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优良制干品种

2013-05-07 03:14高文海李新岗等
果树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品系酸枣丰产

高文海 李新岗等

摘 要: ‘方木枣是从陕北枣区地方品种木枣的优良变异株系中选出的枣制干品种,果实为卵圆或短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2.25 g,最大单果质量 22 g,果实大小整齐, 制干率58.6%,果皮着色浓、赭红色,品质优良。陕北枣区4月下旬开始萌芽, 5月下旬始花, 10月上中旬进入完熟采收期,果实生育期110 d,10月下旬落叶。该品种丰产稳产,抗裂性较强,耐寒,耐瘠薄,抗病虫,适宜在陕西东北部和山西西北部黄河沿岸栽植。

关键词: 枣; 制干品种; ‘方木枣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3?雪02-0325-03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果树,由于其花器官较小、落花落果严重、胚败育率极高,所以,自然选种仍然是枣树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1]。陕北黄土高原土石山区是枣树的原产地之一,地方品种多,且变异类型多样[2-3],为红枣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从2004年开始,以抗裂、优质、丰产为选育目标,在陕北枣区进行红枣抗裂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方木枣就是从木枣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制干品种。

1 选育过程

依据品种选育标准,2004年在延川县眼岔寺乡白家圪崂村进行红枣资源调查时,发现几株成熟较晚的木枣品系,当地群众称为‘木疙瘩枣、‘方木枣。该品系10月5日左右进入完熟期,比当地主栽品种中阳木枣晚熟10 d左右,因成熟期能避过雨季,裂果较轻。果实赭色较浓,为卵圆形或短柱形,2004年将该品系定名为‘方木枣。

2005年对方木枣的分布进行了调查,该品系主要分布在延川县的眼岔寺乡石克村、白家圪崂村及延水关镇的张家河村等,以零星分布为主,在白家圪崂村发现有该品系的百年母树。

2006年通过高接换头,在清涧县老舍古乡王宿里村、延川县延水关镇北村、延川县眼岔寺乡白家疙崂村,以单株产量、果实品质等指标(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制干率、维生素C、总糖、总酸)与当地主栽品种中阳木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方木枣抗裂性较强、且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丰产性等各项指标优良,是适宜陕北枣区栽植的优良制干品种。

该品种2011年3月7日通过陕西省林木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号QLS087-J061-2010)。

2 主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方木枣在清涧县老舍古乡王宿里村,4月22日开始萌芽,4月30日开始展叶,5月23日始花,6月4日进入盛花期,6月18日可见幼果,9月5日果实开始着色,10月初果实开始糖心,10月上中旬采收,10月下旬进入落叶期。

2.2 植物学特征

‘方木枣树体较高大,树枝开张,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树体强健,持续结果能力极强。主枝角40~60°。树干灰褐色,皮裂纹较浅,呈不规则条状。枣头褐色或红褐色,节间长3~5 cm,长势较强,3 a生枣头枝长1.5 cm以上,粗2~2.5 cm。二次枝发育良好,长14~22 cm, 4~7节,结果有效节数2~6节。枣股一般抽生枣吊2~4个,枣吊长8~12 cm,着叶8~15枚。叶片中等大小,长卵形,叶长5.6~6.2 cm,叶宽2.5~2.84 cm,叶尖长,渐宽,先端尖圆,叶基圆形或宽楔形,叶缘具浅钝锯齿,叶色深绿,有光泽。

2.3 果实特性

果实中等大、短柱形,纵径3.57 cm,横径2.61 cm。平均单果质量12.25 g,最大果质量22.0 g,大小整齐均匀(见表1),果实梗洼中等深,果顶较平,顶洼较浅,果点较大,圆形或椭圆形,分布稀而明显。果肉厚,绿白色,质地较细,汁液中多,味酸甜。果皮中厚,着色浓,呈赭红色。制干率58.6%,品质上等(表2)。果核中等,倒卵状纺锤形,纵径1.3 cm,横径0.86 cm,平均核质量0.48 g,核纹中等深,不规则纵条纹,核内无种仁或具不饱满种子。

2.4 适应性及抗性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薄,适宜在陕北干旱山地或滩地栽植,且花量大,挂果率高,丰产性强。该品种抗炭疽病、很少受到绿盲蝽危害及冻害,有食心虫和食芽象甲发生,但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控制。方木枣因成熟较晚,在陕北枣区能避过秋季的集中降雨,可以减少裂果的发生(表3)。

2.5 产量与经济效益

该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一般高接树当年可开花结果,定植第2年有一定经济产量,第3~4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每666.7 m2产量超过干枣可达400 kg,水肥条件好的矮化密植枣园,每666.7 m2产量超过800kg(表4)。

3 遗传基因鉴定

选取陕北黄河峡谷一带的44 份种质为研究对象,其中枣25 份、酸枣11 份和过渡型酸枣8 份,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探索起源地红枣类群(或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图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22.0处把44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方木枣在第1类群,‘尖木枣、‘中阳木枣在第2类群,早熟木枣在第3类群,说明‘方木枣与其他木枣亲缘关系远,为遗传上稳定的变异体。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苗木培育

将木枣、团枣的根蘖苗归圃培育,地径达到1.0 cm时进行嫁接,这样培育的苗木抗逆性强。也可种植酸枣,以酸枣苗做砧木,采用插皮接或芽接繁殖。

4.2 栽植建园

山地园可采用4 m×5 m的株行距,每666.7 m2栽55株,树高控制在3~3.5 m;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2 m×3 m的,每666.7 m2栽110株,树高控制在2.5~3.0 m。

4.3 修剪要点

主要以多年生枣股结果为主, 3~10 a生枣股坐果率最强,修剪时应以轻剪长放为主,春季注意打足芽,夏季对枣头和二次枝进行摘心。该品种发枝力较弱,更新时多采用目伤方法培养骨干枝。

5 推广与应用前景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枣区年降雨分布不均,秋季连阴雨造成红枣裂果霉变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加之该区土壤肥力较差,栽培管理粗放[2],应选择抗裂性较强,耐寒,耐瘠薄,抗病虫能力强的地方品种栽培。‘方木枣是从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东北部黄河沿岸栽植,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尤其是作为优质避雨抗裂品种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彩照见封2)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QI Ye-feng , LIU Meng-jun. Embryo abortion and young embryo culture of Chinese Jujube[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04,31 (1): 78-80.

祁业凤,刘孟军. 枣的胚败育及幼胚培养研究[J]. 园艺学报,2004, 31 (1): 78-80.

[2] QU Ze-zhou,WANG Yong-hui. Chinese fruit trees record Chinese Jujube[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1993: 14.

曲泽洲,王永蕙. 中国果树志·枣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14.

[3] GAO Wen-hai, LI Xin-gang,WANG Chang-zhu. Variation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zao (Ziziphus Jujuba Mill.) in Losses Plateau of China[C]//First international Jujube Symposium, Baoding China,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8.

[4] LI Rui-huan,LI Xin-gang,HUANG Jian,GAO Wen-hai.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jujube(Ziziphus jujuba) and sour jujube(Z. Spinosa)based on RAPD markers[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12, 29(3): 366-373

李瑞环,李新岗,黄建,高文海. 枣和酸枣亲缘关系的RAPD 分析[J]. 果树学报2012,29(3): 366-373.

猜你喜欢
品系酸枣丰产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酸枣刺》教学案例
故乡野酸枣
在家乡打酸枣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陆地棉23个品系
水稻品种(苗头品系)对比试验
低盐胁迫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体细胞与壳孢子的耐受性差异
新疆第二师酸枣受害原因及防御措施
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