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有感

2013-05-14 16:51王立华
卷宗 2013年3期
关键词:缫丝改革者江村

一、求学生涯和《江村经济》的诞生

费孝通的求学之路谈不上坎坷,但是却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最初的大学生活是在东吴大学医学预科班度过的,由于参与反对校医打人的一次风潮被学校暗示转学,此后转入燕京大学。至于选择社会学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大革命失败,军阀之间混战,社会文化方面的交锋很厉害。他抱着了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的想法选择了社会学。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得到吴文藻老师的大力栽培,并为其定下了将来出国留学的计划。燕京大学毕业后,费孝通进入清华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的研究生院读书,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的机会。1936年他只身前往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著名的社会学家马林诺斯基,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费孝通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是跟史禄国教授学习的。史禄国一心想把费孝通培养成自己的学生,后来由于情况不允许,他同意费孝通在清华学习告一段落后到英国学习深造。但是史禄国坚持让费孝通在国内做一年社会调查,然后带上材料出国留学。史禄国是个俄国人,他害怕费孝通出国后,在同行面前丢了自己的脸,于是他坚持让费孝通在国内做调查。通俗点讲,就是要给费孝通再补补课。费孝通带着新婚妻子王同惠来到广西瑶山做调查,调查过程中费孝通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费孝通这次瑶山调查以失败告终。伤愈后,他回到农村的老家休养。在姐姐的介绍下来到江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之后他带着这些调查资料来到英国,最终整理而成《江村经济》,并成为他的博士毕业论文。

二、《江村经济》的写作背景及缫丝业改革

作者以长江下游、太湖东南岸一个名叫开弦弓的村为背景,描述了这个村子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从而折射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大的变迁过程,表达了作者爱国爱民的感情。企图通过这种客观的调查,发现中国农村的问题所在,从而对未来农村变迁和发展提供依据。

当时国际大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工业的发展,国际间工业竞争能力的加强。中国的生丝由于工艺的落后,失去竞争的实力而导致价格下滑。对于一个以缫丝为副业的农村来说,就意味着收入的下降以及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么放弃生丝的生产,要么改进缫丝技术实行技术改革,发展农村工业企业。由于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光靠耕地是不能解决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尽管缫丝业收入下滑,毕竟能给农民增加一些收入,再加上妇女劳动力相对富余,农民根本不可能放弃仅有的副业。只要能增加收入,农民还是支持缫丝业改革,尽管他们对改革没有多少知识。

缫丝技术改革的必要性。在江村一户农民一年的支出大约200元,而耕地带给他们(非佃农)的余粮收入只有68.4元。如果没有任何副业收入,农民每年就要亏空131.6元。这对农民来,说负担太重了。也就是说,在这里光靠耕地是不能生存的。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养蚕缫丝成了该村的主要副业。家庭缫丝业不仅解决了农民日常必需品、礼节性费用、生产资金和地租、税的问题。缫丝业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当地农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加上日本率先开始缫丝业的技术革新,对欧美生丝市场的垄断,这给技术落后的中国缫丝业冲击是非常大的。表现为价格下跌,农民生计难以维持。作者看到了后者,对世界经济衰退认识不足。所以,在改革者看来技术进步成了主要环节。改革者企图通过技术的进步、提高生丝质量,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企业设在哪又是一个问题。在改革者看来,为了能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把工厂建在农村是最好的办法。作者提出“如果我们把工业从农村引向别的地方,像很多工业家所做的那样,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农民实际上就会挨饿”,“我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生丝价格低落及贫困的加剧,使人们已经清楚了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农民本身没有文化又不掌握技术,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靠农民自己是行不通的。蚕丝业改革的号角是由江苏女子蚕业学校吹响的。日本缫丝技术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相应开设了一些蚕业技术学校。但是,当这些先进的技术不能为群众所掌握的时候,学校的技术传播功能似乎失去了作用。改革者看到了掌握技术的人没有实践的机会,而需要技术的人又不掌握知识。为了能把知识技术应用与社会实践,应用到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去,蚕丝业的改革开始了。作为搭建学校与农民之间桥梁的当地领导者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了改变农民靠自然生产生丝的状况,村长提议在村里建立一个教学中心传授养蚕和缫丝技术,而蚕业学校的校长也想为改革缫丝工业传统技术开办一个推广部门。由于村长在村中的威信,自然充当了桥梁的作用。虽然农民对这种改革的知识了解甚少,对新生事物缺乏判断能力,但农民隐约知道这种改革对自己有利,只要能增加收入,农民是愿意接受改革的,这就为缫丝业改革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改革的过程中农民亲身体会到技术带来的利益。传统的养蚕方法致使蚕的存活率很低并且吐丝量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蚕的病毒没有很好地防控,病毒传播所致。为了提高蚕的存活率,蚕业学校从供应农民灭菌蚕种开始,到派人指导农民防止蚕病、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做法,蚕茧的产量比传统的方法养殖增加了40%多。技术与实践的结合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养蚕试验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能不能带给农民收入上的惊喜关键还要看缫丝工厂。为了解决农民传统的手工缫丝出现的生丝易断、粗细不均等质量问题,改革者试图从改良家庭缫丝机器的办法来解决,最后发现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要想生丝达到出口标准水平,必须采用蒸汽引擎为动力的工业系统,打破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经过各种努力,直到1935年装备了新机器之后才获得了改革的成功。

