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历史探源

2013-05-14 16:51郗春嫒
卷宗 2013年2期
关键词:布朗族变迁历史

郗春嫒

摘 要:布朗族既属人口较少民族,也是云南历史上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在岁月长河的洗涤历练下,他们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其发展过程历经磨难,多次流离失所辗转迁徙,直至明清才安定下来逐步形成今天之格局。

关键词:布朗族;历史;变迁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哲社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学校教育与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以布朗族为个案”

(项目编号No. ZJY2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布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虽然他们以自身特有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做出巨大贡献,然其历史和文化只能靠一代代口耳相传,尤其是其远古历史和文化更无文字可稽可考,我们只能从一些优美的传说中捕捉那些远古的悲壮与苍凉。

一、关于布朗族起源的传说及意涵

各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及早期历史的优美神话传说,布朗族也不例外,虽然各地说法不一,但总体反映出先民们对宇宙间的天地演变、人类起源的朴素的认识,从这些神话中也可以略探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碎片。

双江布朗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兄妹成婚衍人类》:[1]很久以前,人类遭遇了巨大洪灾。过了很久天王才知觉人间劫难,便命一天神到地球去寻找拯救幸存者。后来一只蜜蜂带着天神找到了一对奄奄一息的兄妹。天神很高兴,让蜜蜂永远与人相伴,让人类敬仰蜜蜂。因而,今天的布朗族人崇拜和敬仰蜜蜂,蜂蜡是布朗族的神圣物。救活兄妹后,天神把他们装入葫芦漂到了今天人们居住的地方。老鼠把葫芦啃开,兄妹两钻了出来,天神以天意为由希望他们结为夫妻以繁衍人类,但兄妹坚决不同意,妹妹说如果把一副磨盘合在一起从山顶滚到山脚还在一起就相信是天意,结果真是从头至尾磨盘仍然合在一起。兄妹结婚后不久生出一个怪胎,天神用剑剁细这一无头无脸的怪物并洒向大地,就变成了成千上万的不会说话的幼儿,天神让兄妹教他们说话,但人太多教不过来,于是兄妹就让他们去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于是就有了今天世界上各种民族各种语言。

施甸布朗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是《葫芦的故事》[2]:很久以前,人类遭遇特大洪灾,只有一对兄妹被父母放入牛皮鼓中得以存活,天庭的神帝看到漂到天庭门口的牛皮鼓,便用牛皮鞭向四面八方抽打,使得地球表面形成了凸凹不平的山川,洪水由高自低顺势而流,洪水退去后,牛皮鼓漂到了地球,一位神仙打开牛皮鼓让兄妹俩钻了出来。为了让地球上有人类繁衍,神仙打算让兄妹成婚,但如何说服他俩呢?神仙让兄妹俩各背一块石磨,沿东西方向登上山顶,然后同时将石磨滚下山底,如果两盘石磨能够合在一起,则是天意让他们兄妹成婚繁衍后代。结果,滚到山底的石磨真地紧紧合在一起。兄妹成婚后生下了一个葫芦,打开葫芦后,许多人钻了出来,先出来的是“本人”(即布朗族)……

以上两个似乎有点荒诞离奇的传说,虽然故事情节不尽相同,但有几个关键要素却是一致的:洪灾、仅存人类——兄妹、磨盘合拢、兄妹成婚、葫芦;这个传说与南方许多民族如拉祜族、德昂族等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许多共同的要素,其中葫芦及兄妹成婚是许多类似传说的共同母题,映射了布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同时兄妹成婚也反映出布朗族先民在历史上曾经历过血缘婚时代,并反映出今天的人类曾经拥有共同祖先的朴素观点。

二、秦汉至唐宋时期布朗族先民的分布

布朗族的祖先,古称“哀牢人”,与“濮人”属于同族。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先民“百濮族”族群的有关社会活动在早一些汉文献中就有零星呈现。较详细的可考历史文献从汉代开始。据汉文献记载,约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布朗族的先民(濮人)便居住在今天的保山、永平、施甸一带。根据《华阳国志》记载,永昌地区以濮人为主;《古今注》记载,永昌地区以哀牢人为主;而《董难·百濮考》有大量的条文记载,“哀牢,即永昌的濮人”。方国瑜先生认为“大抵永昌郡的记录,凡称濮与哀牢没有分别”。[3]学界目前普遍认同“哀牢人”与“濮人”其实就是同一个族属。

