阶段区域物流理论研究的基础命题。

误区一:将发展现代物流的目的与发展现代物流的手段混为一谈

脱离中国尚处于现代物流初级发展阶段的现实,认为发展物流就是添置现代化设施和高技术装备,片面追求或热衷于现代化、大型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通讯技术的更新,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社会综合运输体系以及流通中心等结点系统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效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这种不切实际盲目追求高技术含量的结果只能导致物流费用的进一步上升和物流资源的新一轮浪费,企业以及社会整体的综合物流效益将因此变得更低。

误区二:将现代物流系统等同于“物流+运输+仓储+信息网络”

认为只要具备相关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存在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客观物流活动与需求,就可以经营和运作物流。企业或政府部门之所以存在这种思想,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意识。现代物流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通过物流组织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提高对物流资源有效整合的能力,并刺激新的物流生产力不断形成的过程。因此,如果以小生产的意识去发展,不仅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将无从实现,还会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物流效率和地区经济整体竞争能力。

误区三:对“第三利润源”的社会期望值过高

由于近几年的“物流热”中片面强调和夸大了“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冰山”降低成本的潜能,从而出现物流业能产生高额回报率的错误认识。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投资者、物流服务提供方和物流服务需求方,都在计划投资建设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大家纷纷组建新的企业或将传统企业翻牌加入到物流经营行列,而不管原来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总以为投资到这个第三利润源泉就能弄得斗满杯盈,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不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目前,对于“第三利润源泉”这一说法的解释存在两种版本,一种认为,第一利润源泉是降低原材料成本,即降低物化劳动成本,第二利润源泉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即降低活劳动成本,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物流成本;另一个版本是,所谓的三个利润源泉依次是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销售成本和降低物流成本。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不管如何表述,所谓第三利润源泉,主要是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而言的,投资建设物流设施设备与分享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泉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物流服务提供方能否分享这些利润,还要看其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其他许多条件。因此,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这一事实并不是投资物流设施设备就可以分享这些利润源泉的充分条件。

说到底,物流只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先进的技术也只是完善服务的手段。因此,不可能产生高技术行业那样超出社会平均利润很多的价值和超额利润。在目前许多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物流资源过剩或利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发展新的物流主体,就违背了物流主要靠资源整合而发展的宗旨。

误区四;区域物流战略及规划值定理论与实际脱离

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在思考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及其规划问题时往往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唯书”与“唯上”的倾向,就是不顾区情,按照“本本”和上级“指示”办事:二是“唯左”与“唯右”的倾向,就是脱离“区情”,照抄照搬“左邻右舍”(周围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在对待区域经济的问题上,也正是这两种倾向导致了中国各地的经济摩擦不断,地域分工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趋同,经济技术的梯度推进迟缓,区域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以及地方保护下的诸侯经济盛行的状况。区域物流如果照此趋势发展,其后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对待区域经济的问题上,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导致了我国各地的经济摩擦不断,地域分工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趋同,经济技术的梯度推进迟缓,区域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以及地方保护下的诸侯经济盛行的状况。区域物流如果照此趋势发展,其后果可想而知。

猜你喜欢
误区物流区域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区域发展篇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