三、缫丝业改革为什么没有改变农民贫困的状况

改革取得了成功但是并没有因此给农民带来宽裕的生活。原因大概有一下几点:

1,改革者没有教给农民改革的知识,农民对改革没有足够的认识。改革者的意图是通过改革缫丝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从而发展农村工业经济。这对江浙的农村来说是一项创新的举措。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由于文化水平太低、目光短浅,农民对改革只从是否获得直接的红利来考虑的。农民不懂得这种股份制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不懂得企业的管理,也不明白企业的前途在哪里。一旦他们没有看到红利的存在,便成为改革的阻力。这不仅是改革者的悲哀,更是农民无知的体现。从文章我们看出,农民获利第二年蚕茧供应数量的增加,以后却在不断地减少,获利与否成了农民支持改革与否的直接标准。改革者在改革前应该先教育人,否则改革的受益人往往会成为改革的阻力。改革到了后来,农民支持的力度是很小的。从交纳股金和供给蚕茧的数量明显地体现出来。农民宁可把茧卖到外面去,或者自己维持家庭手工缫丝,也不愿意供给工厂。因此,农民对改革是持不信任的态度。

2、改革者没有把握好市场行情。.改革中工厂的确生产出质量很好的丝,但是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厉害,改革者缺乏把握市场行情的经验,好的生丝往往卖不出好的价钱,这给农民实际上带来了损失。

3、贷款利息负担太重.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村银行虽然提供了低息的贷款,但是由于农民资金的短缺,贷款成了主要的资金来源。每年大量的利息支出也给企业带来了难以翻身的负担。作者举出1929-1931年借款利息都在五千元至四千元不等,这些数字在今天看来不算大,但在当时确实是数额不小。如果农民入股多一点,蚕茧供应量大一点,对企业来说负担会小很多。个人认为农民对企业的支持是不够的。

4、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对中国缫丝业的影响。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江村缫丝业在1929-1930年出现盈利跟日本经济危机是有直接关系的,中国缫丝业在夹缝中获得喘息的机会。但是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正是在这个国际背景下,中国的缫丝业出现下滑。此时江村的缫丝业改革即使得到农民大力支持,亏损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

四、读《江村经济》的启示

1、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

在《江村经济》中,我们了解到,当时就土地占有方式来看,农村中可分为完全土地所有者、不在地主、佃农、雇工和承租人几类人。不在地主和雇工分别获得固定地租和工资,收成的好坏并不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承租人、佃农和完全土地所有者却承担着耕种的风险,一旦收成不好,佃农和承租人的境遇是很难过的,完全土地所有者也可能出现借高利贷的情况,从而丧失自己对田底的所有权。完全土地所有者只是向政府交纳土地税,负担比承租人和佃农情况要好,但是他们除了自给的粮食外,余粮出售都不足以维持生活,还要做一些副业来填补亏空。可见改变农村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不是改变农民命运的有效办法。按照改革者的设想,应该在农村中发展乡村经济也就是发展乡村工业来拯救农民。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认识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农村已经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了自己承包土地的主人。国家对农民耕种土地免除了各种税收,还给农民耕种土地以奖励措施。这些惠农措施的实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光靠种地能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吗?恐怕不行。在中国还没有听说哪个地方的农民单是靠种地发家致富的。国家应该让农民享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存环境和待遇。土地只是农民谋生的手段,但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如果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福利政策,解决了他们看病养老的后顾之忧,农民的日子是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所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关键要靠国家对农民福利政策的落实,真正使农民享有国民待遇,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2、农村经济的发展靠农村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体现在农民素质的提高、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是处于基础的地位。除了农业外,农村要大力发展服务行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这不仅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市场、活跃经济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经济是基础,农民手里有钱之后,就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农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农村教师待遇的提高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所以,农村要通过发展多种产业把经济搞上去,经济的发展才能带动农村民主进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3、改变农村状况从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入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有统一的市场,商品要流通,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要求顺畅地流动,要求城乡一体。所以,我们要打破原有的城乡壁垒,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顺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前所述,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伴生发展的两种现象,而我国由于特定的国情和政策的选择,使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城乡结构方面,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合理转移,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完成经济体制转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

作者简介

王立华(1970—),女,吉林四平人,福建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义乌工商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 。

猜你喜欢
缫丝改革者江村
魅力南江村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西热江村
向改革者致敬
嫘祖缫丝
桐乡市蚕桑生产与缫丝业现状调查
缫丝张力对丝纤维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吕日周:10年前的改革者对今日的启示
选好用好改革者
两个女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