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风骨

2013-05-14 13:38李国文
杂文选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晋阳桓温历史学家

李国文

东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大司马温发徐、兖州民筑广陵城,徙镇之。时征役既频,加之疫疠,死者什四五,百姓嗟怨。秘书监孙盛作《晋阳秋》,直书时事。”

孙盛(302—373),著《魏氏春秋》二十卷,《魏氏春秋异同》八卷,《晋阳秋》三十二卷,是一位“词直而理正”的历史学家。用今天的眼光看,孙盛不过如实地报道了筑城拆迁的一些阴暗面罢了,但他触怒的是军方首脑桓温,这可就惹下了天大的麻烦。凡为官者,失败后能认输者少,而变本加厉继续其错误政策者多,地位愈高,理性愈低,也就愈不肯认错,非弄到海枯河干,实在混不下去为止。孙盛是位史家,他坚信“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所以直书桓温独断专行,造成倾全国之力的北伐以失败告终的事实,更批评他为挽回面子,不顾国力民心,又搞这种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制造假繁荣的虚浮现象。

桓温见到了孙盛的《晋阳秋》,可以想象他是如何的火冒三丈。他派人把孙盛的儿子找来,当面威胁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言,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然后拂袖而去。这是再明白不过的警告,不过,没有立刻付诸行动。但在兵戟林立的大司马府,撂下这番重话,那意思很清楚:你们要是不怕遭到灭门之祸的话,你就让你那糟老头子去出版他的《晋阳秋》吧!孙盛先生的大少爷,当时已吓得三魂出窍,七魄悠悠,一路跌跌撞撞地回到家门,一头栽在孙盛面前:“老爷子,您就高抬贵手,救救咱们全家百十口子身家性命吧!”

“时盛年老家居,性方严,有轨度,子孙虽斑白,待之愈峻。”但消息传来,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不胆战心惊的。那时的株连,可比现代人搞运动的打击面要宽泛得多,常常是成百上千的亲属跟着掉脑袋。于是,孙男弟女,姻亲妇眷,面前黑压压地跪了一片,“号泣稽嗓”,要求他修改《晋阳秋》,如不能为桓大司马歌功颂德,至少也要将这一页掩饰过去,只当历史上没发生过这回事。

“老爷子呀!”他们开导这位历史学家,“诸如此类的瞪着眼睛胡说八道,坏蛋美化为天使,罪犯鼓吹成圣徒;昧着良心,颠倒黑白,汉奸洗白为功臣,叛徒描绘成英雄,您老人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盛大怒,不许。”断然拒绝,这就透出史家的铮铮风骨了。

他的几个儿子,一看老爷子如此顽固倔强,毫无商量余地,又不能等着桓大司马的刀落在头上,便私下里将《晋阳秋》大大地涂抹更改,梳理润饰。中国文字的弹性,也着实是刀笔吏足以表现才华的所在。假如放在当下,他的儿子们准会是这样改动的:明明是桓温大军仓皇败北,但会说成是“战略撤退”而心安理得;明明是将舟船辎重统统抛弃,但会说成是“缴了学费”而自我安慰;明明是失败以后不思悔过,更加浪费民力国帑,去建造广陵城,但会说成是“不吃一堑,不长一智”而更加英明。总而言之,白璧尚有微瑕,一眚不掩大德,大司马,称得上是功勋盖世的国之干城,彪炳史册的民之救星。

于是,总算将这部充满溢美之词、过誉之言的改定本,送到大司马府,请桓温定夺,免去了一场天大的灾难。

但哪里知道孙老先生早有预见,一是料定桓温畏惧历史的谴责,必然要动用强力手段毁史;二是担心那些严重缺钙的人,骨头很软,迫于压力,必然要按统治者的口味改史。老先生未雨绸缪,“盛先已写别本,传之外国。及孝武帝购求异书,得之于辽东人,与见本不同,遂两存之。”(《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

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坚持真理,不畏强势,不看着谁的脸色来写作的。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也不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躲进象牙之塔,玩弄风花雪月,而是应该不懈追求真知,始终关注现实。因为今天的现实,即是明天的历史,所有那些传之于世而不朽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道理就在这里。文学家,说到底,也是历史学家。所以,文学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章怀太子那句“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的箴言,是要谨记在心的。说真话,讲真理,写真实的品德,在这位历史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骨,也是我们为人和为文时最需要秉持的宝贵精神。

【原载2012年8月24日《光明日报·大观》】

题图 / 笔耕生活 / 肖承森

猜你喜欢
晋阳桓温历史学家
载舟之水
经营人心
王绳祖先生与十卷本《国际关系史》
凡尔赛宫在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红袖断,花语劫
两种绝症
桓温是个好领导
大笔如椽
桓温的“男人味”
范文澜译《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