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宗教观

2013-05-14 16:51林文慧
卷宗 2013年3期
关键词:宗教马克思

林文慧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其中蕴含了大量关于宗教的论述。在该著作中,马克思对宗教产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宗教的内涵包括其定义、特性、作用以及对宗教批判的目的和途径进行了基本论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宗教、批判宗教,才能真正地走出宗教的桎梏,在现实中收获幸福。

关键词:马克思;宗教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写作背景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是马克思早期的代表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说过:“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当时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经历让他发现了现实国家和客观的物质利益有着重大的关系,并对黑格尔的国家观产生了怀疑。进而开始了在思想上从黑格尔转向了费尔巴哈,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1843年10月,马克思与法国的社会主义者及德国的正义者同盟成员建立了联系,并对法国工人运动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从而,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新的理论问题,包括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革命理论、革命实践的统一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促成了这篇《导言》的诞生。

二、宗教的产生

(一)宗教产生的自然条件

人类产生的初始并没有伴随了宗教、神灵的出现,人们不相信、也不需要宗教、神灵的慰藉,人在只有人的世界里生存、发展。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大自然出现了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风、雨、雷、彗星、闪电、地震……而在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足够的知识来理解这些现象,出于恐惧,人们很容易把一些坏的、不好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人自身之外还有一个不可知的、强大的存在,这些现象都是由它创造并施行的,而这个存在就是神。在中国古代所出现的玉皇大帝、雷神、风神等等的神祗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塑造、想象的神,是人格化了的各种强大的自然力。人们把不可控的自然力归结于人格化的神的主宰,以为可以通过祭祀、参拜等方式来讨好“神”,让“神”去控制这些灾害,从而减少由这些灾害所引发的自身的恐惧感。

(二)宗教产生的社会条件

进入了阶级社会,尤其是在私有制的出现后,人民群众受到了巨大的压迫和剥削。统治阶级为了利益,对人民群众无止境的剥削压迫使人民群众的身体、心灵蒙受了极大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得到宣泄,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在急需寻找一个发泄途径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一个无比强大、超于统治阶级的存在。人民群众把现实中的痛苦诉诸神灵,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寻求心灵的寄托。这也是人们对在现实中所受剥削压迫的无奈和抗议。然而,统治阶级也需要一个能更有效统治人民群众的工具,即“用一个异己本质的外观来掩盖自己的本质”。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利用并改造了原始的宗教,把自身的意志及剥削压迫人民的权力,以神的意志和神的权利这种更高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麻痹、诱导被统治阶级,进而维护其剥削制度、统治地位的目的。这是导致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最重要根源。

三、宗教的内涵

(一)宗教的定义

马克思在《导言》中认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即宗教是在现实社会中受到了剥削和压迫,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或者是那些曾经得到过自由而又再度失去自由的人的自己创造、自发生成的意识。

“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人们企图从天国中寻找到一个凌驾于人之上的“超人”,但这个“超人”仅仅是一种“映象”,是人自身的一种虚幻反映。即便人们通过找到这种虚幻“非人”而得到了心灵的寄托、情感的依靠,但这些都是一种虚幻的幸福,并不能在真实的社会、人间得到实现。人们通过想象构筑天国,并在天国世界中幻想获得美好生活之后很容易就会丧失追求“真正现实性”的欲望和动力。然而,不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和方法,而把一切寄托于“寻找非人”是永远无法获得实际的幸福的。

(二)宗教的特性

宗教具有此岸性。宗教作为一种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本应是一个超脱俗世的非物质存在。但作为宗教意识的载体——人,却并非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宗教虽然由人创造,但它却不能脱离人的世界而存在,这个物质世界具体而言就是人所寄生的国家和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颠倒”使现实在宗教那里变成了“非人”、变成了“人自身的映象”,这种颠倒了的表现就是一种假象,是不真实的,用马克思的话就是“虚幻”、就是“幻觉”。哲学的迫切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即追求人民的现实幸福。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的不公,人创造了宗教,但宗教作为一种非理性的信仰、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一个颠倒的世界,它并不能推动人的国家、社会的发展。