中国古文献上记载的濮人,其分布地域十分广阔。西南、汉江之南、楚西南均有分布。《尚书·牧誓》中记载武王伐纣时,参加周武王军队的西南诸部落即有“庸、蜀、羌、髦、微、卢、彭、濮”。 周秦时期,楚国西南的众多部落,被称为“濮”或“百濮”。这个地区包括江汉之南至今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诸省区。不过,“这里所说的江汉以南之濮、巴蜀之濮和黔西南等地之濮与前述的永昌之濮不能混为一谈”[4]因为从语言方面考察,大量的史料证明,以上濮人属于百越族系,永昌濮属于孟高棉族系,二者都称为“濮”,实属语言发音“布”“濮”互转所致。只有发源并长期生活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古永昌境内)的的古代孟高棉系濮人才是布朗族的祖先。

永昌系古哀牢国的故地,永昌之“濮人”是古哀牢国的主要居民。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朝在哀牢区设置了永昌郡,统辖现今保山市和德宏州全境、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部分地区。《永昌郡传》(蜀汉至西晋)记载:“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有尾濮。”

中央王朝势力的渗入带来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使得“濮人”的社会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分化。到了隋唐时期,“濮人”逐渐分化为“朴子蛮”、“望蛮”、“望苴子蛮”、“茫蛮”几个族群。经考证,“朴子蛮”即为今天的布朗族;“望蛮”或称“望苴子蛮”为今天的佤族;而“茫蛮”则为今天的德昂族。

据《蛮书》记载“朴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澜沧江亦有部落”。这里传说的开南、银生两节度辖境相当于景东以南至西双版纳州一带地区;永昌节度辖境包括今之保山市、临沧市和德宏州;寻传辖境包括怒江上游及其以西一带直至中甸。这说明,到隋唐时期,上至中甸、维西,下至西双版纳州都有布朗族的先民“朴子蛮”分布。

宋代大理国兴起之后,原“朴人”居住的部分地区慢慢被势力逐渐壮大的傣族先民“金齿白夷”所占据。

三、元明清至今布朗族的变迁

元明时期,布朗族先民“朴子蛮”又演变成“蒲蛮”、“蒲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云南志略》(元·李京)说:“蒲蛮……在澜沧江迤西……”。 《滇略》卷九说:“蒲人……永昌凤溪、施甸二长官司及十五喧三十八寨皆其种也。……皆勤力,耐劳苦,事耕锄,所种荞麦、棉花、黑豆。知汉语,通贸易。”[5]

明代,蒲人的分布与元代基本一致。到了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顺宁“改土归流”,引发“十三寨蒲蛮”反抗,而后惨遭镇压,“蒲蛮”大量外迁,与其他民族交流互动日益增多,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云南通志.永昌府.风俗》(明万历年间)载:“蒲蛮……今近城居者,咸慕汉俗,而吉凶之礼,多变其旧。”

清代蒲人的分布区域与明代基本相同,部分迁入其他地区。康熙《顺宁府志》卷一载:“蒲蛮一种,男女色黑……耳带大银环……刀耕火种,方言离,不解汉语。……四时庆吊,大小男女皆聚,吹芦笙,作孔雀舞,踏歌顿足之声震地,尽欢而罢”。道光《云南通志》载:“蒲人,即蒲蛮。今顺宁、澄江、普洱、楚雄、永昌、景东七府有此种”。

可见,到清代时已经基本形成了今天布朗族的分布格局。

解放前夕,各地布朗族都有自己的称谓,如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波朗”,施甸布朗族自称“本人”“本族”,双江等地自称“伊娃”“阿娃”,解放后,党和政府遵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统称为布朗族。

参考文献

[1]以下素材来自于笔者2011年7月访谈俸春华录音及俸春华所著《澜沧江畔布朗人》

[2]以下素材来源于蔡红燕编著《故园一脉》,第366-367页.

[3]方国瑜.《云南民族文史》(讲义).内部资料,第214-215.

[4]《布朗族简史》编写组.《布朗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8.

[5]杨毓骧.《布朗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10.

猜你喜欢
布朗族变迁历史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读后感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新历史
保山市布朗族音乐习俗