宗教具有幻想性。宗教的幻想性在于“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这里提到了在宗教世界里,人的本质即人之所以为人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不具备真正的现实性,只能在幻想中实现。而在幻想中人的作用被无限放大,直至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从而使人丧失了人性,获得了神性。而神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物,因此宗教的幻想性使人失去了人的根本,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三)宗教的作用

宗教能对人或者国家、社会带来什么作用呢?《导言》中提及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个论断最初来自于马克思的好友海涅,“祝福这种宗教,它朝受苦的人类苦涩的咽喉里点下几滴甜的催眠水,精神鸦片,几滴爱、希望和信仰!”马克思把这种观点总结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对于这种“宗教鸦片观”,我们应该分成两个方面去看待。一方面,宗教是一种“抗议”和“叹息”。人们在遭受现实的苦难时,并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而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虽然尚未能在现实中反抗,但他们至少能把这种“抗议”和“叹息”诉诸到这个“颠倒的世界”中,使心灵得到慰藉,痛苦得到麻痹。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批判了宗教的麻醉催眠作用,认为必须“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迫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的幸福,而不是沉浸在这种幻想出来的精神享受中。

此外,宗教还是一种“总理论”。“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在这里,“这个世界”指的就是“颠倒的世界”,即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幻境、现实世界的虚幻反映。宗教的“包罗万象”、“通俗”使它能够为广泛受苦的人们所接受,但它的“道德约束”和“庄严补充”却很容易被统治阶级利用、改造,从而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新工具,成为统治阶级为自己辩护的新途径。使人们不仅受到肉体的压迫,还要受到精神的压迫,双重的压迫使人们离幸福、自由愈来愈远。

四、对宗教的批判

(一)对宗教批判的目的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废除宗教或者说对宗教的批判并不仅是把人们从沉溺于宗教幻想中解救出来,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获得现实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 马克思把美好的生活比喻成花朵,人们不仅要撕碎掉宗教所虚拟出来的、虚幻的花朵,还要勇敢地去采摘新鲜的、现实的花朵,即美好的现实生活。否则,当人们没有建立并实行现实的价值体系、即马克思所指的“现实的太阳”时,宗教作为一个“虚幻的太阳”,就会“总是围绕着人转动”,使人们难以摆脱它的影响。

(二)对宗教批判的途径

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当“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确立此岸世界,即现实世界的真理,就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根本,即揭露这种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即人的真正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费尔巴哈以人本学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所揭示的宗教的本质就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但马克思则更侧重从现实的客观世界,从剥削阶级统治的不合理的国家、不公平的社会本身出发来阐明宗教的本质。

“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是反对宗教所维护的旧世界的斗争,从对宗教的批判可以发展为对政治的批判”。因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必须把人们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现实的尘世,让人们把着力点放在现实世界,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通过层层递进,使人们的批判对象从以往的天国、宗教、神学转变为尘世、法、政治,从虚幻到现实,愈来愈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激起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反抗,通过革命的方式去改变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因此,马克思在《导言》中针对德国现状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可见,马克思认为一切理论上的批判到最后都必须归诸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人们在现实中获得幸福。

马克思在《导言》中形成了其早期的宗教观,虽然并不成熟,但马克思在《导言》中把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行旧制度的批判所作的联系为之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海因里希·海涅:《海涅全集》第12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1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卓新平、唐晓峰:《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王福民:《论马克思宗教观的生活维度》[J],《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8]李仁质:《从启蒙无神论到科学无神论的转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9]孟宪霞:《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当代省思》[J],《东岳论丛》2011年第6期.

[10]李琳:《当代视域中马克思宗教批判观的方法论价值》[J],《湖南社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宗教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罗斯科宗教主题绘画的情感表达
儒家文化与书院基址的选择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